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大多数情况下首选手术,全切可获长期生存或治愈。
伽马刀等放疗手段仅在无法手术或风险过高情况下权衡利弊后选择。
放疗可诱发肿瘤恶变,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导致癫痫,导致肿瘤与周围血管、重要脑组织粘连,手术困难及风险增加等。
最近收治的一位天津患者就是无症状大脑镰深部脑膜瘤,伽马刀放疗后肿瘤快速生长,包绕动脉,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并与之粘连,手术很困难,找来我院手术,术后病理为“非典型脑膜瘤,部分为间变性脑膜瘤”
患者2018年11月9日在天津当地医院行左额部脑膜瘤切除术,术后病理2级。
术前报告【片子已丢失】⏬
因左额脑膜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非典型脑膜瘤”
2018年底到2019年初行普通放疗治疗⏬
2022年3月复查发现大脑镰深部脑膜瘤(片子已遗失),外院专家考虑风险高,建议行伽马刀放疗⏬
2022-6-24复查见大脑镰深部脑膜瘤(扁平,直径1.8cm)【据复诊专家描述肿瘤与伽马刀治疗前大小相仿】⏬
2023-8-7复查肿瘤较前明显增大,瘤周出现水肿⏬
2023年11月出现行走不稳已一月余,复查磁共振肿瘤继续增大⏬
多家医院咨询,寻求手术治疗,曾外院住院后被告知风险高,建议随访观察⏬
患者儿子通过网络联系到我,沟通了解风险,并与我既往手术的山东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家属交流,最后决定来我院手术。
术前检查肿瘤最大直径4.7cm,瘤周水肿明显,肿瘤与脑组织界限不清,包绕血管(术中证实),术中切除与分离肿瘤艰难,步步小心!如果没有放疗过,估计切除会轻松很多!
全切手术前后磁共振对比⏬
术后病理⏬
术后10天顺利出院⏬
[账面报销前总花费5.39万,自付2.7万]
患者儿子叙述既往经过⏬
特 别 提 示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发现脑膜瘤之后是采取观察、手术或放疗,要根据肿瘤大小、手术风险(生长部位是重要决定因素)、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无症状的,体积不大的,手术风险偏高的可以暂时观察,6-12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生长速度,根据生长速度决定是否干预。
生长慢的可以酌情延长复查间隔。生长快的要考虑手术!
迫不得已才考虑伽马刀等放疗手段。
对于2级的脑膜瘤,如果能全切,个人不建议术后放疗,密切随访即可。例如下面链接中这位老师:矢状窦脑膜瘤在外院术后残留(第一次病理1级),残余肿瘤行伽马刀放疗后5月继续增大,来我这里全切后(第二次术后病理为2级非典型脑膜瘤)至今1年余无复发。
手术团队
夏成雨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博连读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亚专科主任,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副院长,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合肥市,天鹅湖路1号),2号楼,3层,门诊2号诊间。
杨涛
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临床主攻方向:
1.颅脑肿瘤(包括大脑凸面脑膜瘤,垂体瘤,胆脂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颅底神经鞘瘤,鞍结节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枕骨大孔区等颅底脑膜瘤);
2.椎管内肿瘤(包括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3.烟雾病的颅内外搭桥术(直接+间接搭桥术);
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形式在《Neurosurgery》、《Acta Neurochir》、《World Neurosurgery》、《Childs Nervous System》、《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12篇。
门诊时间与地点:
周五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合肥市,天鹅湖路1号),2号楼,3层,门诊2号诊间。
张楠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硕士及博士均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临床主攻方向: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尤其是复杂颅底及脑深部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各部位脑膜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松果体区肿瘤等);
烟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
颈动脉内膜剥脱。
学术任职: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医师分会秘书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脑功能学组委员
科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健康研究院医学先导项目、科大新医学等多项科研项目。在Human Brain Mapping, Brain Communication, Neurosurgical Focus等SCI杂志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曾获亚洲神经肿瘤学会(ASNO)青年科学家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