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于8月21日成功实施了“三镜联合手术”—听神经瘤切除术,并圆满实现了“保面保听”的目标。这一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正式迈入了“三镜时代”,即显微镜、神经内镜与3D外视镜技术的全面应用。

科室介绍
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多人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担任常委、委员,是一支高素质、高学历、老中青结合的最佳学术队伍。
神经外科是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一流的神经外科治疗中心,也是集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医学重点学科,下设颅脑肿瘤、脑血管病、脊柱脊髓、功能神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重症等神经外科亚专科,

专家反馈
在手术过程中,3D外视镜与神经内镜的联合应用,为手术操作带来具体便利:神经内镜深入到内听道所在的狭小空间,提供了更加精准清晰的视野,而3D外视镜则帮助医生更好地把握手术中的空间感,确保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D外视镜与传统手术显微镜比较,术者不必低头曲颈注视目镜,而是以直立面向显示屏的方式进行手术操作,并可以自由扭动头部选择舒适角度,从而在长时间的手术进程中尽可能降低术者疲劳程度,此优势在某些部位(如枕下或乙状窦后)手术时将会更明显。在一些需要术者以一种不舒适的姿势进行较长时间手术的术式中,3D外视镜系统以其灵活的摆位和小巧镜身,使术者能以更加舒适的姿势进行手术操作,对手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三镜”技术的应用为神经外科手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精准度。
. 显微镜使医生能够在极为细小的手术区域内进行精准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然而,随着神经外科手术难度的不断增加,仅靠显微镜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手术需求。
. 神经内镜的引入进一步拓宽了手术的视野。它能够深入神经系统的狭小通道中,为医生提供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区域的机会,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位病灶,并进行微创操作。这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还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 3D外视镜则通过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为手术团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立体视野。与传统的2D成像不同,3D外视镜能够让医生更清晰地感知深度和空间结构,使得复杂的手术操作更加流畅,特别适用于涉及复杂解剖结构的手术,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面神经和听力功能均得以保留。这一手术不仅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也为更多听神经瘤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此次“三镜联合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式迈入了“三镜时代”。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我院在复杂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能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简介
邓学云 副主任医师
. 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 德国比勒费尔德医院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出血内镜救治分会委员,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四川省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等。发表SCI10篇
. 擅长: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脑肿瘤等疾病。在川东北地区率先开展神经内镜手术和唤醒麻醉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
向开诚 主任医师
. 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外科20余年
. 先后于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宣武医院、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三博脑科医院等进修学习
. 2014-2016年参加中国援莫桑比克医疗队,获莫桑比克卫生部表彰。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修复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脊柱脊髓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青年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
. 擅长:颅颈交界区畸形、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颈动脉狭窄,脑卒中、脑干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三叉神经痛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刘泠 副主任医师
. 四川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一年
. 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作为负责人主持四川省卫生厅课题1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多项全国GCP研究项目以及省级课题项目,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参编专著多本
. 擅长: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