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顾名思义就是累及脑内小血管、微血管的慢性病,多见于吸烟、过度饮酒以及“三高”等人群,常常在头颅核磁共振(MR)检查报告上被描述为“腔隙性梗死”、“皮质下梗死”、“白质高信号”、“微出血”或“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大脑中的小血管就相当于最末端的树杈,当疾病早期这些小血管发生阻塞或破裂时,引起的症状较轻微,可能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就可能出现以思考和解决问题速度下降为典型的认知障碍症状:
意识模糊
难以集中注意力
理清思维或行动的能力减弱
分析情况以及制定和与他人沟通有效计划的能力下降
思维缓慢
缺乏组织性
难以就后续行动作出决策
出现记忆问题
焦躁不安
步态不稳
突然或频繁尿急或排尿不受控制
抑郁或情感淡漠
以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发展至血管性痴呆。
项目介绍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陈亮教授、神经内科程忻教授和康复医学科朱玉连教授共同发起了一项临床试验“迷走神经刺激改善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探索性研究”,拟针对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障碍,开展以迷走神经刺激为核心的联合康复方案:拟在为期6个月的认知训练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颈部小切口的微创手术植入迷走神经刺激设备,通过刺激颈部的这一神经间接调控大脑,以期改善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
迷走神经刺激(VNS)作为一项先进、成熟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国外已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难治性抑郁、心力衰竭及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已开展多年VNS治疗,本试验采用的PINS G111/112型号VNS设备已获批上市(价值11万元,本试验免费提供)并被安全地应用于难治性癫痫、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已获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方案编号KY2024-594),现公开招募受试者,计划在全国招募20例脑小血管病导致认知障碍的患者。
招募信息
年龄在50至75岁之间;
5年内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且存在较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痴呆症状。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医生掌握。
获益
免费获得价值11万元的PINS G111/112型号VNS设备(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7个月的基础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6个月的认知训练指导,亦有其他补贴可详询研究团队;
试验组受试者有望改善认知障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受试者也将接受规范的认知训练和药物治疗,改善认知障碍和控制疾病进展;
先进检查可揭示脑部功能变化,为治疗提供建议或为研究提供信息。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本研究的信息或符合上述条件并有意参与本研究,可微信或电话咨询问诊;
联系人:岳医生
微信号:16628702867(电话同号)
为帮助更多患者进行线上初筛预筛,提高入组效率,请点击下方报名入口提交病历资料报名。如想咨询了解临床试验更多详情,欢迎添加脑医咨询冯老师:13062815932(微信同号)。
迷走神经刺激前期研究报道:
央视新闻:从科幻到现实,这类脑卒中手术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点击/扫描二维码查看报道原文
新民晚报:从科幻到现实,华山医院开展国内首例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手术
点击/扫描二维码查看报道原文
华山医院:从科幻到现实,华山医院开展国内首例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手术(点击标题前往查看报道原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