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Jiang R, et al. Oncotarget. 2015 Dec 8; 6(39): 42380-93. doi: 10. 18632/oncotar get. 5675.】
常规的磁共振弥散成像包括DWI和DTI,由于其高斯弥散成像特点与脑组织水分子分布不一致,所以评估胶质瘤的级别和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不够准确。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是高级的非高斯弥散成像技术,对胶质瘤级别的判断有一定作用,但如何应用至今未明确。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影像科Jiang R等研究弥散峰度成像在判别胶质瘤级别和肿瘤细胞增殖时的作用。文章发表在2015年12月的《Oncotarget》上。
该项研究收集74例病理学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其中高级别胶质瘤40例,低级别胶质瘤34例,进行MRI-DKI和常规弥散成像。DKI参数包括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Ka)和径向峰度(Kr);常规弥散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系数(Da)、径向扩散系数(Dr)和分数各向异性(FA)。通过仪器半自动记录全部患者肿瘤成像的参数(表1)。
表1. 74例患者的DKI和常规弥散成像参数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判别作用。
进一步分析这些参数与肿瘤级别及Ki-67的表达关系,评估其辨别肿瘤级别的效果。结果显示,DKI在区分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以及区分WHO II、III和IV级胶质瘤方面优于常规弥散成像(图1)。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DKI的三个参数都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dki相关参数预测肿瘤级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超过80%。<>
图1. DKI与常规弥散成像参数在区分不同级别胶质瘤时的比较。
此外,DKI能很好地预测Ki-67的表达,其指标升高与Ki-67高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图2)。<>
图2. DKI和常规弥散成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散点图。
作者认为,该研究首次揭示DKI具有评估胶质瘤增殖能力的作用,应用这种半自动的参数记录能准确辨别胶质瘤的级别。由此可预见DKI必将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SAPPHIRE编译,长征医院徐涛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回顾
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公众号:neurosurger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