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花玮/杨辉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roteomic profiling of gliomas unveils immune and metabolism-driven subtyp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anti-nucleotide metabolism therapy”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通过大规模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首次从蛋白质层面揭示了脑胶质瘤的两个全新亚型—免疫亚型(S-Im)和神经-代谢亚型(S-Mn),并探索了核苷酸代谢通路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01
胶质瘤蛋白质组学分析概览
02
不同胶质瘤分类中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差异
03
蛋白质组神经-代谢亚型和免疫亚型可预测临床结果
该分类方法经过TCGA数据和独立数据集验证,表明其具有稳定性和广泛适用性,并独立于WHO分级和IDH突变。进一步分析表明IDH突变对代谢和蛋白表达有重要影响,IDH突变型胶质瘤中某些代谢酶(如GLUD1和GLUD2)上调,影响肿瘤代谢及脂质合成。此外,不同分级的IDH突变肿瘤在蛋白表达和细胞周期调控路径上呈现显著差异,揭示了胶质瘤分级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
04
嘧啶代谢与胶质瘤患者生存间的关联
05
DPYD和TYMP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作用
总
结
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胶质瘤的两种主要亚型(免疫亚型S-Im和神经-代谢亚型S-Mn)及其独特的分子特征,提出了基于蛋白质组的分类方法,并验证了嘧啶代谢及其关键酶DPYD和TYMP在胶质瘤进展中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理解,还为发展以核苷酸代谢为靶点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通讯作者简介
毛颖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
●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执行主任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
●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 上海市脑功能重塑和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花玮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师从周良辅院士
●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等
● 已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神经外科专著10部;申请专利8项
● 荣获2023年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青年医师奖)、第33届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2021年,第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第六)、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第九)、上海市星光计划一等奖(2018年,第一)、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2018年,第一)、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2018年,第二)、上海市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2017年,第一)、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2016年)、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2013年,第三)等
● 2013年在美国洛杉矶学习1年,2018-2019年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医学院培训;2017年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人民医院支边,相关事迹被新华社、文汇报等报道
杨辉 研究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青年长江,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首席科学家
● 上海市曙光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 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上海市优秀成果奖、吴瑞奖
● 目前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3项)和脑科学前沿中心“珠峰人才培育项目”(主持)
●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免疫与代谢调节及其转化研究
● 至今,以第一/通讯(共同)在Nature、Cancer Cell(封面)、Nature Meta、Nature Comm、EMBO J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目前总引用超过8200次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