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发布 | 1156阅读
脑肿瘤-生殖细胞肿瘤
小儿-儿童肿瘤

【浙二神外周刊】第469期:儿童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一例(小儿神经外科系列四)

徐晓晓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冯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程海英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蒋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许晶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锦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建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浙二神外周刊”每周病例回顾,提出最优化的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指导意见。专业讨论意见仅代表浙二神经外科团队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同道斧正!每期讨论病例资料及整理均为“浙二神外周刊”原创,“浙二神经外科”授权官方合作新媒体《神外资讯》发布,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提示

“浙二神外周刊”不定期接收外院投稿,审核后发表。欢迎各专业同道联系我们,分享精彩病例、研究热点或前沿资讯。投稿请联系:shishi74@163.com


前言


小儿神经外科泛指18岁以下需外科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亚专科。主要疾病范围包括:儿童脑肿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胶质瘤等)、儿童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等)、发育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狭颅症、Chiari畸形、蛛网膜囊肿等)、颅脑外伤、脑瘫运动障碍、脑积水、难治性癫痫等。浙大二院小儿神经外科由徐锦芳主任负责,每年手术患者约500例。浙大二院有完善的儿科、儿童麻醉、儿童护理等团队,有神经外科各个亚专科做支撑,多学科协作治疗从婴幼儿到各个年龄段的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很多是鞍区、松果体区、脑干等复杂疑难脑肿瘤,以及复杂脊髓疾病、烟雾病、难治性癫痫等。从466期开始系列报道该专业组的相关病例,与同道共享,并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小儿神经外科诊治水平的共同提高。


病史简介


患者,男,13岁,因“头痛3天,呕吐1次”于2022年5月31日入住我院。


患儿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头痛,伴喷射性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头痛未缓解。无发热、恶心、胸闷等不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颅脑平扫MR:松果体区占位病灶,恶性肿瘤考虑并伴梗阻性脑积水。为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软,瞳孔等大等圆,眼球活动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清HCG 1291.2U/L,AFP 69.8ng/ml;脑脊液HCG 5878.1U/L,AFP 24.8ng/ml。2022年5月31日头颅增强磁共振:松果体区见低、高T1信号,混杂T2信号团块样结节影,与双侧丘脑分界不清,大小约25mm×32mm×22m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幕上脑室系统扩张,双侧大脑内静脉上移。诊断松果体区占位伴梗阻性脑积水,考虑生殖细胞肿瘤(图1)。


图1. 头颅MRI增强诊断松果体占位伴梗阻性脑积水,考虑生殖细胞肿瘤。


诊疗经过

入院后因梗阻性脑积水严重,于2022年6月7日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在我院儿科予以DDP+VPl6与IFO+VPl6方案交替化疗6个疗程。


化疗结束后复查:2022年9月26日血清HCG<2U/L,AFP 1.5ng/ml;脑脊液HCG<2mIU/mL,AFP 0ng/ml。2022年9月25日头颅增强磁共振:松果体区见结节状高低混杂T1、T2信号影,边界清,大小约22.3mm×16.2mm×15m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脑室引流后未见明显扩张,余所示各层脑实质形态和信号如常,脑池和脑沟形态及位置无殊。中线结构未见移位(图2)。


图2.  头颅MRI增强提示松果体区占位治疗后复查改变,病变较前有缩小。


经脑室-腹腔分流减压术及EP及IE方案交替化疗6个疗程后,患儿头痛及呕吐症状消失。血清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HCG、AFP)均降至正常,复查头颅增强磁共振提示颅内肿瘤较前有明显缩小。遂于2022年10月25日起在本院放疗科再予放疗,第一阶段全脑全脊髓 PTV D95/30.6Gy/17F;第二阶段PGTV D95/20Gy/10F调强放疗,共27次。


放疗结束后复查:2023年1月12日头颅增强磁共振:松果体区见高低混杂T1、T2信号影,边界较清,大小约12.9mm×17.2mm×11.6mm(左右×前后×上下),Flair呈等低信号,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征象,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脑室未见明显扩张,余所示各层脑实质形态和信号如常,脑池和脑沟形态及位置无殊。中线结构未见移位(图3)。


图3.  头颅MRI增强提示松果体区占位治疗后复查,病变较前有缩小。


经化疗及放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在长达半年的随访过程中,多次复查头颅增强磁共振均提示松果体区病灶一直残留。遂于2023年8月17日在本院小儿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取KRAUSE旁正中入路,手术从右侧小脑天幕下间隙探查,见多支引流静脉位于肿瘤表面,予小心保护静脉,分块切除肿瘤,肿瘤色微白,质地韧,血供一般,肿瘤予全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记每小时尿量,根据激素水平补充激素,根据尿量情况调整药物,调节电解质及内环境、根据体温及脑脊液情况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术中情况(图4)。


图4. 手术视频截图。


术后复查头颅增强磁共振提示:松果体病损切除术后表现,术区无明显异常强化(图5)。


图5.  头颅MR显示肿瘤切除术后表现。


术后随访:患儿术后每3个月随访复查,最近一次复查时间为2024年8月15日。患儿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发作等不适。胃纳睡眠佳,大小便正常。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腱反射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2024年8月14日血清HCG<2U/L,AFP 1.6ng/ml;脑脊液HCG<2mIU/mL,AFP 0ng/ml。2024年8月13日头颅增强磁共振:松果体病损切除术后,无明显异常强化,右额顶部局部伪影遮盖显示不清,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双侧额部颅板下小弧形脑脊液信号,脑膜广泛增厚;中线结构未见移位(图6)。血清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AFP、HCG治疗过程中变化曲线见(图7)。


