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发布 | 3630阅读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开启椎动脉狭窄治疗新篇章

神介资讯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4年·23卷·10期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是广大神经介入医生经常面对的临床问题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缺血性卒中患者超过300万例,其中约25%至40%发生在后循环,而后循环卒中有20%合并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据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增症状性VAOS患者约25万


VAOS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一系列脑供血不足症状,引发头晕、视物模糊、肢体活动障碍、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还增加TIA和卒中的风险,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共识制定背景


自2015年以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治疗手段的革新,VAOS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曾先后于2015年、2019年发表了两部椎动脉血管内治疗相关共识,但早期VAOS主要是使用冠脉、外周等支架进行跨适应症治疗。2020年Maurora®椎动脉专用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引领了VAOS治疗的新时代,推动了椎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


本次《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是在最新的治疗背景及临床证据下,结合多位专家讨论共同制定的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建议,推动VAOS治疗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共识》专业性:

汇聚顶尖智慧,建立专业规范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建民教授领衔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专家涵盖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神经介入科、放射介入科等多个科室共99位医生。这一共识的制定,汇集了国内顶尖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智慧,确保了共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共识》必要性:

填补证据空白,满足临床需求


椎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有限,但我国患者群体庞大,临床医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本共识采用改良的Delphi法,经过2轮专家函询及1轮线下论证,围绕围手术期管理血运重建适应证手术策略选择术后随访这四个方面提出若干推荐意见。



《共识》实用性:

梳理手术策略,提升治疗质量


椎动脉血管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是诸多神经介入初学者首选治疗的靶血管。然而VAOS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中仍存在手术指征不明确、手术策略不一致等不足,《共识》围绕以上问题均给出了推荐意见。


《共识》指出:VAOS血管内介入治疗优先选择植入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2020年,信立泰公司的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Maurora®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款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系统,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独有的8-12mm短支架4.5-5.0mm大直径良好匹配VAOS病变特点,能够显著降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从而防止因再狭窄导致的卒中复发,降低患者二次介入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共识》于东方会正式发布


《共识》发布仪式

《共识》全文发表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4年第10期。围绕《共识》展开的学术盛会也于10月25日16:00-17:00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会现场拉开帷幕。


共识发布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神经介入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担任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永巍教授作为主持嘉宾出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振伟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买买提力·艾沙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喻孟强教授等共计11位共识嘉宾参与了《共识》的发布仪式。此外,还有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共识》的发布。


现场学术氛围浓烈,座无虚席



专家发言


大会主席刘建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椎动脉狭窄是多发疾病,椎动脉专用支架的上市,推动了VAOS血管内介入的治疗。VAOS支架置入手术操作难度不高,在基层医院有大量实践,因此更应有良好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目前椎动脉介入高级别循证证据有限,还不足以支撑指南的制定,因此《共识》的发布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必要性。通过汇聚99名专家的实践积累,历经1年时间,生成了本版专家共识,希望能够为今后开展VAOS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指导意见。如何更好地推广和落地共识,使其能够被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是后续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主席刘建民主任开场致辞



学术讲座


作为共识的执笔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邢鹏飞教授对《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从共识制定方法学、椎动脉概述、诊断、治疗、随访等多方面对推荐意见进行了展开讲解。

邢鹏飞教授进行《共识》解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善才教授分享了《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长期随访数据》,主要介绍了Maurora®上市后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显示,Maurora®在真实世界中表现良好,在多项研究中有效性和安全性保持一致,为《共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徐善才教授进行椎动脉研究数据讲解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方亦斌教授则就《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方亦斌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及应对策略,使得听众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获益匪浅。

方亦斌教授分享椎动脉介入操作技巧



未来展望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在椎动脉狭窄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共识》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期待能够为更多的VAOS患者带来福音,开启椎动脉狭窄治疗的新篇章。


共识专家组成员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参考文献:

[1]《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2]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1 Jul-Aug;20(4):369-76.

[3] Stroke. 2009 Mar;40(3):713-8.

[4] Vasa, 2020,49(3):205-213

[5] Front. Neurol. 13:854226.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