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发布 | 1274阅读

SNF-ALICE现场专访丨李强教授:疾病结构再认识,传递患者新福音

李强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录播界面

(原声+同传 双通道)


2024年6月14日-16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海上-ALICE神经介入医师论坛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年会(SNF-ALICE)”在中国·上海举办。


脑医汇-神介资讯于大会期间邀请到多位国内外神经介入专家接受采访,采访报道将陆续发布于脑医汇-神介资讯平台。本期为大家带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李强教授专访报道,欢迎各位同道阅读,分享!



Q1. 脑医汇-神介资讯:欢迎李强教授,您在这次的ALICE和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年会中,作为重要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建设者,与华山医院和上海第四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一起亲自操刀开展手术,还参与了许多讨论和主持环节。您觉得海上-ALICE这样的中外交流对于促进中国神经介入学科的发展会有怎样的作用?

李强教授:十多年前,我们将ALICE引入中国,它带来了很多理念上、技术上的深刻改变。我仍然记得第一次转播ALICE会议的盛况,那是夜里1点多钟,大家仍非常兴奋地观摩当时的手术,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些年来,我们坚持转播每一次ALICE会议的手术,组织众多神经介入专家参与讨论并与ALICE团队进行大量交流,这些经历都非常宝贵。这次我们真正把ALICE带到了中国,在上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Chapot教授和他的核心团队,包括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的年轻神经介入专家,一起参与手术直播和讨论,包括并发症的讨论,这给我们带来了难忘的体验。


对于神经介入的发展变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术和交流形式。在学术方面,从这两天的手术直播、病例讨论和讲课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对复杂的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的认识,以及如何利用现有影像设备,更好地阐述这些结构。我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交换经验,这有助于国内神经介入和神经外科医生更好地认识复杂疾病的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即使是相对常见的动脉瘤,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很有帮助。


在交流形式上,我们也有很大改变。从2001年第一届东方会开始,OCIN团队就采用了手术直播的形式,引领了国内学术会议的新潮流。过去,我们的手术直播更多是计划性的,集中时间展示重要内容。然而,这次与ALICE团队合作的手术直播,通过术前造影和对病人情况的分析,完整呈现了手术计划、处理特殊情况和规划手术策略的过程。这种“松弛感”的直播形式,更好地反映了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状态,为未来的学术会议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向。




Q2. 脑医汇-神介资讯:作为术者,本次大会的手术演示、病例讨论、专题讲座以及专家互动等多个环节中,有哪些内容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您的感受和见解?

李强教授:我想分享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团队对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然而,如何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结构一直是个挑战。这次,Chapot教授详细演示了如何采用新型影像技术进行超选择性造影,并与原有血管结构融合,从而更精细地观察血管畸形的内部结构。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看到了畸形团内部的结构,还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引流静脉的分支和交汇点,明确哪些部位需要保护,哪些部位是治疗的关键。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详细和深入的见解,提升了我们对复杂血管畸形的认识。


其次,在操作技巧和器械应用上,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特别是在球囊的应用上,双球囊瘤颈塑形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见解。如何更好地栓塞动脉瘤,如何有效地应用球囊,这些新的方法和理念给了中国的神经介入医生很大的启示。


另外,我们也向国际同行展示了许多国内创新的器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我们使用的大腔抽吸导管,具有高柔软性且能放置在皮层静脉中,Chapot教授对此印象深刻。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像Fastunnel®这类能够直接释放支架的球囊导管,以及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机械球囊搭载)的和头端封闭的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这些创新产品展示了中国在神经介入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


最后,在理念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交流。例如,对于颅内狭窄的治疗,我们以前主要依据狭窄程度和病人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手术。现在,我们引入了FFR(血流储备分数)参数作为判断标准,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这种基于更精确参数的决策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和客观的手术指标,预计会对全球神经介入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大会中的手术环节、病例讨论和专家互动都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复杂血管畸形的结构分析、新型器械的应用以及理念上的创新,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Q3.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刚才提到了术前策略的选择和血流分析,这些对于我们后续的介入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Chapot教授,他运用6D DSA技术进行AVM血管内治疗,包括静脉入路栓塞等。您如何评价Chapot教授采用的这些技术策略?它们是否与我们中心的策略原则相符?您认为这些创新策略在未来有推广的潜力吗?


