2016年10月10日发布 | 662阅读

原发性颅内血管平滑肌瘤一例---浙二神外周刊(第62期)

浙二神外周刊

“浙二神外周刊”每周病例回顾,提出最优化的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指导意见。专业讨论意见仅代表浙二神经外科团队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同道斧正!每期讨论病例资料及整理均为“浙二神外周刊”原创,“浙二神经外科”授权官方合作新媒体《神外资讯》发布,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2岁,浙江丽水人,因发现头部肿块2年,逐渐增大,当地CT等检查发现左顶叶占位,门诊以“左顶窦旁脑膜瘤”于2016年8月29日收入院。


患者2年前无外伤等诱因下头顶部扪及一硬块,黄豆大小,质硬,无活动,边界尚清,无压痛,也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肢体抽搐等不适,未予诊治。2年来肿块逐渐增大,无其他不适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CT及MRI提示:①左顶部骨瘤首先考虑;②左顶部矢状窦旁占位,脑膜瘤可能(图1)。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


初步诊断:左矢状窦旁脑膜瘤。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2年余。家族史中,母亲因脑部肿瘤去世,具体不详。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意识清,心肺腹查体无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三系、输血前检查、肿瘤标记物均未见明显异常。


图1. 术前影像学资料:①外院CT颅骨三维重建提示左顶部颅骨骨瘤;②-⑥头颅增强MRI,可见左顶部矢状窦旁一结节状长T1T2信号影,边界清,增强扫面后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⑥可见颅内肿瘤上方恰好为颅骨骨瘤,但无关联。


诊疗经过


术前科室讨论,考虑肿瘤较小,颅内肿瘤与颅骨骨瘤无明显关联,可继续观察随访或手术切除。患者及家属考虑后要求手术。逐于2016年9月2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顶脑膜下矢状窦旁,呈红色,质地一般,大小约1.5*2.0cm,血供丰富,基底位于矢状窦壁并侵入矢状窦,肿瘤后缘粗大脑表面引流静脉,小心锐性分离肿瘤与脑组织及引流静脉,切除肿瘤及侵入矢状窦内肿瘤,全切肿瘤并将窦壁破口修补重建。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无残留(图2)。



图2.  术后MRI显示肿瘤全切无残留


术后病理


HE见大量厚壁肌性血管,衬覆单层内皮细胞,血管间移行不规则成熟平滑肌束。考虑为“血管平滑肌瘤(图3)”。因镜下检查诊断较明确,故未行免疫组化检查。



图3. HE染色,镜下见大量厚壁肌性血管,衬覆单层内皮细胞,血管间移行不规则成熟平滑肌束。考虑为血管平滑肌瘤。


讨论


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ALM)是一类良性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下肢的皮下组织。颅内ALM甚为罕见,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共报道20余例,最早由Lach等于1994年首先报道了原发于颅内轴外(右侧顶叶软脑膜)的ALM[1],随后相继有学者对颅内血管平滑肌瘤作了报道。血管平滑肌瘤在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属于平滑肌肿瘤[2],但近年来发现血管平滑肌瘤与肌周皮细胞瘤在形态上可有移形,2013年第四版WHO软组织分类将其归入了血管周皮细胞瘤。现认为,血管平滑肌瘤、肌纤维瘤、血管球瘤和肌周皮细胞瘤属于同一瘤谱。

 

典型ALM的病理特点为肿瘤由厚壁血管构成,衬覆单层温和的内皮,周围围绕厚度不一的成熟平滑肌。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平滑肌成分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结蛋白(Desmin)阳性,肿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较低[3]。对于ALM的组织学发生仍存在争议。文献曾报道ALM来源于静脉,平滑肌瘤、错构瘤或血管畸形。依照平滑肌及血管构成不同,ALM可分为三种组织学亚型:实体型、海绵型和静脉型[4,5]。根据近期文献报道的ALM病例[6,7],以及本病例,发现ALM起源大多与脑膜和静脉窦有关,本例起源于静脉窦。

 

颅内ALM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块的部位和大小。已报道的发生部位有基底神经节、海绵窦、蝶鞍和幕下等,大多数颅内ALM位于脑表面,附着于脑膜[6]。本例因颅骨骨瘤,检查发现顶叶占位,体积较小,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文献报道的ALM在MRI 无特征性表现,一般T1相为低或者等信号,T2相为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强化[7]。文献中报道的各例颅内ALM在神经影像学上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瘤病理类型不同有关,目前因报道例数较少,更无ALM病理类型与影像学比较的相关报道,故尚需积累病例进行进一步研究。除了进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外,SWI、 PWI和MRS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颅内ALM进行鉴别诊断[8]。Lach等报道的病例影像学可见大的引流静脉,并经过手术证实[1]。亦有学者报道病灶内可见条形低信号影,并认为其代表了血管[9]。依据以上特点,颅内ALM需要与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畸形和血管外皮瘤等相鉴别,幕下的ALM需要与血管母细胞瘤鉴别。张浩宇等报道了2例颅内ALM[6],其中第一例术前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第二例诊断为脑膜瘤(图4)。



图4. 张浩宇等报道了2例颅内ALM,1.术前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2.术前诊断为脑膜瘤。


