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发布 | 719阅读

【中国声音】张鸿祺教授团队: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血管构筑及治疗方式队列分析

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宋子豪

宣武

马永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涂天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叶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最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团队在《Neurosurgery》(JCR分区Q1,IF:4.8)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gioarchite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of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 Cohort Study of 155 Patient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宋子豪博士、马永杰医生、涂天琦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叶明教授、张鸿祺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颅颈交界区解剖示意图。1) 基底动脉,(2)椎动脉,(3)小脑后下动脉,(4)副神经,5脊髓前正中静脉,(6脊髓前动脉,(7脊髓侧动脉,8)脊髓后正中静脉,9椎旁静脉丛,10)脊髓后外侧静脉,11)神经根动脉,12)神经根静脉,131神经根,14)齿状韧带,15椎动脉硬膜支,162神经根。

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CCJ AVF)是一种罕见的动静脉瘘约占脑和脊髓血管畸形的2%,且由于CCJ AVF具有独特的血管构筑,与Cognard V型硬脑膜动静脉瘘和胸腰椎硬脊膜动静脉瘘相比,其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造影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共计155名CCJ AVF患者(共患165例CCJ AVF)。根据瘘口所在位置将CCJ AVF分为4种类型:硬膜外性动静脉瘘(EDAVF)(19例[11.5%])、硬膜型动静脉瘘(DAVF)(98例[59.4%]),神经根型动静脉瘘(RAVF)(33例[20.0%])和髓周型动静脉瘘(PAVF)(15例[9.1%]),再根据是否伴有软膜动脉供血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一名男性CCJ DAVF患者以静脉高压性脊髓病起病,并接受了显微手术治疗。T2加权矢状位MRI图像(A)显示颈髓高信号和流空血管影(A中的白色箭头)。左侧椎动脉术前血管造影(B和C)。此AVF由左侧C-1椎动脉硬膜支(B和C中的黑色箭头)供血,引流至硬膜内静脉(B和C中的黑色三角)。AVF(D)血管构筑示意图。术中图像显示AVF和引流静脉(E)。术中图像及ICG荧光血管造影显示AVF(F和G)切断。术后4天左侧椎动脉血管造影(H)。

总体来说CCJ AVF中最常见发病位置为C-1水平,而EDAVF和PAVF在更常发病于C-2水平。本研究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共有138例(83.6%)CCJ AVF为男性,DAVF主要以静脉高压性脊髓病起病,而其他类型的CCJ AVF常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在治疗CCJ AVF方面,首选的治疗策略是显微手术,而介入栓塞可用于特定血管构筑的CCJ AVF治疗,也可在显微手术前栓塞手术暴露困难的部分血管畸形。


共同第一作者

宋子豪

2023级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参与2部著作翻译。

共同第一作者

马永杰

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联盟秘书。主攻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疾病诊治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国自然、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Neurology》《Stroke&Vascular and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3部。

共同第一作者

涂天琦

2021级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脑动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2篇。

通讯作者

叶明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神经外科凌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组主诊医师,长期从事复杂性脑脊髓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及脊髓血管畸形、颅内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擅长脑及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通讯作者

张鸿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JNIS》中文版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