李强教授:首先,对于是否会推广新的理念和见解,我相信这些能够更准确反映疾病的方法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推广。理念方面,我们与国际同行是一致的。对于疾病的治疗,我们首先要更好地了解其结构,然后进行确切、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尽可能避免并发症。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


然而,我们确实存在一些差距,特别是在对复杂疾病结构的认识上。当我们不能完全了解这些结构时,需要利用新的影像设备和技术来更好地理解它们。这方面我们与Chapot团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体现在设备的不同,也体现在我们如何用创新的方法去认识这些结构。另外,我们在与工程师团队的合作上也有待加强。当临床医生有想法时,如何将这些想法有效传递给工程师团队并进行良好的合作,仍是一个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通过与工程师团队的紧密合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些新的方法和材料不仅在国内受欢迎,也给国际同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我相信,随着医工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会有更多创新的理念和产品出现。这些成果将不仅改善复杂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会对一些简单疾病的治疗带来积极影响。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交流与合作,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多突破。




Q4. 脑医汇-神介资讯:您认为未来神经介入的发展趋势将如何?许多专家期待这一领域能够拓展其治疗范围,包括降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疗效方面的进展。您认为哪些技术或理念可能在这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李强教授:这些年神经介入领域的发展显而易见,它的治疗疾病谱正在明显扩展。这次ALICE大会主要聚焦于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复杂的脑血管病。但实际上,神经介入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在东方会中,我们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在东方会上,大家可以看到神经介入技术已经进入了其他领域。例如,我们处理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MMA的栓塞,其中MAGIC-MT研究的成果已经公布,结果即将发表。这些都展示了神经介入的进步。


此外,神经介入技术还被应用于治疗脑积水,通过微创的方法植入脑机接口电极,以更方便、更精准地采集脑电信号,促进病人的康复。未来,神经介入可能会在更多新应用领域展现其潜力,比如即将开展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研究。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更微创的方法,减少损伤,处理各种复杂的疾病。神经介入技术的扩展不仅仅是增加了疾病的治疗谱,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这是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我还想进一步强调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些内容。首先,我相信对于复杂疾病结构的再认识会带来疗效的显著提升。原本被认为是复杂的疾病,通过深入了解其结构后,可能就变得相对简单了。例如,复杂的动静脉畸形,通过更精确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小结构,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这种精细的结构分析还可以大大提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对于颅内狭窄等疾病,随着新材料的改进和新适应症的确定,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选择需要手术的病人。改进后的材料不仅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这些进步对患者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总之,通过对复杂疾病结构的深入研究和新材料的应用,我们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这些进展不仅简化了复杂疾病的治疗过程,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李强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出血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和上海市卒中学会理事等

师从刘建民教授,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和脊髓血管畸形、烟雾病、脑供血动脉狭窄和急性脑梗死等血管病的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主持各类项目1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WFITN论文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SNF-ALICE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录播界面

(原声+同传 双通道)






往期回顾



SNF-ALICE现场专访丨李秋平教授:理念与器械齐创新,创造突破共前行

SNF-ALICE现场专访丨黄清海教授:面对面、手把手,中外神介深入交流促发展

SNF-ALICE现场专访丨杨鹏飞教授:促进会议高质量讨论,打造未来神经介入基地

SNF-ALICE现场专访丨许奕教授:探索永无止境,神经介入国际交流与发展的前沿对话

SNF-ALICE现场专访丨René Chapot教授:经静脉入路栓塞AVM,患者选择是关键

SNF-ALICE现场专访丨刘建民教授:平衡学科发展与医生成长,深度实践神经介入国际化

缘聚今朝,邀约未来:SNF-ALICE圆满收官!

汇聚九州之智慧,同频世界之灼见:SNF-ALICE隆重开幕

SNF-ALICE首日精华速递!高难度实时手术演示轮番上演,专题演讲+模拟实训接轨全球经验

【会议邀请】René Chapot教授邀您加入SNF-ALICE 2024!

大幕将启!SNF-ALICE重磅登场,中外互融,强强联手,展示全球神经介入发展最前沿!

【会议通知】2024海上-ALICE神经介入医师论坛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年会

【会议通知】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创始会长刘建民教授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祝贺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成功召开!

专访吴中学教授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凌锋教授 |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李秋平教授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杨鹏飞教授 |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王东海教授 |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吴伟教授 |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彭亚教授 丨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李真保教授 丨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许璟教授 |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孙军教授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毛国华教授 丨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周小兵教授丨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陈文伙教授 丨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专访方朴教授 丨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ALICE 精彩一览

ALICE-OCIN 2023中外研讨会暨OCIN LIVE第二期精彩录播

Post ALICE China 2022 精彩录播

ALICE 2019 精彩录播

Chapot Time Online 2020 精彩录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