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发布 | 558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CAS术后高灌注的CTP典型表现,以及处置和转归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基线资料

患者:男,79岁

主诉:发现颈动脉狭窄2月余

2个多月前,因头晕于外院就诊,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ICA)起始部重度狭窄,本次入院准备行左侧CAS术。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吸烟


诊治经过和分析

多模式CT

图片

颅脑CTA:左侧ICA显影较右侧纤细和浅淡,左侧MCA显影浅淡,且远端分支显影较对侧稀疏,提示颅外颈动脉存在限制血流的严重狭窄。


ec2024e9d780b12634f7678c669443db.jpg

颈部CTA:左侧ICA起始部低密度斑块(斑块周边见小结节样高密度钙化),伴管腔重度狭窄。


bd7ddcffbc494bf5bbeb6369d3fe974c.jpg

脑CTP:左侧MCA区大范围TTP明显延长,伴CBV轻度增高,以CBF轻度降低。


MRI

8c57dec3dbc7c5efa6d51083ebbced44.png

FLAIR:左侧内部和皮质分水岭区多发陈旧性梗死高信号。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后,术前讨论:左侧ICA起始部重度狭窄,供血区脑组织存在相关缺血梗死病灶,并灌注降低,有明确CAS指证,未发现手术禁忌。予双抗、强化降脂、降血糖、降血压等治疗,择期行左侧CAS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

图片

左侧颈动脉DSA:左侧ICA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远侧血流明显缓慢。


f17ebb3fff193f9d01813211feaae829.jpg

右侧颈动脉DSA:右侧前循环经前交通代偿左侧ACA血流,部分代偿左侧MCA血流。


2bc2852d658908ac8c39c995038086dc.jpg

左侧椎动脉DSA:左侧PCA经后交通和软脑膜侧枝少量代偿同侧前循环血流。


63674335f1e539870e0ec3020073b296.jpg

771da20d755d805ca4e7aed5554b648a.jpg

保护伞下,于左侧ICA起始部狭窄处植入支架,术后造影示:狭窄明显改善,远端血流恢复正常。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术后嘱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范围内,以防高灌注。


术后回病房5小时左右,出现反应迟钝,并逐渐进展为嗜睡,间中烦躁,言语不能。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疼痛刺激无回缩。


发现上述症状后,急查多模式CT

5e6188ec933ece507c56e78e093d834d.png

8764819f13cd0c81b26a6c0c0887843f.jpg

CT平扫:左侧岛带征显示较对侧模糊,左侧部分额叶和颞叶脑沟消失或变小(提示脑水肿),以及灰白质交界显示不清。


8c051ddbd340fc6a2f6fce2ad624d7cd.png

CTA:左侧ICA和MCA主干显影较术前明显改善,但远端分支显影较对侧明显稀疏。


9d205e99d2b45b5f9e2a63110a8b9b7d.jpg

d94912e6b832f52e751cb4c6e4a250b4.jpg

CTP:左侧部分额颞叶区域TTP明显增快,且相应区域CBV和CBF也明显增高了。


至此,患者上述新发症状考虑是:CAS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支持点如下:

1、左侧CAS术后数小时出现同侧半球功能障碍,表现为弥漫皮质功能障碍。

2、CT平扫显示左侧额颞叶较大范围的脑组织肿胀。

3、CTA排除了术后同侧ICA或MCA主干闭塞的可能性。

4、CTP明确显示左侧MCA区TTP明显增快,CBV和CBF也相应增高,符合典型高灌注表现。


针对CAS术后高灌注,紧急予以下处置:适当镇静,继续严格控制血压,甘露醇,小剂量激素,白蛋白等处置。


术后第2日,患者意识转醒,能部分理解询问,言语差,右侧肢体肌力恢复。


dd121ef47f66f96578b7d57113edf1fb.png

术后第2日,复查CT:左侧颞叶和额叶局部仍然可见轻微肿胀。


术后第3日凌晨,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持续数分钟。

a8a567b7082d3a09c1cf70cffb8c3d3e.png

术后第3日复查颅脑CT平扫:所见同前,未及明显变化。


患者癫痫发作机制考虑是:高灌注脑水肿产生的刺激症状,属症状性癫痫。予以抗癫痫药物对处理后,发作逐步被控制。


术后第5日,患者镇静嗜睡状态,能部分对答,时有烦躁,四肢肌力正常。

图片

术后第5日,复查CT:左侧颞叶和额叶局部水肿稍有减轻。


术后第7日,神志清晰,对答正常,四肢肌力正常。


93259bf65b4a12e70f3a01ea698d7495.png

术后第7天,复查CT:左侧颞叶和额叶局部水肿消失。


患者住院期间,因肺部感染诱发心衰,经对症处置后恢复。


患者此次住院时间:31天。


分析讨论

1、CAS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是一少见并发症,不过一旦发生,则很可能导致惨烈的后果。常因严重脑水肿或(和)出血引发脑疝,威胁生命,或导致严重残疾,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CAS术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预估高灌注风险,并加以防范。


2、通常认为CAS术后高灌注机制是:ICA严重狭窄导致供血区明显低灌注,远端阻力小动脉长期扩张以代偿血流,这些小动脉逐渐丧失调节功能,CAS后狭窄解除,血流恢复,而丧失调节能力的远端小动脉不能收缩调节血流灌注,导致脑组织高灌注,引发脑水肿,甚至出血。


3、CAS术后高灌注相关因素包括: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症状早期行CAS,严重狭窄伴血流低灌注,术后血压控制困难(如需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的情况)。此患者也是具有CAS术后发生高灌注危险因素的,包括:虽然无明确相关症状,但MRI显示有相关缺血梗死病灶;左侧ICA狭窄严重,CTP示同侧MCA区灌注降低;以及术后需要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4、判断CAS术后高灌注不是复杂的事情:CAS术后短时间内,出现术侧半球弥漫功能障碍;CT提示脑水肿,严重者脑出血,或脑疝;TCD监测提示术后同侧MCA血流显著增快。在这个患者,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脑CTP对明确CAS术后高灌注诊断也是很有价值的,表现为脑水肿区域TTP显著增快,以及CBV和CBF明显增高。CTP优于TCD的方面是:多参数,影像定位高灌注范围;不足是:实施不方便,X线辐射,费用贵。


5、CAS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处置原则是:及时发现和识别,尽早对症处理。根据病史、症状、影像学表现和血流监测,诊断CAS术后高灌注综合征并不难。处置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压,若能在TCD监测下最佳;脱水降颅压,包括甘露醇、白蛋白等;激素有减轻脑水肿作用,同时还有稳定和改善微小血管管壁通透性的作用;其他还有镇静、抗癫痫、预防并发症等。此患者非常幸运,及时发现后,经积极处置,恢复良好;但过程中并发感染诱发心衰,住院时间大大延长。


6、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除了严密监测临床症状和体征外,根据病情间断复查颅脑影像也是必要的。因为,正如本病例所示,有时临床症状虽然明显改善了,但脑水肿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3982内容1092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