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18-2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2024 CCNS)在厦门隆重召开。
脑医汇-神外资讯荣幸地参与了此次医学盛会,与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襄该领域学术盛举,并聚焦探讨神经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期间,我们特邀多位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接受了专访,这些精彩的采访报道将分期发布于我们的2024 CCNS特别报道栏目。本期特为大家呈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贾旺教授的专访报道,诚邀各位阅读并分享!
01
脑医汇-神外资讯:贾教授您好!您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会长并担任本次大会主席,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届年会的主题及亮点么?
贾旺教授:
02
脑医汇-神外资讯:在会上,您做了《未来已来-神经外科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讲题,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神经外科的数字化创新大有可为?
贾旺教授:
近年来,神经外科临床试验积极融合高科技,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是两个不同层次概念。实践中,我们首先实现了精准治疗的数字化,如术前多模态数字化评估、数字化脑电图获取、手术机器人从数字化定位到辅助手术等角色的转变,以及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均帮助我们提升了手术效果。在此数字化基础上,人工智能及生成式大模型将对神经外科全治疗链产生深远影响,其学习与创新能力或带来诸多惊喜。虽人工智能(AI)无法取代神经外科医生,但不采用人工智能的医生或将面临淘汰。
03
脑医汇-神外资讯:展望未来,除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您认为神经外科领域的重点发展趋势还有哪些?
贾旺教授:
我认为AI将在各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因我们尚未真正的拥有它、拥抱它、掌握它。人工智能的价值远超于简单辅助急诊分诊,它将深度融入病人诊疗全程,如自动诊断影像学、病灶分割,以及指导手术路径选择,乃至未来手术机器人自我实施一些手术的穿刺引流。总之,AI未来将会贯穿我们神经外科系统的全过程。
04
脑医汇-神外资讯:对参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医生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贾旺教授:
长时间临床工作后,我们在工作中感到不完美或无能为力时,会考虑借助人工智能。对年轻人而言,首先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因你们的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非我们所能及,此为首要之选。第二,不依赖人工智能,毕竟其发展源于人脑智慧,人脑能力仍为其发展的基础与目标。因此,应拥抱而不依赖人工智能。未来,年轻人应深入掌握临床问题,提升临床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巧妙运用现代科技,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以创新方式推动学科发展。
专家简介
贾旺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
● 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和英国卡迪夫大学外科肿瘤研究所进行交流学习。对于各种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2篇,累计影响因子271分。先后获批国家级级省部级课题9项,在研课题6项
●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装备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底外科学组组长,《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