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估计全球有5000万人受其影响,其卒中风险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五倍。因此,预防抗凝药物预防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是治疗的基石。在治疗房颤时,指南建议优先考虑直接作用口服抗凝剂(DOAC)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因为DOAC在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方面至少与维生素K拮抗药一样有效,并且在颅内出血方面明显更安全。尽管如此,出血,特别是胃肠道出血,仍然是DOAC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因此,仍然需要更安全的抗凝剂。
因子XI已成为抗凝药物的靶点,其具有比目前可用的药物更安全的潜力,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因子XI对血栓形成是必需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止血不是必需的。基因介导的因子XI缺乏症患者的栓塞事件较少,而自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并未明显升高。12,13因此,因子Xl抑制剂有可能在阻止血栓形成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止血功能。这样可以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出血风险。
阿贝拉昔单抗(Abelacimab)是一种完全人单克隆抗体,与因子XI的催化结构域结合并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阿贝拉昔单抗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因为它还抑制活化因子XI(XIa)。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静脉注射阿贝拉昔单抗在给药后1小时内几乎完全抑制了因子XI,并能够维持长达30天的时间内保持了接近最大的抑制。在一项择期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2期试验中,与依诺肝素相比,术后单次静脉注射150mg阿贝拉昔单抗可将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降低80%,而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尽管针对多种疾病的2期小型试验对因子XI抑制剂的安全性提供了初步支持,但与DOAC相比,其长期安全性尚未确定。
2025年1月来自美国的Christian T. Ruff等在NEJM上公布了AZALEA–TIMI 71试验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阿贝拉昔单抗与开放标签利伐沙班对房颤患者的安全性。
房颤伴中高卒中风险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盲法皮下注射阿贝拉昔单抗(150mg或90mg,每月一次)或开放标签口服利伐沙班(20mg,每日一次)。主要终点是严重或临床重要的非严重出血。
共有1287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中位年龄为74岁,44%为女性。3个月时,150mg阿贝拉昔单抗组的游离因子XI水平的中位降低率为99%(四分位数间距,98至99),90 mg的阿贝拉昔单抗组的中位降低率为97%(四分位间距,51至99)。因为使用阿贝拉单抗后出血事件的减少幅度大于预期,根据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的建议,提前终止了该试验。与利伐沙班每100人-年8.4起事件相比,150mg阿贝拉昔单抗的主要或临床重要非主要出血的发生率为每100人-年3.2起事件,90mg阿贝拉抗体的每100人-年2.6起事件。三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似。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