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对ALM术前诊断意义不大, 因而术后常规病理为确诊的金标准。若镜下见到厚壁血管壁,以及增生的平滑肌成分,则可考虑为血管平滑肌瘤。典型的ALM多为单发,手术界面易于辨认,且没有重要供血动脉,一般可实现手术全切除,预后良好。本例手术过程中,离断肿瘤基底及切断供血动脉后顺利切除。虽然颅内ALM罕见,术前评估时仍需考虑到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在疾病的认识过程中,对于该罕见颅内肿瘤的诊断、治疗、病理及预后等各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来完善。


(本文由浙二神外周刊原创,曹生龙陈挺整理,王林副主任医师审校,病理科许晶虹副主任医师提供病理诊断意见,丽水市人民医院李湖广医师提供部分影像学资料,张建民主任终审)


参考文献


[1] Lach B, Duncan E, Rippstein P, et al. Primary intracranial pleomorphic angioleiomyoma-a new morphologic variant.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Cancer. 1994 Oct 1;74(7):1915-20.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In: Fletcher CDM, Unni KK, Mertens F, edit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Soft Tissue. Lyon: IARC Press; 2002. pp. 12–224.


[3] Sun L, Zhu Y, Wang H. Angioleiomyoma, a rare intracranial tumor: 3 case repor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World J Surg Oncol. 2014 Jul 16;12:216. 


[4] Conner TM, Waziri A, Kleinschmidt-Demasters BK. Angioleiomyomas of the dura: rare entities that lack KRIT1 mutations. Am J Surg Pathol. 2012 Apr;36(4):526-33.


[5] Matsuyama A, Hisaoka M, Hashimoto H. Angioleiomy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appraisal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relation with myopericytoma. Hum Pathol. 2007 Apr;38(4):645-51.


[6] 张浩宇,李达,郝淑煜,王军梅, 吴震, 张力伟, 张俊廷. 颅内原发性血管平滑肌瘤诊治及文献复习.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2):49-53.


[7] Lijun Sun, Yan Zhu and Hong Wang. Angioleiomyoma, a rare intracranial tumor: 3 case repor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4, 12:216.


[8] 郭军. 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磁共振及功能成像特点(附1例报告). 山东医药, 2013, 53(7):66-68.


[9] Gasco J, Franklin B, Rangel-Castilla L, et al. Infratentorial angioleiomyoma: a new location for a rare neoplastic entity. J Neurosurg. 2009 Apr;110(4):670-4.


往期回顾


浙二神外周刊(六十一)--伴有脑脊液播散

浙二神外周刊(六十)--3.0T术中磁共振...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九)--Dolenc入路切除...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八)--经动脉途径弹簧圈...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七)--特发性正常颅压...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六)--桥小脑角区胶质瘤...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五)--单用替莫唑胺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四)--肺癌转移至垂体...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三)--经皮内镜下手术...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二)--药物敏感性...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一)--OA-PICA搭桥...

浙二神外周刊(五十)--立体定向穿刺引流...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九)--幕上间变性透明...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八)--桥小脑角区生...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七)--垂体瘤手术...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六)--弥漫内生型...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五)--颈髓髓内黑色...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四)--脊髓胶质...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三)--髓内毛细胞型...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二)--海绵窦原发恶...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一)--出血性囊性血...

浙二神外周刊(四十)--鞍内蛛网膜囊...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九)--椎管内膜外硬脊膜...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八)--易误诊为肿瘤的...

二神外周刊(三十七)--垂体瘤伴发鞍结...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六)--脑膜血管瘤病...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五)--颅骨多发性血...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四)--颅颈交界区...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三)--下丘脑错构瘤...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二)--肉芽肿性垂体炎...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一)--颅脑转移性肿瘤...

浙二神外周刊(三十)--螺纹钢致颅脑贯...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九)--托式皮肤闭合器...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八)--同时合并出血...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七)--神经内镜下经鼻...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六)--经股静脉-颞浅...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五)--脑动静脉畸形...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四)--伴发静脉畸形...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三)--单电极双靶点...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二)--髓母细胞瘤风险...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一)--高位颈髓髓内室...

浙二神外周刊(二十)--侵袭中脑和丘脑的...

浙二神外周刊(十九)--嗅沟神经鞘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十八)--采用立体定向脑电图...

浙二神外周刊(十七)--小脑胶质母细胞瘤...

浙二神外周刊(十六)--快速生长的腰椎管内...

浙二神外周刊(十五)--原发性颅内黏膜...

浙二神外周刊(十四)--类似颅内多发转移瘤...

浙二神外周刊(十三)--胶质瘤MDT讨论...

浙二神外周刊(十二)--祝向东教授:左侧...

浙二神外周刊(十一)--“夹心饼干”技术...

浙二神外周刊(十)--婴幼儿皮层发育不良致...

浙二神外周刊(九)--复杂性A1段夹层动脉...

浙二神外周刊(八)--眼眶-颅内异物残留致...

浙二神外周刊(七)--鞍区颗粒细胞肿瘤一例...

浙二神外周刊(六)--毛细胞粘液型星形...

浙二神外周刊(五)--鞍区胚胎性癌及放疗...

浙二神外周刊(四)--中枢神经系统非常见...

浙二神外周刊(三)--双侧丘脑病变...

浙二神外周刊(二)--脑室内及颅骨多发肿瘤...

浙二神外周刊(一)--GBM术后:远处播散...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