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8日发布 | 138阅读

【中国声音】脑小血管疾病患者并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一项横断面研究

许予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教授团队《脑小血管疾病患者并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一项横断面研究》(Clinical featur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exist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为题在Scientifc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许予明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


1.png

[Gao Y, Zong C, Liu 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exist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Sci Rep. 2024;14(1):5596. Published 2024 Mar 7. doi:10.1038/s41598-024-55968-9]



1.
研究背景

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指累及大脑小动脉或小静脉的一系列病理损伤,表现为近期皮层下小梗死(RSSIs)、白质高信号(WMHs)、脑微出血(CMB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腔隙、皮层表面铁沉积(cSS)和脑萎缩等多种影像学特征。一般认为,脑出血(ICH)与CSVD密切相关,通常会导致不良预后。然而,在根据影像学标准定义的更广泛的CSVD患者中,有关并发ICH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的数据却很少。识别ICH风险较高的患者对降低治疗策略的潜在不良影响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普通CSVD患者中并存ICH的比例、成像特征和相关因素。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数据库中筛选了414例CSVD患者。纳入标准如下:(a)年龄≥18岁;(b)MRI上可见明显的CSVD病变,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Fazekas评分≥2或Fazekas=1且≥2个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卒中外的既往血管事件)或Fazekas=1和合并腔隙病灶的WMHs;影像学提示RSSIs;可能由血管引起的腔隙病灶;EPVS,CMB;(c)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RS评分≤2)。

 

研究组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年龄、性别、病史等)、血液学指标(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CSVD的影像学参数,以评估CSVD和并存ICH病变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并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CSVD并发ICH的相关因素。


3.
研究结果&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SWI图像检出ICH病变59例(14.3%),其中22例(37.2%)存在ICH病史。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 5.189,95%CI 2.572-10.467,P <0.001)、基底节高级别血管周围间隙(n > 10)(OR 2. 051,95%CI 1.044-4.027,P = 0.037)和低调整钙磷乘积(每增加1 [mmol/L]2,OR 0.728,95%CI 0.531-0.998,P = 0.049)与CSVD患者并存ICH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CSVD患者中,并存ICH病变的发生率为14.3%。研究还发现了CSVD患者并发ICH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清中Ca和Ca * P浓度降低、既往有IS/TIA病史和高级别BG-EPVS(n > 10)。一般CSVD并存ICH的较高比例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警示医生需注意ICH再发的潜在风险,并有可能对治疗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通讯作者

许予明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医院院长,神经内三科主任。

国家卫计委神经病学重点专科建设专科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教育厅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计委特聘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记忆与认知障碍、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神经遗传变性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腓骨肌萎缩症、线粒体脑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变性病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主持编写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共识及规范,参与编写《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等国内脑血管病诊疗核心指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