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7日发布 | 1362阅读

【风向标】远大计划 | MeVO临床进展及创新解决方案——心玮抽拉结合器械组合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远大计划”前言

近期,心玮医疗推出了4F心玮吞川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和3mm心玮捕星支架MeVO组合方案,与心玮LVO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心玮“远大计划”。该计划旨在向机械取栓领域发起新挑战,并引领走向更远大的未来!

近年来机械取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日益增长,2015年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将动脉内取栓治疗作为AIS的l级推荐。

随着诊疗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到中等血管闭塞(Medium vessel occlusions,MeVO)取栓上。但相比大血管闭塞(LVO),MeVO取栓因中远端血管直径小,并发症发生率高而发展缓慢,亟需更适配的治疗器械。




远溯博索—MeVO取栓治疗现状

中等血管闭塞(MeVO)指南定义为发生在大脑中动脉M2/M3、大脑前动脉A2段/A3段、大脑后动脉P2段/P3段的闭塞,一般为管腔直径在0.75-2.00mm之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概有25-40%由MeVO造成1,其中M2病变占比最高。

静脉溶栓是目前MeVO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来自INTERRSeCT和PRoveIT队列研究的分析表明,在目前的最佳管理下(包含静脉溶栓),只有50%的MeVO卒中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预后(mRS 0-1),约25%的患者在90天内没有实现功能独立性2这样的结果展现出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照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对LVO的重要作用,对MeVO患者的EVT逐渐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即使EVT在MeVO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随着成像技术进步,许多神介医生已经常规的进行MeVO机械取栓操作。在最新发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中,写明了对于大脑中动脉M2/M3段闭塞行取栓治疗有潜在的获益,但应综合权衡血管功能、临床症状、取栓操作难度,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风险。


任重道远MeVO血管内治疗的挑战

MeVO的EVT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适用于远端小血管且安全性高的器械是MeVO血管内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

挑战一:血管直径小

常用的抽吸导管的直径为5-6F(1.8mm-2.1mm),而4mm取栓支架适用血管范围为2.0-4.0mm,MeVO(0.75mm-2mm)无法容纳这些常规尺寸,需要更加匹配目标血管直径、适合中小血管条件的治疗器械。

挑战二:并发症发生率高

MeVO的血管结构比大血管结构更复杂,血管迂曲、分支多,且血管壁薄,更易出血或夹层,并发症发生率更高3。一项包含多国25个卒中中心,25,769例手术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4

MeVO机械取栓术中穿孔发生概率(2.4%)是LVO机械取栓(1%)的两倍,p<0.001。穿孔患者在90天内实现功能独立性比例为25.7%,预后效果较差。

和血管穿孔相关性最大的两个操作为回撤支架/导管时,对血管牵拉造成的动脉撕脱(35.5%),以及导丝导致的分支血管穿孔(30.7%)。





远见卓识—术式的选择

Cem Bilgin等人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了机械取栓在MeVO中有效的研究数据,共计纳入了13篇研究,包括2422例MeVO取栓5



结果显示,MeVO EVT中采用抽拉结合的一次再通率更优(54.9%)超过整体水平的50%;抽拉结合的成功再通率为83.7%,而单独支架取栓为75.6%,单独抽吸74.2%。MeVO EVT的良好预后率为51.3%。抽拉结合组为61.7%,单纯支架和单纯抽吸组分别为51.5%和46.9%。均展现出抽拉结合取栓效率更高,术后结局更良好。

抽拉结合可能的临床收益:

支架锚定作用,帮助抽吸导管顺利到位。

支架释放后,撑住血管,进一步方便抽吸导管到位,同时使血管不容易被抽瘪。

支架显影点帮助导管准确靠近血栓,减少抽吸导管头端直接对准血管壁抽吸的概率。

支架可以兜住血栓,防止再次逃逸。


远瞩高瞻—心玮MeVO解决方案

a)心玮捕星颅内取栓支架3mm系列

1、适配更小的血管直径
最小适用于1.5mm直径血管,满足M2以远取栓。

2、完全显影可视

中间显影点清晰判断支架展开形态,有助于判断血栓的位置和病变性质。


3、支架柔软无创

定制化工艺提供了适合的径向力,支架柔软且回撤阻力小,减少牵拉位移导致的出血风险。

b)心玮吞川4F颅内抽吸导管

1、更小外径

4F小外径,匹配中远端血管直径。


2、更高到位

头端超柔顺材料,更易抵达远端血管,最远可达M3。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Duloquin G, Graber M, Garnier L, et al. Incidenc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visible arterial occlus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Dijon Stroke Registry).Stroke.2020

  2. Ospel JM, Menon BK, Demchuk AM, Almekhlafi MA, Kashani N, Mayank A, et al. .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with and without intravenous Alteplase treatment. Stroke.2020

  3. Ospel JM, Goyal M. A review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J Neurointerv Surg. 2021

  4. Schulze-Zachau V, Brehm A, Ntoulias N, et alIncidence and outcome of perforations during medium vessel occlusion compared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thrombectomy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Published Online First: 31 July 2023

  5. First-line thrombectomy strategy for distal and medium vessel occlus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J Neurointerv Surg. 2023 Jun;15(6):539-546.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心玮医疗

HEART CARE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609.HK)成立于 2016 年,公司致力于提高创新医疗技术的可及性,守护生命健康。七年时间,心玮医疗在神经介入领域开拓性地打造了国内卒中治疗及预防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神经血管狭窄治疗、缺血性卒中预防、出血性卒中治疗到介入通路器械的全产品管线,申请专利超过300项,销售渠道覆盖了国内除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外的全部省份。

基于现有的领先优势,心玮医疗将继续专注于普及新兴的医疗术式,着眼于中国未被满足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求,运营包括神经介入、全心治疗、外周介入在内的多个新兴业务板块,期待在这些具有庞大潜力的医疗领域中,不断推出定义新兴术式的创新介入器械,降低重大疾病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