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6日发布 | 999阅读

【进修笔记day118】磁共振脊髓常见的伪影有哪些?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知识点

磁共振成像因其复杂的原理和过程,在脊柱成像中易产生多种伪影。若不熟悉,易导致误诊误治。


脑脊液流动伪影常易误诊为病变,需与椎管内占位相鉴别。如脊髓背侧脑脊液中可见多个不连续的低信号区,在不同序列成像中表现不同,有时可通过梯度回波 T2 加权像消除此伪影。


截断伪影常见于 MR 信号强度突然变化的组织界面,如脂肪-肌肉和脊髓-脑脊液界面,可能导致脊髓内出现虚假高信号,易被误解为脊髓空洞或损伤。通过校正编码方向等方法可改善。


运动伪影由心脏和患者运动引起,像颈部吞咽动作引起的伪影可能被误认为脊髓病变,添加颈前饱和带可抑制。


血管搏动也可能产生伪影。


化学位移伪影由于人体中水和脂肪内氢质子进动频率差异所致,常出现在水/脂界面,可能被误认为硬脊膜结构。


此外,还有其他容易识别的伪影。骨科金属植入物在高场强时会引起更广泛伪影,表现为低信号强度和脊髓变形。外周信号伪影因线圈单元与扫描范围不匹配产生,有多种表现形式。拼接伪影在脊柱扫描拼接中,因金属异物、参数不一致等因素,导致上下两段对比度不一致。同时,阅片时还需注意不要忽略正常解剖结构,如椎基静脉孔和神经血管脂肪簇等。



1. 脑脊液流动伪影

图片


蓝色箭头所指的是由脊髓腔内脑脊液流动所形成的流动伪影,白色箭头所指的则是截断伪影。蓝色和白色箭头所呈现的征象均属于伪影,椎管和脊髓实际上是正常的,而星号区域为 L1 椎体血管瘤。



图片
图:脊髓背侧低信号区为脑脊液流动造成的流动伪影


图片
在胸椎矢状面的 FSE T2 加权像(图 a,箭头)中显示出疑似硬膜内病变的脑脊液流动伪影,在轴向脂肪抑制的 FSE T2 加权像(图 b)上同样观察到了此类伪影,但是在梯度回波 T2 加权像(图 c)上,这种伪影却消除了。

图片
脑脊液流动伪影。

图片
在脊髓扫描时,随着脊髓腔的增大(胸椎常见,红箭头),常出现脑脊液流动伪影。图片来源:磁共振之家

2. 截断伪影(truncation artifact)

图片
截断伪影被视为脊髓内高信号的线性区域(箭头),类似于脊髓空洞。在两个不同患者颈椎矢状面上脂肪抑制T2加权像(a)和梯度回波T2加权像(b)

图片
图a脊髓内看到的截断伪影(箭头),图b为校正后的图像。

图片
使用错误的编码方向会导致颈脊髓出现假性空洞(图A箭头)。使用前后编码方向,伪影消失(图B箭头)。
3. 运动伪影

图片
心脏和患者运动引起的运动伪影(箭头)。

图片
颈部吞咽动作引起的运动伪影会被误认为脊髓病变(a,红箭头所示髓内高信号区),在颈前添加饱和带可有效抑制此伪影(b)。

图片
图b红箭头处为血管搏动伪影。

4. 化学位移伪影

图片
化学位移伪影常被误认为硬脊膜结构(红箭头)

图片
在右左(a)和前后(b)方向,脑脊液-脂肪分离区域(箭头)被视为暗带,脑脊液-脂肪重叠区域被视为亮带。图c为校正后的图像,伪影消失

5. 其他容易识别的伪影

图片
骨科金属植入物在3T时比在1.5T时引起更广泛的伪影。在脊髓背侧中表现为低信号强度(箭头),伴有脊髓变形。

图片
外周信号伪影,常见于脊柱、四肢关节扫描中。所选择的线圈单元与扫描范围不匹配导致的伪影。可表现为条带状、在图像中心区域出现一个外来的“亮点”信号或图像的变形等。

图片
由于某些因素(金属异物、参数不一致等)的干扰,上下两段的对比度不一致。

图片
腰椎 MRI 可见明显椎基静脉孔,呈三角形(圆圈)

图片
白箭头所指为椎基神经和血管在椎体中心形成的神经血管脂肪簇,黑箭头所指为椎基静脉孔(左图)。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