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6日发布 | 1661阅读

【医生手记】宣武神外新大楼启用后第1000例听神经瘤手术顺利完成

梁建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2024年5月17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与脑肿瘤中心完成了CHINA-INI脑型大楼自2018年12月10日启用以来的第1000例听神经瘤手术(下图)。

1000例听神经瘤,手术相关死亡率1/1000,肿瘤影像学全切率96.4%,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8.2%,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8%(House-Brackman 1-2级,已获半年以上随访的数据),听力保留率46%(近期)。

  1000个听神经瘤(术前核磁)

“1000个人的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
1000个听神经瘤,有不同的大小、质地、血供和粘连,预示着不同的手术难度。
1000位听神经瘤患者,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地域、民族和职业,但有着相同的忐忑不安、恐惧焦虑,有着相同的“肿瘤全切+保面+保听”的内心渴望。
1000位患者身后的家庭,他们的爸爸妈妈、爱人孩子,有着相同的心急如焚,望眼欲穿,爱心常伴,不离不弃。
1000个听神经瘤手术,有着相同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虽全力以赴,并非每台手术都能尽善尽美。
一刀繁华,一刀寂灭。
患者有时会把医生看作是能够主宰命运的上帝,实则不然,医生真没有点石成金的上帝之手。对于有些肿瘤,常常陷入纠结:既想全切肿瘤,让患者获得彻底治愈;又担心面瘫,影响工作和生活,如何找到最佳平衡点,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无解。
当我战战兢兢做了几十例听神经瘤时,我曾幻想着做到100例、200例时,就会得心应手,潇洒自如。但真做到200例时,术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纠结不安,仍然会有切不干净,仍然会有术后面瘫。我曾问过我的老师鲍遇海教授,“啥时候做听神经瘤手术才能轻车熟路呢?”。鲍主任告诉我,“永远不会,每一个肿瘤都不一样,要把每一台手术都当作全新的手术”。同样的问题,我也曾当面问过个人完成4300例听神经瘤手术的Samii教授,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
外科医生,对最后结果的完全把控力似乎只有50%。另外的40%是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血供以及与脑干小脑神经的粘连程度,最后的10%可能就是天意。
     话虽如此,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出于对患者的责任和职业的荣耀,我们仍然有逆天而动、人定胜天的信心和决心,来对待下一台手术。
听神经瘤手术,永远在路上。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逐年听神经瘤手术量

医患同心,医患同行,吴越同舟,攻坚克难。

携手听神经瘤患者,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听神经瘤团队也一起经历了成长:

2010年10月,开展“面神经-舌下神经降支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重度面瘫。

2015年3月,北京市科委“面神经-舌下神经降支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重度面瘫的疗效研究”立项。

2015年9月,开展“面神经-舌下神经主干端侧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重度面瘫。

2018年1月,北京市医管局“个体化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治疗重度面瘫的临床应用研究”立项。

2020年5月,神经外科建立听力检查室,科室内检查纯音电测听(PTA)、言语分辨率(SRS)、听觉脑干反应(BAEP),为听觉客观评估、术后是否听力保留提供了客观证据。

2021年9月,开始启用了术中鼓膜电刺激、术中蜗神经监测,术中可以定性、定位、定量蜗神经,增加了听力保留概率,近期,术前AAO-HNS听力A和B级,术后仍为A级和B级,达到了46%。

2021年10月,神经外科联合耳鼻喉科团队,为NF2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开启了听力重建的新篇章。

2021年11月,伽玛刀启用,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残留、复发的听神经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2021年12月,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相分离技术引导神经趋化生长的生物功能仿生神经移植物研发”立项。

2023年4月,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团队,开展了“股薄肌移植+血管吻合+闭孔神经-咬肌神经吻合术”治疗晚期重度面瘫。

2023年8月,北京市医管局扬帆3.0医工结合项目“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面瘫自动评估体系研究和设备研发”立项。

2023年12月,IIT临床试验“牙骨传导技术在听神经瘤相关的单侧耳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启动,采用无创技术帮助患者重建听力。


CHINA-INI


尽管较几十年前,听神经瘤治疗有了长足进步,死亡率微乎其微,面神经功能保留也达到近90%,但听力保留率仍然没有突破瓶颈。
另外,人为什么会得听神经瘤?未来可不可以药物治疗?NF2怎么预防?怎么控制?这些问题,现在没有人能回答上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神经瘤是魔,医生是道,但很明显,“道”目前还没有降服“魔”。
听神经瘤值得关注,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患听神经瘤的人。他(她)们第一次得知身患听神经瘤时的五雷轰顶、六神无主,寻医问药过程中的不知所措、一把心酸,手术后的恶心呕吐、疼痛难忍,术后康复期的身心不适、诸多疑问。1000例手术,其中有400例是在疫情期间完成的手术,其经历更是曲折多舛、雪上加霜。
凡是由我们团队完成的听神经瘤手术,都会把肿瘤切除程度、面听神经功能状况,术后第一时间如实告诉患者及家属,尽管每位医生都愿意传递好消息,但肿瘤残留、神经受损这些不好的消息,更要及时、诚恳地告诉患者;所有患者,无论手术效果如何,出院前都会被邀请加入“梁建涛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群”,让他们在群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相鼓励。因为患者最懂患者。
……
感谢凌锋教授,没有她就没有宣武神外的今天;另外,多年前,因为我们给女性患者习惯性剃光头,凌教授严厉批评过我们无数回,才逐渐把局部剃头这一人文理念渗透到学生心中。
感谢鲍遇海教授,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给鲍主任做助手的10年,为我后来成为主刀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喜的是,如今年轻的宋刚副主任医师,作为后起之秀,已崭露头角,听神经瘤手术技术日渐精湛。
感谢听神经瘤国际大师、多次来华言传身教且毫无保留的Samii教授。
感谢神经外科电生理团队,患者术后能绽放微笑和聆听世界,各位功不可没。
感谢宣麻醉手术团队,1000例手术的完成,凝结着各位兄弟姐妹的汗水。
感谢神经外科颅底和脑肿瘤中心的所有医生和护士,是大家的齐心协力,促成了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
最最感谢的是把身家性命义无反顾地托付给我们的1000位患者及其家属。


梁建涛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奥地利、德国访问学者,师从鲍遇海教授、凌锋教授及德国Samii.M教授

北京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科技部十四五、北京市首都特色、北京市扬帆计划等课题

擅长:听神经瘤、脑膜瘤、颈静脉孔区肿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面瘫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



点击/识别上方二维码
前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