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发布 | 2015阅读
神外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神经肿瘤外科招聘诊疗组组长及优秀博士/博士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因科室学科发展的需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肿瘤外科计划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诊疗组组长一名。



诊疗组组长要求

1. 脊髓脊柱神经外科方向

2.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3.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4. 能独立开展脊髓脊柱亚专科方向的手术


待遇优厚,一人一策


有意者请投简历至 zyn1007@126.com


另外,招聘优秀应届博士或出站博士后一名


要求:垂体瘤、颅底内镜方向。


有意者请投简历至 zyn1007@126.com


科室简介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肿瘤外科隶属于神经外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神经外科研究所、广东省“脑功能修复与再生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颅脑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所在单位,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主干学科、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广东省最早被国务院批准的神经外科专业硕士授权学科、华南地区首家神经外科专业博士授权学科,入选复旦版神经外科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提名。

神经肿瘤外科现开放床位47张,科室年门急诊量6000多人次,年住院人数近1000人,年手术量 700余台,其中四级手术650台。主要收治各种颅脑及脊髓肿瘤患者,以及脑出血、脑积水、脑脊液漏等患者。近3年国自然项目立项数10项、近3年SCI文章发表数达121篇、近3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名。

以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为依托,遵循复杂手术入路在实验室反复训练—临床应用结合的模式,现我科可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各种复杂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手术效果好,并逐渐形成了我科的技术特色。

专业团队

神经肿瘤外科是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全国胶质瘤MDT理事会成员单位、珠江医院年度优秀科室。目前有医护人员49名,医生2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5人曾赴美、日、德、意等国留学。

图片

先进设备

科室拥有先进的移动式MRI及CT设备、神经导航系统、顶级手术显微镜、3D4K高清神经内镜系统、超声外科吸引系统、术中电生理监测系统、术中超声、术中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等先进设备,能够开展神经外科各种大型及复杂手术,专科综合实力居华南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图片

Zeiss OPMI PENTERO 900

手术显微镜

图片

Leica M720 0H5

手术显微镜

图片

Medtronic StealthStation S7导航系统

图片

SonaStar FS-1000-RF

超声外科吸引系统

图片

Karl Storz 22201011U110

神经内镜系统

图片

Cadwell Cascade Elite

术中神经监测系统

图片

PhotoMedex LaserPro980外科激光系统

图片

Prosound a7

彩色超声诊断仪

图片

CereTom NL3000 移动式CT

特色技术

1

“双镜联合”是一种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它结合了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的优势,旨在更安全、更精准地切除位于颅底复杂区域的肿瘤,这是我科近几年开展的院内新技术,这种手术方法在处理如岩斜区、海绵窦区、枕骨大孔区、颈静脉孔区等难以到达且手术风险高的区域时,具有显著的优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多模态影像评估和引导下脑内肿瘤的精准手术切除及机器人活检,此技术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精准诠释,它结合了多模态影像评估、精准手术切除和机器人活检等多个方面,为脑内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安全和有效的手段,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还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机器人活检技术的引入也为脑内肿瘤的病理诊断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准确的手段。

图片


3

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电场治疗等。手术是迄今治疗胶质瘤最有效的手段,但为了巩固手术效果,术后常需要结合放疗、化疗和电场治疗。故此,我院成立胶质瘤专病中心,此专病中心为国家级胶质瘤规范诊疗示范基地,其整合多学科力量,旨在为每位胶质瘤患者带来一种综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图片
图片

4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通过鼻腔或小切口进行,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范围的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此技术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院内新技术之一。垂体腺瘤、鞍区肿瘤及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在,周围结构复杂,传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这类肿瘤特别适合利用神经内镜的抵近观察和精细操作,能够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此技术在我们科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颅内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图片
图片

5

听神经瘤的保面保听手术是一种高难度的神经外科手术,通过术中面神经监测和耳蜗神经监测,旨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面部神经(面神经)和听力功能(蜗神经)。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面神经和听力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

6

复杂脑肿瘤及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肿瘤往往因其位置特殊、结构复杂、与周围组织(血管及神经)关系密切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我们科室常与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肿瘤科等协同合作,能实现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图片
图片

7

大脑深部肿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结构复杂,给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地,脑干肿瘤手术风险极高。大脑深部肿瘤及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技术,我们通过高超的手术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一流的硬件设备,为这类患者带来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片

8

术中唤醒技术在功能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是一项高度精细且有效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通过该技术,医生能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重要脑功能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图片

9

复合手术技术切除颅内富血供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复合手术室,通过先介入栓塞+然后切除肿瘤的模式,可“一站式”切除颅内富血供的肿瘤,为颅内复杂的富血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图片

10

脊柱内固定技术是一种通过植入内固定物(如椎弓根螺钉、钛棒等)来稳定脊柱的技术。在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和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后,如果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就需要进行脊柱内固定。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和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及脊柱内固定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过程,可以在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的同时一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图片

【科研】

在神经系统肿瘤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里,我们科室始终站在科研的最前沿,致力于探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我们科室在科研业绩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累计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二十余篇,累计申请专利 8项,获得广东科技技术二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郭洪波教授荣获第七批“广东特支计划” 省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人才)领军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我们科室在神经系统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积极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图片

【教学】

在神经肿瘤外科这一高度专业化且快速发展的领域,我们科室不仅在临床与科研上追求卓越,更在教学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神经外科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作为神经外科方向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广东省神经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基地,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02名,博士研究生 25名。积极参与本科生教学,郭洪波教授“立德树人好导师”称号,张祎年教授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指导教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同时,我们作为全省神经外科医师的“黄埔军校”,始终坚持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秉承“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和“没有解剖的临床是致命的,没有临床的解剖是短命的”理念,每年组织两期为期半年的珠江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及手术技术培训班及短期的手术入路示教精华课,累计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医师500余名,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不同期解剖培训班的图片


图片

【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科与国外多所大学及医院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如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斯坦福大学等,手术技术及诊疗理念与国际接轨。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二维码,查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主页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