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发布 | 98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椎求卓越丨应用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右侧椎动脉极重度狭窄一例

程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李凤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达人收藏


专栏导读






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前被认为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支架成型术作为治疗椎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过往使用金属裸支架进行治疗一直面临术后再狭窄的难题。2020年Maurora®椎动脉专用药物洗脱支架上市,作为首款椎动脉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尺寸规格全面,采用L605钴铬合金和高生物相容性的氟化物涂层技术,较金属裸支架能降低66%再狭窄率及临床事件的发生,引领了椎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新时代。


今天神介资讯为大家带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程哲、李凤海教授团队应用Maurora®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一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分享!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0岁。


主诉:因“间断头晕半年余”收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头晕2次,均持续1分钟症状自行缓解,无肢体麻木无力,无言语不利,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及黑朦,无意识障碍及尿便失禁。就诊于外院完善头颈CTA示右侧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可,进食水无呛咳,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170/?mmHg,口服降压药,未规律监测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30余年;肾功能不全病史1月。否认血脂异常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病史;否认脑血管狭窄病史;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房颤病史;否认心源性脑栓塞的其他危险因素;否认消化道溃疡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密切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查体

神志清楚,精神尚好,言语流利、清晰,颈无抵抗,双眼球各方向活动充分,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φ3.0mm,对光反应存在,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腱反射对称,双Babinski征(-),双Chaddock征(-),痛觉对称,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皮温肤色对称,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双侧颈动脉听诊区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双上肢皮温对称。

辅助检查

高阻型脑动脉血流频谱改变;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前动脉血流对称性增高;右侧大脑后动脉由右侧前后循环动脉双重供血;右侧椎动脉颅外段病变;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多发);右侧椎动脉狭窄(V1:70-99%,近99%);左侧椎动脉V1段流速升高。头颈CTA:右侧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较右侧纤细,考虑先天发育。糖化血红蛋白7.4%;肌酐125.2u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


诊断及治疗计划


术前诊断:

1、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

2、后循环缺血

3、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4、2型糖尿病

5、肾功能不全

6、高脂血症


诊疗计划:

患者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诊断明确,有介入治疗指征,予右侧椎动脉支架植入治疗。


术中器械


· 8F 股脉鞘

· JR4.0 冠脉导管

· 6F 造影导管

· C18导丝

· Pilot150导丝

· Avigo微导丝

· Transend微导丝

· SL-10微导管

· 优游球囊 2.0*20mm、4.5*15mm

· Maurora®药物洗脱支架 4.0*16mm、4.0*12mm


手术过程




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以Seldinger法取右侧股动脉穿刺处,穿刺成功后,置8F股脉鞘。通路建立成功后,进行每公斤体重2/3全身肝素化,用猪尾、单弯导管及高压注射器行脑血管造影术,DSA显示:II型主动脉弓,血管迂曲,双侧锁骨下动脉通畅,右侧椎动脉V1段闭塞,有肌支动脉向V2段注入,V2-V4段可显影,左侧椎动脉V4段纤细,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通畅;双侧颈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因该患者锁骨下动脉成角较大,且直径较为粗大,故采用冠脉6F JR4.0 造影导管,导管改善入路,提供良好支撑,便于微导丝成功通过闭塞段。将JR4.0 造影导管鞘置于右侧锁骨下动脉椎开口处,充分显示椎动脉狭窄部位。





路图指引下,将Pilot150 0.014inch微导丝配合SL-10微导管尝试穿过椎动脉V1段闭塞部位,反复尝试不能通过闭塞段,更换Avigo 0.014inch微导丝,导丝最终成功通过闭塞段,微导管造影证实位于血管真腔,远端血管通常,更换Transend 0.014inch微导丝送至右侧椎动脉V3段,交换出微导管。


沿微导丝送入2.0*20mm 优游球囊于椎动脉狭窄段预扩张,回撤球囊,复查造影提示右侧椎动脉V1段再通,残余长节段狭窄。





沿微导丝先后送入4.0*16mm、4.0*12mm Maurora®药物洗脱支架共2枚于椎动脉狭窄段,定位准确后以分别以12、14atm释放。


复查DSA显示右侧椎动脉残余狭窄大于40%,沿微导丝送入4.5*15mm 优游球囊于椎动脉狭窄段后扩张,回撤球囊。





复查DSA显示右侧椎动脉残余狭窄小于30%,血流通畅,术中无新发部位栓塞;拔出鞘管,股动脉缝合器行血管缝合,止血成功,绷带加压,安返病房,行血压、脉搏监测,常规抗血小板治疗。




术者简介



图片1.png
程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 兼任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泛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介入分会常务委员等。

· 北京医学杂志编委,Neurological research、Brain Circulation杂志审稿人,国家卒中学院取栓人才培训班特聘导师,通州区运河领军人才,通州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从事脑血管介入诊疗及再通后神经保护的相关研究,完成各类神经介入手术4000余例,针对急诊颈动脉串联闭塞复杂病变创立中间导管内衬微球囊无缝通过技术(PEACE)。

· 目前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多项通州区科委项目等课题,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13篇,包括脑血管病领域权威杂志Aging and disease、Neurotherapeutics等,多次参加美国(ISC)、欧洲(ESOWSO)国际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常压高浓度氧(NBO)联合取栓的临床研究于2021年评为中国脑卒中临床转化研究重要进展之一;曾荣获首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奖、通州区科技一等奖等。

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