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发布 | 517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应用通桥麒麟™密网支架治疗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一例 原创 毛国华 陈敏 神介资讯

毛国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陈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尸体解剖检出率约为1%~5%;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0d内的病死率高达45%,存活者中约30%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亦可引起颅内占位效应,压迫脑组织及脑神经,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颅内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开颅夹闭术,而血管内治疗因其微创的特性,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的中、长期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致残死率、癫痫发病率等方面优于手术夹闭术,血管内治疗成为越来越多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动脉瘤研究的深入,病变血管的重建和局部血流重构在动脉瘤转归中的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动脉瘤治疗的理念亦从单纯的“瘤内填塞”向“血管重建”、“血流重构”转变,扩大了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亦改善了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预后。



 /  /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3岁。


主诉:主因发作性头痛半年入院。


现病史:


半年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发作右侧头痛,头痛呈爆炸样,休息后症状稍缓解,每次发作持续1-2天,发作无明显规律;


2022.03.02于当地医院体检时行颅脑MRI+MRA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见局限性突出,考虑为动脉瘤;


现为求进一步诊治, 遂就诊于我科门诊,门诊拟“颅内动脉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自入院以来,精神状态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患者既往身体一般;有高血压病史8年;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肾病史;否认肝炎病史;否认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


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自动睁眼,回答正确,按吩咐动作,GCS计15分(E4V5M6)。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中位,活动。四肢活动正常,感觉对称。四肢肌力对称V级,肌张力双侧正常。颈软,Kernig's征阴性,Brudzinski征阴性。






影像信息





DSA造影:

右侧颈内外动脉:右侧颈外动脉未见异常;右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大脑中动脉血管,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未见异常。

左侧颈内外动脉:左侧颈外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见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瘤颈10.0mm,瘤体最长径11.0mm,余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左侧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未见异常,基底动脉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



治疗策略





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术。



术中器械





6F 70cm长鞘

6F DA 导引导管

0.027" 支架微导管  

0.014" 微导丝

桥麒麟™密网支架 TQL-50-30



手术过程





患者在全麻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通桥麒麟™密网支架置入术,取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技术, 右侧股动脉穿刺置6F鞘,更换6F 70cm长鞘,全身肝素化,6F DA 导引导管在泥鳅导丝导引下放入左侧颈内动脉C3水平,6F 70cm长鞘放入左侧颈总动脉分叉水平。


0.027" 支架微导管尖端塑形后在微导丝导引下到位左侧M1段,输送通桥麒麟™密网支架到位,缓慢释放。最后造影,见支架完全释放,位置良好,拔管结束手术。



术后情况





➢ 术后即刻造影:


➢ 复查造影(术后12个月随访):



术者体会






准确测量载瘤动脉远、近端直径是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成功的关键。支架直径选择过小会导致支架贴壁不良、短缩、移位甚至不能完全覆盖瘤颈;支架直径选择过大可能导致支架远端打开困难,支架拉伸网孔变大,并且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风险。


通桥麒麟™密网支架良好的显影性、贴壁性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术者简介






毛国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

江西省神经外科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学组组长、江西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技术顾问、客座教授;神经介入资讯编委;《JNIS》中文版编委。



陈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江西省卒中学会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江西省卒中学会第一届青年理事会理事、江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神经介入组委员兼秘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总计以第一主持人身份主持课题9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8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家级优秀论文奖项2项;获得南昌大学“215人才工程”赣江青年学者荣誉;参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例精解》。

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系统疾病诊治,包括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诊治;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闭塞)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