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病理上可分为致密颗粒型(DGGH)和稀疏颗粒型(SGGH)。SGGH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虽然表观遗传调控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至关重要,但N6-甲基腺苷(m6A)修饰在侵袭性行为中的作用尚未阐明。2024年9月20日,中山大学蒋小兵主任医师、左志向研究员和张嘉良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在Molecular Cancer(IF:27.7)在线发表题为“FTO-mediated DSP m6A demethylation promotes an aggressive subtype of growth hormone-secreting 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的研究论文。华山医院金垂体团队为该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重要支持。该研究揭示了FTO在侵袭性生长激素分泌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并提示FTO可能是难治性/持续性SGGH的新治疗靶点[1]。

01
科室简介
识别上方二维码
前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02
通讯作者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主诊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垂体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下丘脑垂体功能损伤和重塑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垂体瘤、颅咽管瘤和脊索瘤等鞍区肿瘤的内镜手术;以及胶质瘤、脑膜瘤和脑转移瘤等常见神经系统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垂体瘤诊疗中的应用,以及表观遗传调控与垂体瘤发病的关系。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 Oncogene, Research, J Clin Endocrinol Metab和Pituitary等国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