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 Krisht教授是位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学教授,服务于美国小石城CHI St.Vincent North医院。作为阿肯色神经外科研究院(ANI)的院长和首席神经外科医生,他在脑血管病、垂体瘤和颅底肿瘤领域发表了系列经典论著。
Ali Krisht教授在海绵窦、脑动脉瘤和胶质瘤手术治疗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为他赢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2019年的Herbert Olivecrona奖(被誉为神经外科的诺贝尔奖)。Castle Connolly和“当代神经外科”均将他评为美国顶尖1%的神经外科专家。毫无疑问,他是先进显微神经外科领域的杰出领袖之一。
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获得了对Ali Krisht教授经典著作进行中文翻译和传播的独家授权,将陆续通过连载发布,方便大家分享学习。
特别感谢ANI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室联合主任蔡理医生对Krisht教授经典著作的整理,同时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宋剑平主任医师在内容整理及组织编译、审校工作上的辛勤付出。
以下是第十七期内容:《经海绵窦入路治疗基底动脉瘤》。感谢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甄英伟副主任医师,以及蔡理和宋剑平主任医师的编译校对。
手术技巧
开颅
经海绵窦入路需要进行额颞开颅,类似于改良翼点入路并向颞部延伸。为到达颞前区,需要磨除颧骨切迹,并允许更多的颞肌向下方牵拉。骨瓣去除后,硬膜悬吊,硬膜外止血。显微镜下用高速磨钻将蝶翼磨平至眶顶部。眶顶后1/3和眶侧壁可以用高速金刚磨钻或咬骨钳去除。这种骨质磨除一般向内侧延伸至前床突水平。
磨除前床突
为了简化前床突磨除并更好地暴露,此阶段进行颞前硬膜分离。颞前硬膜的分离一般始于眶-脑膜动脉,将其电凝并剪断(图16.12)。然后沿着颞侧,将颞叶的硬膜从海绵窦的外侧壁分离。此解剖从上眶裂水平开始,并沿着三叉神经的各个分支上面向外侧和向后延伸。向后分离至半月神经节和Meckel氏囊水平。为使分离更容易,在棘孔水平电凝切除脑膜中动脉。在三叉神经V1和V2分支之间的海绵窦内注射1毫升纤维蛋白胶,进行海绵窦内止血。此阶段的硬膜外分离后,磨除前床突。
从外科的角度来看,前床突有三个主要附着点。首先,它与眶顶和蝶骨翼的延续已经磨除。其余两个附着点是视神经管顶和视神经管底部,后者延伸为视柱。这两个附着点都要用高速金刚钻来磨除,反复停顿并用大量盐水冲洗,以防止产生过多的热量损伤视神经。一旦这些附着点被磨除,前床突的尖端变得松动,并且很容易从其硬膜粘连中剥离出来。在颈动脉床突段周围分离时要轻柔、小心。医生还须注意,在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水平前床突通过蝶窦与视柱的连接。有时,床突本身是气化的,只需移除床突尖端就可以进入蝶窦。认识到这种解剖变异的重要性是要注意在关颅时脂肪填塞这个蝶窦开口。我们通常在缝合硬膜前,将一小块颞肌覆盖蝶窦开口。
图16.13 切除前床突后硬膜外颞前显露的范围。该照片强调视神经(II)、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IV)、三叉神经V1、V2支的走行以及前床突切除后颈内动脉床突段的位置和走行。
剪开硬膜
图16.14 硬膜切口。
图16.15 术中照片显示从动眼神经三角起始部对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锐性分离,可见动眼神经硬膜内部分(III)。ICA,颈内动脉;II,视神经。
硬膜内解剖和显露动脉瘤
切断后交通动脉
充分显露动脉瘤的后方,并清晰地观察从PCA的P1段发出的穿支,可以通过切断后交通动脉来实现。通常在后交通动脉的无穿支血管区进行电凝后切断,这个区域常位于后交通动脉与PCA交界处(见图16.16b)。这一步对于凸向后方的动脉瘤非常有价值。同时对于后交通动脉短小、作为张力带牵拉PCA和颈内动脉靠近时而张力较高的患者,这一操作也有助于扩大操作的空间和深度。
电凝并切断后交通动脉后,将颈内动脉向前分离和移动来扩大术野(图16.17)。我们在超过35例患者中使用这一方法,均没有出现显著的后遗症。但这种方法只有在必要时、且只有当P1段的直径大于后交通动脉的直径时采取。
夹闭动脉瘤
图16.18 施夹过程完全显示动脉瘤夹和载瘤动脉,大多数基底动脉瘤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无阻挡的视野。An,动脉瘤;BA,基底动脉;ICA,颈内动脉;III,动眼神经;M1,大脑中动脉。
结论
经海绵窦入路需要脑血管神经外科医生全力以赴地了解颅底区域的解剖学细节,并熟悉入路中涉及的各个步骤。掌握这种入路需要经常观摩其他医生进行的此类手术。这个入路的优势不仅在于处理基底动脉瘤,还能处理涉及颅后窝区前上三分之一以及视交叉后和脚间窝区域的不同病变。由于没有足够多能处理此类复杂动脉瘤并取得良好预后的脑血管外科医生,而想当然的认为该类疾病应该选择血管内治疗,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继续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鼓励更多对脑血管领域感兴趣的年青神经外科医生勤苦的训练解剖与手术,投入时间来提高手术技能,以获得更持久的疗效。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病患,因而也是值得的。
主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