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基于去分化前体细胞的功能化器官仿生制造》(项目编号:2024YFA1107600;项目总金额:1760.75万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顺利召开。
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等全国顶尖科研机构,汇聚神经外科、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顶尖团队,致力于攻克干细胞器官仿生制造的技术瓶颈,推动人工器官临床应用进程。

会议致辞

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华中科技大学高亮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阳副院长、张进祥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重大项目办谭智方副处长、协和医院科研处王征处长等领导出席了项目启动会。他们对项目的成功申报与启动表示了热烈祝贺,强调了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在推动医学创新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攻关,整合临床与科研资源,加速技术转化。
指导专家聘任

在谭智方副处长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和协和医院领导为项目组特别聘请的论证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此次聘任的专家包括: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王佑春研究员(线上)、南开大学赵强教授、武汉大学周严教授、武汉大学陈璞教授。这些专家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项目实施方案汇报
在高绍荣院士的主持下,项目负责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姜晓兵教授首先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姜晓兵教授指出,干细胞器官制造是目前器官替代的理想方法,前景广阔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项目将围绕“干细胞器官制造的临床应用”这一核心,设计和展开多个子课题研究,最终实现可监测厘米级的功能化器官的仿生制造,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

课题一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鄢和新教授负责,鄢教授汇报了不同器官去分化前体细胞的诱导制备与规模化扩增的研究方案;课题二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林秋宁教授负责,课题组朱麟勇教授汇报了适配不同人工器官的仿生水凝胶材料体系建立的应用研究;课题三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巫林平教授负责,巫教授汇报了功能化人工器官模块构建及智能组装的应用研究;课题四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教授负责,姜教授汇报了不同人工器官体外培养平台的搭建和再造与移植技术开发的研究方案。
项目方案论证与讨论
高绍荣院士主持了项目方案的论证和讨论。五位指导专家分别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指导,并由专家组组长高绍荣院士执笔并宣布论证决议:该项目针对干细胞器官制造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项目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研究团队配置强大,前期研究基础扎实,预期能够实现项目目标,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讨论会上,各课题组负责人和骨干专家也积极发言,针对论证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启动,扬帆起航
会议的最后,姜晓兵教授对专家组对于项目的启动与答辩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国家与人民的期望,保证完成此项目。张进祥副院长用三句话总结了对指导专家的感谢、对项目组的支持以及预祝项目圆满完成!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基于去分化前体细胞的功能化器官仿生制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将在姜晓兵教授的带领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进展,通过深入的研究、高效的工作和积极的成果转化,推动干细胞领域的创新发展,项目组将围绕“临床应用”目标,深化跨学科协作,加速技术转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助力我国再生医学跻身世界前沿。

专家简介
姜晓兵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 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
● 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神经修复学会理事长
●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武汉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国自然5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Advanced Science、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所研发超凝胶超声传感器入选2024年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