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4日发布 | 902阅读

【中国声音】机器人辅助立体脑电图在不同年龄儿童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陆蓉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赵瑞

上海市儿童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第一作者:陆蓉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赵瑞(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REF: Lu R, Wang M, Zhang Y, et al. Safety, Accuracy, and Efficacy of Robot-Assisted 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Neurosurgery.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 2024. doi:10.1227/neu.0000000000002853
PMID: 38299855

背 景


人群中近1%的人患有癫痫,三分之二的人在儿童时期发病。大约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具有耐药性。儿童癫痫发病率最高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年,这些儿童早期就可能出现发育停滞。顽固性癫痫患儿的早期手术干预有望促进大脑发育,并能显著减少癫痫发作活动。在3岁以前进行手术的儿童中常伴随更好的大脑发育结果。成功的手术切除取决于准确地识别癫痫病灶。MRI和视频脑电图(EEG)通常用于诊断,但它们不能提供足够的用于指导手术的癫痫发作和传导的时空特征,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能通过将深度电极植入大脑来准确定位致痫网络。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SEEG已经证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症状出血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考虑到在小年龄儿童颅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电极的颅骨固定的稳定性,术中和术后电极螺栓的安全性以及立体定向引导的准确性,在3岁以下儿童中很少使用SEEG。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机器人辅助SEEG在不同年龄儿童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方 法


纳入在2018年至2022年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接受SEEG治疗的患者。


1)MRI阴性但怀疑存在局灶性癫痫;深部局灶性或脑室周围病变(如脑室周围异位、下丘脑错构瘤);
2)颞叶癫痫伴颞外皮层或对侧颞叶受累;
3)多灶性病变,如结节性硬化症;
4)存在手术可能但解剖-电-临床数据与癫痫发作和/或其与功能区域的关系不够一致。


根据患者在进行机器人辅助SEEG手术时的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1组(3岁及以下,n=28),2组(3-6岁,n=27),3组(6岁以上,n=44)。分析临床数据、SEEG统计数据、并发症和癫痫发作结果。


使用机器人系统将植入电极的位置通过术后3D CT扫描精确验证,与术前3D T1加权MRI轨迹成像数据整合。入点被确定为电极进入皮层的中心,靶点被确定为电极头端中心的最终位置。机器人软件系统的距离测量功能用于测量预期和实际入点之间的距离【入点误差(EPE)】,以及预期和实际靶点之间的距离【靶点误差(TPE)】(图1)。在完成SEEG长期监测后,我们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需要切除的范围进行二期手术切除或明确需要消融的触点,使用SEEG引导的射频热凝(RFTC)进行消融手术。对于局灶性病变,设计立体阵列电极以立体方式实现消融。此外,设计电极进行三维适型热凝为优化SEEG引导的RFTC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扩大热损伤的体积(图2)。在RFTC过程完成后,移除颅内电极。我们评估了手术并发症的百分比和类型,出血、感染、电极拔出和电解质紊乱。进行了至少1年的随访。


图1:入点误差和靶点误差的测定图示。


图2:1.5岁女孩以面部紧张性和复杂运动模式为特征的癫痫发作的电极植入示意图。


结 果


本研究共纳入99例手术,其中78例为首次手术,9例为2次手术,1例为3次手术。3组患者年龄及颅骨厚度差异显著(表1)。


Table 1:纳入的99次SEEG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


SEEG人口统计和植入准确性


无框架机器人辅助SEEG系统在手术室全麻状态下完成植入手术。三组共植入电极675个。三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每个电极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表2)。在准确性方面,三组患者的平均EPE和TP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Table 2:SEEG统计数据及电极植入准确性


并发症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表3)。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6%(6/99),其中无症状出血4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电极拔出1例。

Table 3:SEEG相关并发症


癫痫发作的结果


在99例SEEG手术中,76例(76.77%)达到Engel I级,经SEEG治疗后显著改善。三组接受SEEG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结果无统计学差异(Engel分类,表4;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表5)。


Table 4:癫痫的Engel分类


Table 5:癫痫的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


讨 论


SEEG在3岁以上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肯定。然而,许多医疗中心仍然避免在非常年幼的儿童中使用SEEG,特别是小于3岁的儿童。他们的颅骨薄而脆弱,容易引起颅骨骨折、电极固定不牢固、电极错位导致的定位不准确和电极脱出。


我们的经验表明,对于3岁以下接受SEEG治疗的儿童:

. 首先避免在颅骨的薄弱部位安装导向螺钉。在规划轨迹时,建议使用正交轨迹,必要时路径适当的倾斜可在保持靶区覆盖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颅骨支撑。

. 其次,由于该年龄组颅骨较薄,骨缝尚未完全闭合,在安装头架时必须避免用力过大,以免骨折或颅骨变形。

. 最后,我们在颅骨钻孔时轻柔用力,缓慢推进,从而减少头部框架和钻孔部位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头部和框架的位移,以及刺穿较薄颅骨和硬脑膜的风险。


因此,虽然3岁以下儿童的平均颅骨厚度明显比年龄较大的儿童薄,但电极螺栓的骨固定在3组中都是坚实的。3组SEEG相关无症状出血及手术部位感染的百分比没有明显差异。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这些发现表明,3岁以下儿童的SEEG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与年龄较大的儿童相当。3组的平均EPE和TPE均小于2mm。这表明SEEG电极放置对所有年龄(从8个月到205个月)都是高度准确的。在这项研究中,大多数患者达到了Engel I级。因此我们的研究表明,SEEG可以安全、准确地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进行,且术后效果良好。


本研究因其回顾性和单中心设计而存在局限性。此外,每组病例数量有限,需要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发现。


结 论


对于儿童耐药癫痫患者,机器人辅助SEEG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有创脑电图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年龄小于且有良好的SEEG植入适应症的儿童。然而,需要进一步的广泛研究来评估年龄与SEEG的潜在益处和风险,特别是在3岁以下的耐药癫痫患者中。


第一作者简介


陆蓉蓉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医学硕士,住院医师

.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通讯作者简介


赵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SEEG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谭启富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与手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脑功能与转化委员会委员

.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15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等多项课题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