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9日发布 | 781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OCIN CASES】教学病例-46:双侧脑室外引流+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血泡样动脉瘤一例

万杰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丁圣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主  编: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执行主编:赵开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题目:

双侧脑室外引流+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破裂血泡样动脉瘤一例

题目:

Bilateral Ventricular Drainage Combined with Willi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 (BBA): A Case Report


摘要:

32岁男性患者,头痛3小时急诊入院,CTA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进入复合手术室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意识转差,复查CT显示出血增多破入脑室导致脑积水。急性先行双侧脑室置管,继而行覆膜支架植入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预后良好。

摘要:
A 32-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 three-hour history of headach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reveale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a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 at the C7 segment. During the emergency procedure in the hybrid operating room, the patient exhibited fluctuating blood pressure and deteriorating consciousness. A follow-up CT scan indicated increased bleeding into the ventricles leading to hydrocephalus. Acute bilateral ventricular drainage was performed, followed by the implantation of a Willis stent for the BBA. The patient had a favorable prognosis.


关键词:血泡样动脉瘤 覆膜支架 脑室外引流



前言

血泡样动脉瘤(BBA)常见于颈内动脉C6-C7段,起病时患者临床症状重,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再破裂率、复发率、致死致残率高。


血管内治疗是BBA的常用方法,一般采用多支架套叠辅助动脉瘤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及覆膜支架植入载瘤动脉腔内隔绝术。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32岁

主诉:突发剧烈头痛3小时余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伴颈部牵拉感,有恶心感,呕吐三次,为胃内容物。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平素药物控制可

查体:Hunt-Hess III级,颈抗(+)

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高血压病


术前影像学检查

急诊头颅CT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鞍上池积血较厚

头颅CTA可见右侧C7形态不规则动脉瘤、两枚瘤体自管壁两侧发出;原始薄层图像可见动脉瘤旁脑内血肿

进入复合手术室后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意识转差,瞳孔未散大,DynaCT显示出血增多破入脑室,右侧侧脑室铸型

DSA显示右侧C7段形态不规则动脉瘤,考虑血泡样动脉瘤,未见脉络膜前动脉显影,未见活动性出血


治疗方案

1、考虑动脉瘤再次出血、破入脑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有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的适应症。


2、DSA评估患者术中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或者覆膜支架可能性大,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全身肝素化。


3、治疗顺序上,考虑在复合手术室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再行介入治疗,降低抗血小板药物及肝素使用后颅内出血的风险


4、缓解颅高压的前提下,暂不开放外引流,避免颅压波动诱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器械材料和设备

1、6F 长鞘+Navien 5F 115cm中间导管


2、Echelon 10微导管+Synchro14微导丝+Transend Folppy 300cm微导丝


3、微创 Willis覆膜支架 3.5-10mm


4、Medtronic脑室外引流管


功能位下,中间导管到位高,3米Floppy导丝交换到达M2平直段血管,引领3.5-10mm覆膜支架到位;

两端Mark显示支架完全覆盖瘤颈

根据患者体重,静脉负荷量推注+微泵维持替罗非班

造影确认球囊、支架充分贴壁,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均未见内漏

DynaCT显示颅内出血没有增加,外引流管脑室端位置良好

术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引流血肿;腰穿引流脑脊液,桥接口服双抗,

一周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三周后出院,mRS1分

出院前复查DSA,动脉瘤隔绝满意,继续随访中

MRI-DWI:未见颅内新发缺血灶;脑室扩大,无脑积水三联征表现



讨论



1、血泡样动脉瘤的治疗仍是有挑战性的。Willis覆膜支架植入行腔内隔绝术是可行的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2、支架直径可选择偏大,球囊充盈可不到命名压,确保支架贴壁;
3、血泡样动脉瘤需早期复查并增加复查频率,评估是否有复发,及时处理;
4、该患者术前再次出血,先行外引流,缓解颅压同时、避免了介入治疗使用抗凝抗板药物后再手术带来的术区出血风险。
5、术中确保支架充分贴壁、静脉使用替罗非斑,术后桥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防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点评专家:万杰清教授

1、血泡样动脉瘤再次破裂风险大,需要积极治疗;

2、该患者起病重,术前脉络膜前动脉未见显影,Willis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安全、有效;
3、中间导管高到位提供良好支撑性,支架两端Mark起到定位作用;



点评专家简介



万杰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术者简介



丁圣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组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秘书长

第一、第二、第三届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评委

负责国家卫健委课题一项,市级申康课题一项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9篇

擅长脑、脊髓血管疾病的血管内诊断及治疗








OCIN专区

OCIN.png

点击上方图片

进入脑医汇,回顾OCIN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OCIN专区

216内容1148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