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9日发布 | 122阅读
神经介入-AIS
脑血管-自定义

【卒中美谈】万仞险峰锁江流,双器合璧贯长虹——且看神兵如何智取天堑

张清涛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背景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乃神经科之急症绝险,尤以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为甚。此疾若雷霆骤至,每延迟1分钟,脑组织即凋亡190万神经元,患者轻则偏瘫失语,重则终生残疾乃至殒命。据全球卒中流行病学统计,急性大血管闭塞占比缺血性卒中20%-30%,其致残率高达60%-80%[1],而传统静脉溶栓虽为一线生机,然对大负荷血栓再通率不足30%[1],且对路径迂曲、血栓性质复杂者更如"杯水车薪"。

近年,介入取栓之术横空出世,尤以抽吸联合支架取栓为锋镝,革新救治格局。其理在于:抽吸导管若"凿山开道",以负压直捣黄龙;支架取栓似"张网捕鱼",锚定残余碎片,二者相辅相成,再通率可跃升至90%[1]

更值一提者,此术非但速效,更重精准。传统单一技术常困于血栓逃逸或血管夹层,而抽吸支架联用可降并发症率至5%以下[4]。尤其对房颤源性栓塞或动脉硬化狭窄继发闭塞者,术者可借器材特性辨明病因,动态调整策略,实为"以器窥道"之典范。而今,此术已获国际指南最高推荐(Class 1A)[5],堪称卒中救治之"定海神针"。

接下来,且让我们看看我们的神兵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是如何搭配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从容应对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吧!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72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3+小时”入院。

现病史:家属发现患者摔倒在地,不能言语,右侧肢体失动,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入急诊科时患者嗜睡,巡声明确,无对答,简单遵嘱活动,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左侧肢体有自主活动,行急诊头颅CT提示未见出血,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闭塞,左侧额颞顶叶大面积缺血,以“急性脑梗塞”收入我科。

既往史及个人史:既往房颤、糖尿病、冠心病、COPD病史。

查体情况:嗜睡,呼唤睁眼,有自主睁眼,无言语,可巡声及简单遵嘱,查体欠合作。定向力、理解力、记忆力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无明显受限。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较浅,伸舌偏右。左侧肌力5级,右侧肢体下肢肌力1级,右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下,右侧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右侧病理征(+)。颈软,克氏征(-)。深浅感觉、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直线行走、闭目难立征患者不配合无法完成。

术前CT:


术前CTA:


术前CTP:

术前诊断

1.左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

2.心房纤颤

3.右侧偏瘫

4.失语

5.糖尿病

6.慢性阻塞性肺病

7.冠心病

治疗策略

1、病情评估:

患者为72岁男性,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失动,NIHSS评分15分;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合并房颤、糖尿病、慢阻肺;术前影像示大面积脑缺血,无出血转化。


2、手术难点:

患者颈内动脉路径迂曲如蛇行,血栓性质难辨(栓塞或狭窄继发闭塞),兼有房颤、糖尿病等基础病,术中稍有不慎即致血管痉挛或血栓逃逸,如临深渊。


3、手术方案:

首先使用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负压直抵血栓,快速抽吸;接着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多点显影,精准锚定残余栓子;最后未行球囊扩张,术后强化抗凝抗板,确保血流稳定。

手术材料

· 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

· 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

· 微导管

· 微导丝

01

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与微导丝、微导管同轴下到达闭塞段。




02

支架联合抽吸。


03

取出栓子照片。


04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后M2狭窄明显,血流稳定,观察10分钟后血流通畅,考虑脑血管痉挛。遂结束手术。

术后18h MRI


术后10天CT、CTA

双管齐下,高效再通:以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为先锋,负压直抵血栓核心,快速抽吸实现初步再通;继以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精准捕获残余栓子,避免二次栓塞,二者联用突破传统单一技术局限。

动态调整,以器窥道:根据血管迂曲度及血栓性质(房颤栓塞或狭窄继发闭塞)灵活选择策略。若抽吸后血流恢复不佳,即刻转支架取栓;若路径复杂,优先保障导管到位性,减少无效操作。

围术协同,全局把控:术前强化影像评估(CTA/MRI)明确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术中严格控制血压(乌拉地尔泵入)防再灌注损伤,联合替罗非班抗板、尼莫地平解痉;术后阶梯抗凝(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平衡再通与出血风险。

总结

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若"万仞险峰"横亘生机,然此病例中以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为矛,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为盾,辅以术者妙手,终可"双器合璧",贯通天堑。此例印证:抽吸联合支架取栓之术,非但再通高效,更可化曲径为通途,为复杂血管病变者开创新局。

张清涛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治疗三组组长

神经介入亚专业组组长

重庆市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第一届青年理事会理事

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分会第一届分会委员

在宣武医院、长海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医附二院等国内知名脑血管疾病中心进修学习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于脑血管疾病和神经外科危急重症的治疗,开展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及开放手术治疗,以及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慢性脑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参与重庆市级科研三项,发表SCI、CSCD学术论文多篇


周维多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重庆市卒中学会青委会委员,主要从事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脑积水等神经外科疾病,擅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科室简介

超急性卒中单元(HASU病区):结合英国及国内先进理念,负责全院脑卒中病人的流转、诊治康复、随访等全过程规范管理。目前已经开展动静脉溶栓、取栓、支架置入等多项脑卒中治疗技术。是集神经内外科、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神经介入以MDT形式一体化综合诊治脑卒中的病区。与院前120、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外科共同建立医院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是我院高级卒中中心的核心病区。

参考文献

[1] 朱芊各, 吴波. 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院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51(12):998-1001

[2]Goyal M, et al.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after large-vessel ischaemic stroke: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five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16.

[3] Albers GW, et al. Thrombectomy for Stroke at 6 to 16 Hours with Selection by Perfusion Imaging. N Engl J Med. 2018.

[4] Turk AS, et 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versus 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 as first-line approach for large vessel occlusion (COMPASS). Lancet. 2019.

[5] Powers WJ,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9.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