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3日发布 | 3173阅读

临床病例分析| 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周岩

空军总医院

达人收藏

患者:28岁女性,已婚,主因“月经不调11年,泌乳5年,反复头痛3年”而就诊。


患者于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间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经量少。5年前出现泌乳,乳液为白色液体;3年前出现头痛,主要表现为双侧太阳穴疼痛,间断性发作,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曾流产两次,现未生育。


视力:左0.6,右0.1。



性激素检验 



脑MRI:病灶居垂体前后叶之间,呈短T1信号,垂体高度约1cm,上缘紧贴视交叉,鞍底及海绵窦未见异常改变。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诊断:鞍区占位病变——定性诊断考虑Rathke裂囊肿(I型)。


手术方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术中证实为Rathke裂囊肿。


Rathke裂囊肿


文献史上,最早提到Rathke裂囊肿的人是Luschka,时间是1860年。而在53年后(1913年)Goldzei第一个报道Rathke裂囊肿会产生临床症状。这是一种良性病变,常位于蝶鞍内垂体前后叶之,通常Rathke裂囊肿并不会产生任何不适症状,多数情况都是偶然发现的。但是,这种病变也可产生占位性效应,对周围神经结构造成压迫,比如垂体、视交叉等,导致头痛、垂体功能低下、视力损伤等。对于这类有症状的Rathke囊肿,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减压,通常都采用的是经鼻蝶入路。


Rathke裂囊肿是Rathke囊的残留物,而Rathke囊起源于外胚层(胚胎4周形成)。


垂体发育图示。A. 垂体有两个发生源。垂体前叶起源于原始口腔顶(咽上皮)的外胚层,而后叶(随同间脑残余一起)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在胚胎第4周中期,Rathke囊(这是一个憩室)从咽上皮向背侧突起,然后从原始口腔顶向上生长。当与向下生长的间脑连接后,形成了神经漏斗,并开始掐断其与原始口腔之间的连接。B. 到胚胎第6周,Rathke囊和咽上皮口腔之间的联系慢慢退化,Rathke囊细胞增殖形成垂体前叶(又称为前垂体或腺垂体)。C. 神经漏斗形成神经垂体(垂体后叶)。D. Rathke囊向漏斗前部延伸,形成腺垂体结节部。Rathke囊的后表面不增殖,形成不发达的中间部,尽管Rathke囊在胚胎发育早期闭合,但是在垂体前后叶之间的中间部往往都会有一个Rathke裂残留。这个Rathke裂有时也会扩张,形成Rathke裂囊肿,囊肿如位于垂体中间(中间部),则为I型囊肿;如向上延伸至鞍上区,则为II型;如囊肿完全位于鞍上,则为III型(Mb:乳头体;Och:视交叉)。


胚胎第8周左右,Rathke囊向尾端生长,与漏斗融合,形成颅咽管。Rathke囊进一步形成腺垂体和中间部,而漏斗则发育成神经垂体。此时,在中间部形成Rathke裂。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这个裂如不能退化,那就会囊性扩张,形成Rathke裂囊肿。体积较大的Rathke裂囊肿可向上进入鞍上区,因而这类囊肿通常都会产生临床症状。尽管绝大多数Rathke裂囊肿起源于鞍内,但仍有一小部分却是起源于鞍上。


由于纯粹起源于鞍上的Rathke裂囊肿较为少见,所以时至今日,还不清楚这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但是,通过其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可以推测——手术很困难,而且复发率高。


为了便于术前临床和术后疗效的评估,将Rathke裂囊肿分为三种类型。


Rathke裂囊肿的解剖分型。I型(A-C),II型(D-F),III型(G-I)。I型——鞍内型;II型——鞍内-鞍上型;III型——鞍上型(Och:视交叉)。


对于I、II型,常规使用的是——显微镜下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为了能使正常垂体组织遭受最小的损伤,通常会在T1(增强)矢状位像上辨认正常垂体最薄的位点,在显露鞍底硬膜后,利用神经导航指引切开的最佳位置。


