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发布 | 656阅读

【精选编译】中远端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子付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本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中远端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大血管闭塞,而中/远端血管闭塞(medium/distal vessel occlusions,MDVO)补救治疗后的结局和并发症尚未见报道,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神经放射科的Aikaterini Anastasiou等研究者对中远端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结局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于2025年1月在线发表在《European Stroke Journa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ikaterini Anastasiou, et al. Eur Stroke J. 2025 Jan 4:23969873241311152. doi: 10.1177/23969873241311152】



研究背景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基于取栓支架(stent-retriever)和抽吸(aspiration)的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再灌注失败的情况下(mTICI评分<2b),其他治疗选择有限。尽管缺乏支持使用的数据,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补救治疗(rescue therapy)(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大血管闭塞,而中/远端血管闭塞(medium/distal vessel occlusions,MDVO)补救治疗后的结局和并发症尚未见报道,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神经放射科的Aikaterini Anastasiou等研究者对中远端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结局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于2025年1月在线发表在《European Stroke Journal》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大血管和远端血管闭塞伴可能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ASEL ICAD)血管内治疗失败后抢救性血管成形术后的血压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BASEL ICAD)回顾性登记进行了分析。所有MDVO卒中患者均纳入分析。



研究结果


在718例登记患者中,87例(12.1%)表现为MDVO,56例(64.4%)表现为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其中78例(89.7%)行支架成形术,9例(10.3%)行球囊血管成形术。73例(83.9%)补救治疗后再灌注成功(mTICI评2b)。8例(9.2%)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12例(13.8%)出现治疗后支架闭塞。90天死亡率为20.7%。28例(32.2%)在90天时达到神经功能独立(mRS评分0-2)。


图1. 大脑中动脉M2段ICAD相关闭塞的抢救性支架治疗。


表1. 患者特征和结局。


图2. 不同远端血管闭塞术后90天时mRS评分分布。


表2. 干预(Intervention)。



研究结论


在接受EVT治疗疑似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孤立性MDVO的患者中,取栓支架/球囊血管成形术的补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再灌注策略,但与并发症和功能预后不良有关。



彩蛋!脑医汇AI怎么看?





扫描下面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邵将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李子付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