图6. 头颅MRI增强提示松果体病损切除术后改变。


图7. 血清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AFP、HCG治疗过程中变化曲线图。


病理报告


术后病理:(松果体)纤维平滑肌组织中见钙化及陈旧性出血,局灶衬覆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的管腔,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符合畸胎瘤(图8)。


免疫组化结果:CK7 +,CK20 -,SMA +,Desmin +,CD34 血管+,Fli-1 血管+,ERG 血管+,CD30-,CK(AE1/AE3) +,PLAP 个别+,SALL4 -,Ki-67约1%。其中CK及Desmin(图9)。


图8. HE染色显示纤维平滑肌组织中见衬覆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的管腔。

图9. 免疫组化CK染色,100×,以及免疫组化Desmin染色,200×。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PGC), PGC错误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后作为异位胚胎细胞存活,并发生肿瘤。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GCTs分为生殖细胞瘤(germinomas)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后者包括胚胎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畸胎瘤伴恶性体细胞型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 MGCT),其中MGCT是指含有两种以上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1]。总体来说,中枢神经系统GCTs好发于松果体和鞍上区,且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在北美和欧洲,中枢神经系统GCTs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0.5%-3%,而在亚洲地区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8%-14%[2,3]


中枢神经系统GCTs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发病部位,比如松果体区GCTs,可通过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阻塞性脑积水,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帕里诺氏综合征(Parinaud syndrome),比如头痛、呕吐、乳头水肿、嗜睡、垂直凝视障碍等。例如本例患儿头颅影像学提示松果体区占位,临床表现为头痛伴呕吐。神经垂体GCTs可引起视野缺损及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尿崩症为其最常见的前驱症状。基底节区或丘脑的GCTs可出现瘫痪、感觉缺陷和精神损害[4]


目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GCT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异性症状、体征、 影像学、病理、血清/脑脊液(CSF)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中枢神经系统GCTs诊断和分期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T1序列呈等或低信号,T2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均匀增强,如果有囊肿则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血清/脑脊液肿瘤标志物(AFP、HCG)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GCTs重要手段之一,HCG轻中度升高见于生殖细胞瘤,而HCG高度升高则为绒毛膜癌的征象,AFP升高尤其见于卵黄囊瘤,而未成熟畸胎瘤可能表现为HCG和AFP升高[5]。在本病例中,患儿脑脊液肿瘤标志物HCG明显升高,结合术后病理提示畸胎瘤,诊断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病理诊断主要通过对肿瘤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学确诊,一般仅基于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或临床表现的诊断有局限性,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据肿瘤位置可选择开颅手术、经蝶手术、立体定向手术和内镜手术等活检方式。但手术探查活检可能使患者面临肿瘤播散、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和感染)等风险。另外,由于活检所取的标本通常很小,可能无法充分体现整个肿瘤的性质,导致误诊或漏诊可能,存在疾病诊治不足的潜在风险[4]


中枢神经系统GCTs治疗是联合化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的综合治疗。根据目前国内外中枢神经系统GCTs诊治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于生殖细胞瘤,由于其对放疗和化疗高度敏感,部分甚至全切和诊断性肿瘤活检并没有更多获益,故推荐化疗及放射治疗,既提高了单纯化疗的肿瘤治愈率,又减少放疗的剂量和体积从而减少放疗的长期后遗症[6,7]。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对放疗和化疗相对不敏感,例如伴有恶性成分的畸胎瘤通过化/放疗减瘤后,残余肿瘤常常为成熟畸胎瘤成分,显示出较高的复发率,强烈建议行手术切除[4,8]。本病例患儿松果体占位病灶是含有其他恶性成分的畸胎瘤,经过正规的化放疗减瘤后,残留部分为畸胎瘤,再经手术切除必将改善该患儿的生存状况。对于部分NGGCT患儿经化疗后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可在化疗结束后即对残余肿瘤进行手术干预,而后再行放射治疗[8]。当位于松果体区及鞍区的肿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或鞍区病变导致急性视力恶化时,需要立即行神经外科干预,包括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或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或脑室外引流(EVD)[5]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查看
1.Louis D N, Perry A, Wesseling P, et al. The 202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ummary[J].Neuro Oncol,2021.
2.Liu SY, Ren LN, Gao X, et a1.Pathogenes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rn germ cell tumors[J].Front Oncol, 2022, 12:991484.
3.Demir M K, Yapıcıer O, Karakaya O F, et al.A primary third ventricle mixed germ cell tumor with leptomeningeal dissemination of immature teratoma component[J].Childs Nerv Syst,2020, 36 (3): 629-633.
4.Hideo N, Hirokazu T,  Takaaki Y, et al. The Japan Society for Neuro-Oncology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 Neuro Oncol. 2022 Apr 1;24(4):503-515.
5.Didier F, Girish D, Matthew J M, et al. EANO, SNO and Euracan consensus review o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euro Oncol. 2022 Apr 1;24(4):516-527.
6.Murray MJ, Bartels U, Nishikawa R, et al.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germ-cell tumours. Lancet Oncol. 2015;16(9):e470–e47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 19(12):1060-1063.
8.Calaminus G, Frappaz D, Kortmann RD,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 lessons from the SIOP-CNS-GCT-96 trial. Neuro Oncol. 2017;19(12):1661–1672.

(本文由浙二神外周刊原创,儿科徐晓晓主治医师整理,儿科冯建华主任医师、儿科程海英副主任医师、放射科蒋飚主任医师、病理科许晶虹副主任医师、放疗科张婷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徐锦芳主任医师审校,张建民主任终审)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浙大二院神外官方账号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