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东北三省专业信息
促进临床神经科学共同发展
为了深化东北三省临床神经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并共同迈向更高水平,脑医汇倾力打造了东北三省临床神经科学资讯平台——微周刊丨东北三省临床神经科学精选动态。该平台旨在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窗口,为东北三省的临床神经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持续获取本区域专业领域内“新鲜事儿”和前沿知识的渠道。
“微周刊”不仅关注东北三省临床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创新成果,还致力于呈现经典病例分析、专家讲座解读,以及杰出人物和优秀科室的风采展示。每一期微周刊都经过精心策划和编辑,力求让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灵感。
本期新闻
(一)
今年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之际,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重视罕见病的诊疗、保障与研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李蕴潜教授(点击进入个人主页)牵头举办了“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义诊”公益活动。
点击查看原文:《吉大一院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义诊活动顺利召开》
(二)
为进一步规范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推进医疗质量建设,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举行了“2024年学术系列活动之四—心脑血管介入治疗专题课程培训”开班仪式,来自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急诊科、干部病房、CT、核磁及超声医学科等科室主任及业务骨干共同参加培训。
点击查看原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开展心脑血管介入治疗专题课程培训》
(三)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举办。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以及参赛人员的健康安全,黑龙江省卫健委及哈尔滨市卫健委选拔滑雪医生进行了雪上救援培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朱敏伟医生(点击进入个人主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晓峰医生积极响应号召,前往亚布力滑雪场进行雪上滑行,坡道停止技术、雪上救援的标准流程,雪道医疗站点设置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封闭训练。
点击查看原文:《哈医大一院五位专家化身滑雪医生 护航第九届亚冬会》;
本期病例
(一)
2024年3月1日,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梁勇、郭学军肿瘤团队在建成的辽宁省首个术中核磁共振(3.0T)一体化手术室内,成功为一名胶质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此例手术是辽宁省首例在术中核磁共振影像辅助下的精准颅内手术。
点击查看原文:《中新健康|辽宁首个术中核磁共振一体化手术室在省人民医院启动》
(二)
解放军第967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苏凡凡教授(点击进入个人主页)近期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成功救治一例高龄男性心源性栓塞患者。患者术后复查路径完好,遂逐级撤出各级导管,缝合右侧股动脉,目前患者已安全返回病房。
点击查看原文:《不同凡响|(第159期)高龄男性心源性栓塞血管内治疗一例》
(三)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四平市首例自体颅骨深低温冷冻保存四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复术。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改变了既往自体颅骨无法保存,术后丢弃,后期须进行人工材料修补的历史,填补了四平市自体颅骨修补领域的空白。
点击查看原文:《新技术|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全市首例深低温冷冻自体颅骨重建术》
(四)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中心团队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脑卒中患者。其采用动脉闭塞段溶栓药物治疗,成功开通血管,患者症状好转并平安出院。
点击查看原文:《【强医疗】我院卒中中心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动脉溶栓》
本期开讲
新增会议: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会议》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点击进入个人主页)带来精彩演讲:《瘤内扰流装置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志清主任(点击进入个人主页)分享《支架辅助Onyx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和宽颈动脉瘤长期随访》。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
新增手术复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高连波教授(点击进入个人主页)带来: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
本期人物
本期人物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史怀璋教授。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进入史怀璋教授个人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征稿启事
宗旨:通过这一平台,我们期望能够促进东北三省临床神经科学工作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该领域的规范化诊疗服务,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助力更多患者获益。
征稿类型:临床神经科学领域行业资讯,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招募、临床病例、技术开展、学术会议、杰出医生/优秀科室等。
回复时限:5个工作日内回复。
稿酬:有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