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患者:女性,53岁。
主诉:突发意识障碍3小时。
查体:昏迷,GCS昏迷评分5分(E1V1M3)。高级神经功能检查不能配合。不能发音。头颅大小、形状正常;双侧头皮无擦伤、挫伤裂伤、血肿、缺损、撕脱、肿块。未扪及颅骨凹陷性骨折。无强迫头位。眼睑无瘀肿,双眼结膜无充血,左侧瞳孔圆形,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圆形,直径约2m,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各向运动及视力检查无法配合,双侧外耳道及鼻腔未见明显血性液体流出。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疼痛刺激可屈曲,右侧肢体疼痛刺激无反应,右下肢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检查:CT颅脑平扫,左额颞顶叶及基底节-放射冠区见团片状高密度影,大小约76X54X56mm,CT值约75Hu,周边见少许环状低密度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向右侧移位约13mmm,双侧脑室见少许铸形高密度模糊影,双侧苍白球见斑片状钙化,基本对称。颅骨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诊断:左侧大脑半球大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脑疝形成。颅脑CTA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诊断:
中医诊断:出血性中风——痰湿蒙塞清窍证
西医诊断:1. 额颞顶叶基底节脑出血(主诊断);2. 脑疝;3. 高血压3级
术前CT



手术过程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手术视频
术后CT



术后诊断
影像所见:
对比前片颅脑CT:左侧额顶颞部局部颅骨缺如呈术后改变,术区软组织肿胀并密度混杂,呈高/低密度改变,局部积气。左额颞顶叶及基底节-放射冠区团片状高密度影范围较前缩小,内见引流管留置,边界欠清,左侧额叶、左基底节区-放射冠区见少许积气,周边低密度水肿带,占位效应明显,左侧侧脑室受压明显变扁,中线结构向右侧移位约7mm。双侧脑室铸形高密度灶,较前稍增多。双侧苍白球见斑片状钙化,基本对称。
影像诊断:
左侧大脑半球大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引流术后,详如上述。
术后2周情况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乏力。左颞顶部切口愈合良好,骨窗无凸起或凹陷,张力不高,双侧瞳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颈软无抵抗。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肢体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专家简介
刁伟强 教授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脑病二科主任
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脑积水分会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临床与工程青年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曾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进修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外科,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重型颅脑损伤及重症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及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