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5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团队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团队共同领衔,联合中国14家医院共同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R.BEYOND研究结果在欧洲卒中组织年会(ESOC 2024)期间发布。

DR.BEYOND研究对比了两种治疗方案,即颅内药物球囊(DCB)vs 裸金属支架(BMS)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效果的区别。是全球首项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RCT研究,为血管内药物球囊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提供了医学证据。


更振奋人心的是DR.BEYOND研究的主要临床终点显示泰杰伟业CQ18颅内药物球囊方案在术后6个月再狭窄的发生率更低,具备明显优势,即为统计学优效性结果。
不仅如此,药物球囊治疗组还同时降低了术后30天至1年内缺血事件复发率。而两种治疗方式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30天内任何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DR.BEYOND研究使用了泰杰伟业即将上市的CQ18™颅内药物球囊。该球囊针对颅内血管环境设计,更高效的装载和释放药物,并具备更优秀输送能力。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