辨认正常垂体的最薄位点,然后利用神经导航引导。这样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正常垂体的损伤。

然后,在正常垂体最薄处倒“T”型切开硬膜,横切口长约5-8mm,直切口长约5mm。


A. 倒“T”型切开鞍底硬膜。B. 三角形开放硬脑膜(D),(N)为正常垂体,(C)为囊肿壁。C. 完全切除囊内容物。


如果在囊壁和正常垂体之间能看到界面,那么沿着这个界面分离并抬高垂体,再切除囊肿,这种操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正常垂体的损伤;然后,在囊壁上开一个三角形口,取活检,尽可能的切除囊内容物,一定注意不要造成周围结构不必要的损伤;向囊腔内导入70°内镜,以确证囊内容物的彻底清除。


再举个例子


27岁男性,间断性头痛,伴有双颞侧偏盲。


MRI:鞍区Rathke裂囊肿(19mm)。T1上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2上为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完全切除囊内容物后,头痛和视野缺损症状改善。

 术后12个月,复查脑MRI发现囊肿复发(13mm),但患者无任何症状。而且,此次复发囊肿的MRI特征与第一次明显不同,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这种信号特点与脑脊液相仿。由于垂体功能未受影响,故不急于再次手术,而是定期复查(每年一次)。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复发的囊肿在一年后自行萎缩,直至现在,这个病人仍无临床症状,每年复查的脑MRI提示囊肿体积无任何变化。


以前的文献报道,Rathke裂囊肿的发生率占垂体病变的18.6%-27.5%,需要外科治疗的囊肿很少,因而,对于Rathke裂囊肿是否需要外科治疗还未达成共识。目前,公认的手术指征——对于存在占位效应的囊肿,并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例。但是对于那些偶然发现的,或是仅表现有单纯性头痛的Rathke裂囊肿的病人,手术的必要性存在争议。我们认为,手术的目的在于减压,所以在做决定前,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视神经功能。


手术的原则应当是——囊壁的切口不可过大,只要能达到充分引流囊内容物的目的即可,这样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内分泌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对于老年人,术后出现垂体前叶功能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决定是否手术前,要充分权衡利弊。对于术后复发的Rathke裂囊肿,需要的是仔细的临床随访,而非急急忙忙地决定再次手术。


Rahtke裂囊肿的MRI鉴别诊断


我们需要根据Rathke裂囊肿的不同分型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I型(鞍内型):囊肿最大径一般小于10mm,主要与垂体微腺瘤和空蝶鞍鉴别。鞍内Rathke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边缘光滑锐利,无强化壁结节。垂体微腺瘤极少坏死、囊变和出血,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垂体瘤组织。空蝶鞍内填充的脑脊液与周围脑脊液相通而无分界,垂体扁平且紧贴鞍底。


II型(鞍内-鞍外型):与垂体瘤突破鞍隔由鞍内向鞍上生长类似,易形成中间细而两头大的“束腰征”,垂体大腺瘤内坏死、囊变和出血形态欠规则,增强扫描可见厚壁强化的肿瘤组织,海绵窦也易被垂体大腺瘤组织推压、包绕。


III型(鞍上型):主要与好发于鞍上区的蛛网膜囊肿和囊性颅咽管瘤鉴别。蛛网膜囊肿呈均匀的脑脊液样MRI信号,这不难与表现为T1WI高信号的Rathke囊肿鉴别,囊内容物稀薄的Rathke囊肿T1WI虽也呈低信号但其信号通常略高于脑脊液信号。囊性颅咽管瘤常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厚薄欠规则且可见强化的壁结节。


周岩 博士

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周岩,医学博士,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2008年师从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外科余新光教授。2014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Greifswald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中心、芬兰赫尔辛基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学习,师从国际顶尖神经外科大师Henry H.W. Schroeder教授和Juha Hernesniemi教授。擅长脑肿瘤、脊柱脊髓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以及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研究”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