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发布 | 947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病例夹】沈建教授 | BGC导引导管结合中间导管抽吸颈总动脉大负荷血栓

杨骥骐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8岁。


现病史:因“血糖升高并控制不佳16年”入住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口齿不清30分钟”急查一站式头颅CT血管灌注并请我科急会诊。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12年,平素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d,控制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后2年,规律复查心脏B超。


查体:神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口角歪斜,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NIHSS:8分。






术前影像




一站式CT血管灌注:左侧颈总动脉起始部以远、左侧颈外动脉、左侧颈内动脉C1-C4段未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max延迟,Tmax>6s体积36.3ml。发病前1天颈动脉彩超阴性。


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总动脉造影血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手术过程




8F 球囊导引导管携4F MPA抵近血栓,球囊充盈后直接抽吸90秒。真空下无明显内容物抽出,撤球囊回撤球囊导引导管,真空状态下确认导管内大量血栓,透视下拉出球囊导引导管,抽出大量血栓。


复查造影显示残余血栓位于颈内颈外开口以远。


遂将8F 球囊导引导管携4F MPA置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充盈,取Catalyst 6至血栓处,Catalyst 6及球囊导引导管同步抽吸,90秒后回撤Catalyst 6。完全撤出Catalyst 6后,负压下撤出导引导管,见大量血栓取出。


复查造影显示颈内动脉系统血流通常,mTICI 3级再通。






术后随访




复查颅脑CT提示:左侧半球未见明显脑梗死,术后右侧肌力完全恢复,言语功能完全正常。






术者思考




对于大负荷血栓取栓,尤其在粗大血管如颈总动脉闭塞取栓情况下,可以利用BGC导引导管在充盈情况下直接负压抽吸取栓,再结合中间导管抽吸,可以快速高效取栓。在本例中BGC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充盈后局部强负压直接接触抽吸血栓,另一方面,与中间导管结合发挥其防止逃逸事件,可以说一举两得。








术者简介




杨骥骐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外科学)硕士学位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擅长颅内大血管闭塞取栓术,颅内外血管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微创介入治疗。撰写文章10余篇,参编《个人个性化健康服务》、《现代心肺脑复苏(第二版)》、《神经外科原则(第4版)》

沈建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共党员,脑血管病专家,医学博士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兼)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国家及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擅长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瘘、烟雾病、颈动脉及脑动脉狭窄、静脉窦血栓等)的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瘤及畸形栓塞术/支架植入术/动静脉取栓术)及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术/血管搭桥术/内膜剥脱术)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及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等课题,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包括J Neurosurg、World Neurosurg、Acta Neurochir(Wien)、CNS Neurosci Ther、Front Immunol、Sci Rep等多篇浙江大学TOP期刊及中华级医学杂志,获国家专利10余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