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7日发布 | 2125阅读

【纪实】|北京天坛医院第九期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

赵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本届论坛精彩录播


第九期论坛纪要 



记得准备之初,作为坛主的我(北京天坛医院第九期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坛主:赵澎),没有什么头绪。怎样才能把这次论坛办好?怎样才能完美的传递好这把接力棒?自身感觉压力山大。终于,一个不经意的机会,看到了一段宝马汽车发布会的视频,它的内容吸引了我,它的形式打动了我。宝马就是在一次次的创新中赢得了市场,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好评。这与我们的论坛主题相似,“创新”,这正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有了思路,就开始准备。为了更好地营造主题环境,需要精彩的讲座内容支撑。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众位兄弟的支持下,我们提前确定了当天论坛的讲者。经过精心的组织宣传、周密的策划、全面的准备,2016年2月25日,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九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



本期论坛的主题是“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创新是基因的传承”。当天,北大人民医院鲍圣德教授,清华玉泉医院神经外科陈琳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力伟教授、张俊廷教授、高之宪教授、贾旺教授到会。约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其中,来自北京地区其他医院及学校10余人,从外地前来参会的约5人。会议由青年医师论坛的发起人张力伟院长宣布开幕,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各位讲者围绕神经外科的创新主题,将最前沿的内容向大家一一呈现,得到了很多同道的好评。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陈琳博士带来了有关“神经修复与转化医学”的报告,使我们充分认识了转化医学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重要性。


北京天坛医院贾文清博士带来了“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他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机器人知识,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发展指日可待。


北京天坛医院叶迅博士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相关内容和已经进行的相关研究。


神经外科研究所李储忠博士介绍了“影像技术与多模态技术发展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使我们看到影像技术已经走入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这些技术的进步令人惊奇。


北京天坛医院王引言博士介绍了“术中唤醒与精准医学”的相关内容,使我们了解到,功能区肿瘤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此次会议还精心设计了“神经外科大腕VS 青年医生”的访谈环节——“神经外科的前世今生”。在这一环节中,神外大咖、新秀、年轻医生们,分别对大家网络投票选出的最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精彩的回答让会场上掌声不断。“人才,实践,基本功,用心思考”,他们的回答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索。


最后,张力伟教授向本期论坛坛主颁发了证书,并将下一期坛主的接力棒交给了邸飞主任,在阵阵掌声中,论坛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创造了几个第一次。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天坛神外青年医师论坛“,并进行了从第一期到第八期论坛的回顾推送。


第一次设计了论坛的徽标,现场大家佩戴,颇有感觉;第一次邀请院外甚至外地的神经外科青年医生参加,把天坛医院青年医师论坛打造成精品品牌推广出去;第一次通过神外资讯进行现场直播,实现会场内外同步交流;第一次进行网络投票,将投票选出的问题在现场一一解答。


这是一次成功的论坛,正如张力伟院长在开幕式时给“青年”的定义:在今天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不应该再从生理层面划分,而应跳出生理年龄的界限,按照对事物的接受程度重新界定青年,这才更具现实意义。理解创新的真正含义,也正是青年医师论坛的宗旨所在。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已历经几十年的历程,无论是开创历史的王院士,还是现当代的各位神经外科专家,每个人都是在创新与传承中发展的。薪火相传,我们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也走过了9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每期都给人以启迪,以回味。


衷心希望本次论坛能给每位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带来创新的思索,让我们共同创造神经外科的未来,让我们共同祝愿神经外科的事业更加辉煌精彩!



(文字编辑:赵澎)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