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1日发布 | 1057阅读
脑肿瘤-自定义

【D6放映室】曹勇教授团队:颅内动脉瘤孤立+远端动脉搭桥复合手术

曹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陈晓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于嵩林

首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明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37岁,主因“发现颅内病变11月”以“颅内动脉瘤”入院。


现病史

患者11月前因头晕于当地医院行MR检查示“颅内异常病变”,未进一步诊疗。2月前我院门诊就诊,行头部CTA检查示“颅内动脉瘤?”,外院完善DSA示“大脑前动脉胼周段多发簇状改变,考虑动脉瘤”,建议手术。考虑手术风险高,患者转诊我院进一步诊疗。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利,双瞳左:右=2.5:2.5mm,双眼对光反应灵敏,双眼粗测视力视野基本正常,双眼动可,水平眼震(-),面纹对称。无吞咽困难、呛咳,心肺腹(-),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


辅助检查

高分辨磁共振:

高分辨MRI见前纵裂大脑前动脉走行区异常信号。T1WI增强扫描见结节状混杂稍高信号影;T2WI呈混杂低信号,内部可见连续血管流空影,考虑夹层动脉瘤


CTA:

CTA示大脑前动脉胼周支走行区不规则血管突起影,考虑动脉瘤

全脑血管造影:
于2月18日行全脑血管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前交通开放,右侧大脑前A3段动脉瘤,远端发出额内上动脉及胼周动脉;右侧颈总动脉造影示右侧大脑前纤细;椎动脉造影正常。


行左侧颈内动脉syngo Dyna3D采集,右侧大脑前A3段瘤样扩张,未见引流静脉,考虑动脉瘤。观察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载瘤动脉粗细、走行及分支等。


入院诊断

右侧大脑前A3段动脉瘤


病例分析

这是一例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的病例。在现病史中可以看到病灶进行性增大的影像学发现,提示病灶发展,理论上存在破裂出血风险,有手术治疗指征。但该病例首先面临明确诊断的问题。该病灶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为Willis环远端血管,术前造影中血管充盈欠佳。因此无论是在我院还是外院的造影,都在动静脉畸形与动脉瘤中徘徊。我们进行颈动脉的工作位造影和覆盖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早期的3D血管造影,均未见明显引流静脉。因此可较明确地除外脑动静脉畸形。但病灶仍可能为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动脉畸形。为了进一步明确病灶性质,我们进行了高分辨磁共振的局部扫描,发现病灶内存在血管通道及血栓结构,考虑为夹层动脉瘤。针对Willis环远端夹层动脉瘤,通常可考虑介入置入FRED Jr.、Leo Baby等新型低覆盖率密网支架,或进行传统的显微手术搭桥。该病例动脉瘤内通路迂曲,尽管新型低覆盖率密网支架采用了21系列较细的输送导管,但仍存在难以通过该部管腔的风险,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通过造影我们发现,双侧大脑前动脉A3段毗邻,具备行动脉搭桥后孤立动脉瘤的可能。因此,考虑到治疗效率和手术安全,我们最终选择性开颅大脑前动脉搭桥+动脉瘤孤立术的术式。


该病例的治疗在复合手术间中进行,在开颅手术前加行微导管造影,进一步提供造影证据。搭桥结束后将复查造影检验搭桥血管通畅性,必要时行PBV等灌注评估。


手术过程

复合手术颅内动脉瘤孤立术+远端动脉搭桥术


手术医师:陈晓霖 于嵩林 王明泽


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置入5F动脉鞘;行右侧大脑前超选择性造影。


右侧大脑前A3段动脉瘤,远端发出额内上动脉及胼周动脉。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外科手术视频


DSA复查造影


造影显示搭桥血管通畅,动脉瘤未见显影


临床预后


手术顺利,患者生命指征平稳,术后8天出院。


专家简介

曹勇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1病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副主任兼脑血管病外科1病区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诊疗工作,在脑血管疾病精准手术治疗、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创建基于个体化脑功能保护的脑血管疾病精准外科治疗体系,保护大脑重要功能,预防严重并发症;建立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相融合的神外复合手术平台,创建复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脑血管病的新模式,降低了复杂性脑血管疾病手术致残率和死亡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治疗水平;在国际上率先开展脑血管外科疾病多组学基础研究,探索和发现脑血管疾病新的致病机制,为精准治疗脑血管病提供候选靶向药物

目前兼任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副院长

先后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近五年,以最后通讯作者于Circulation Research、Neurology、AJHG、Angiogenesi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30篇,封面论文2篇。获自主知识产权8项,临床转化3项

2019年荣获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入选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计划和北京学者


陈晓霖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1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包括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秘书,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理事等

荣获省部级科研奖项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2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及援外经历,主持科技部十四五课题(项目号:2021YFC2501101)及国自然基金课题(项目号:81500995),参与5项国自然课题。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破裂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心共患的大数据分析

代表性科研成果为:建立定量脑血管造影技术平台,该项技术平台在国际上属于领先地位;制定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治疗策略及脑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策略,建立动静脉畸形破裂风险模型,发表在《JAMA Netw Open》;总结天坛SAH治疗经验,建立预测模型并发表天坛评分(TAPS),把天坛神经外科治疗SAH的经验推向国内外

总共发表SCI论文55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篇,文章影响因子累计150余分,主要代表作发表在《JAMA Netw Open》、《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Stroke》、《Transl Stroke Res》、《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等国际权威杂志



于嵩林 副主任医师

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影像方向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诊疗及影像学成像研究、脑功能代偿的磁共振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美国AHA课题一项


王明泽 住院医师

博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2009年9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9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硕士研究生外科学(神外);2016年9月-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博士研究生外科学(神外);2020年8月-至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主要工作:参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复合手术治疗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复杂性脑血管病》(D161100003816005)和十三五重大慢病专项《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2016YFC1301800)等复合手术临床课题的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从事脑血管病、肿瘤等方面神经外科复合手术模式探索和技术创新,开展新技术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复合手术模式搭建脑血管病急诊危重症绿色通道救治体系和技术探索

在SCI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著,参与多部教材编写



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

《D6放映室-复合手术集萃》

专栏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