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1日发布 | 1369阅读

《Neuro-oncology》2023年文献集萃(Ⅱ):胶质瘤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二)

王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往期回顾



《Neuro-oncology》2023年文献集萃(I):胶质瘤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一)




治疗评价与影像学研究



01

IDH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假性进展的发生率和特征--法国POLA研究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progression in IDH-mutant high-grade gliomas: A POLA network study

Antoine Seyve 1, Caroline Dehais 2, Olivier Chinot 3, Apolline Djelad…

Neuro Oncol. 2023 Mar 14;25(3):495-507. doi: 10.1093/neuonc/noac194.

编译:刘志强 万大海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假性进展对于胶质瘤患者管理和临床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型高级别胶质瘤(IDHmt HGG)假性进展的发生率和特征进行探讨。
研究纳入法国POLA网络登记的、接受放疗(RT)(伴或不伴化疗(CT))的IDHmt HGG患者(n=743),将可完成全程MRI随访的患者归为参考队列(n=200),其余患者归为对照队列(n=543)。分析假性进展特征,并探讨了假性进展误诊的可能性。
在参考队列患者中,38名患者(19%)在放疗后中位时间10.5个月后出现假性进展,其中大多数患者是在放疗后2年内出现假性进展。在接受RT+PCV治疗的患者中,假性进展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接受RT或RT+替莫唑胺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6%和7%,8%,P<.001);假性进展特征在IDHmt HGG各亚型中相似。其中获得充分随访的30名患者,假性进展后的持续时间(PFS2)至少是假性进展前时间(PFS1)的两倍。作者推测,与生存时间延长(>2年)相关的PFS2至少是PFS1的两倍(PFS2≥2×PFS1),可以有助于识别出被误诊为假性进展的患者。
在被确认为首次真性进展的患者中,参考队列中的41例中有7例(17%)和对照队列中203例中有35例(17%)被怀疑误诊为假性进展。真性进展患者的特点是诊断时间和检查结果类似于假性进展的患者,但症状或病变改变更为明显。与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相比,IDHmt HGG患者假性进展发生得更晚、更常见。
高级别胶质瘤假性进展的有效诊断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临床试验设计。


02

基于AI的决策支持提高了神经肿瘤学中肿瘤反应评估的可重复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based decision support improves reproducibility of tumor 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 An international multi-reader study

Philipp Vollmuth , Martha Foltyn , Raymond Y Huang , Norbert Galldiks , Jens Petersen…

Neuro Oncol. 2023;25(3):533-543. doi:10.1093/neuonc/noac189

编译:冀培刚(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核磁共振成像(MRI)广泛用于癌症药物研究开发,包括临床试验,以及癌症患者的常规治疗。大脑是人体最脆弱和最难到达的区域之一,因此MRI对于脑肿瘤有特别的价值。影像科医生对成像数据的评估仍然主要依赖于定性(主观)视觉解释,这可能会增加临床试验的时间和成本负担,也可能妨碍临床试验中成像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实践中使用的的治疗反应评估的有效性。RANO标准在神经肿瘤学临床试验和治疗评估中被广泛应用,以产生标准化和可重复的治疗反应评估。RANO标准的使用基础是假设MRI上增强病变的最大二维测量直径是整体肿瘤负荷的替代指标。但这种假设并不总是准确的,因为脑肿瘤经常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形状和各向异性生长,并受周围解剖边界、组织-肿瘤界面或治疗相关效应(例如坏死区域和手术腔)的影响。使用RANO标准在不同的影像科医生之间评估肿瘤负荷和治疗反应和/或疾病进展的可重复性具有挑战,因此会限制其在临床决策中的价值。有研究表明,与任意选择的断层肿瘤直径的二维测量相比,体积测量可能更可靠和准确。在本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神经影像科的学者调查了基于AI的决策支持的临床实用性,并对神经肿瘤学中MRI上的肿瘤负荷进行了自动体积定量,并评估了与RANO标准手动二维测量肿瘤负荷相比,它是否能够对治疗反应进行更可重复和标准化的评估。
选择30例连续进行MRI扫描的患者(15例低级别胶质瘤,15例胶质母细胞瘤)。15名研究人员在两轮中分别评估了每位患者的MRI进展时间(TTP)。在第一轮中,根据RANO标准评估TTP,而在第二轮中,通过结合AI增强MRI序列的其他信息来评估TTP,这些信息描述了肿瘤体积的纵向变化。使用具有可信区间(CI)的一致性相关系数(CCC)和引导程序重复采样获得的p值来评估研究者之间TTP测量的一致性。
结果显示研究者之间TTP测量的CCC在单独使用RANO标准时为0.77(95%CI=0.69,0.88),在基于AI的决策支持下增加到0.91(95%CI=0.82,0.95)(p=0.005)。与胶质母细胞瘤相比,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这种影响显著更大(p=0.008)。在低级别胶质瘤无AI决策支持(CCC=0.70[95%CI=0.56,0.85],而AI决策支持的患者为0.90[95%CI=0.76,0.95]),而胶质母细胞瘤无AI决策支持(CCC=0.83[95%CI=0.75,0.92],而基于AI的决策支持为0.86[95%CI=0.78,0.93])。对经验较少的研究人员基于AI的决定可能更有帮助(p=0.02)。
本研究的重要性:RANO标准在神经肿瘤学中被广泛采用,但规定的MRI上手动测量肿瘤负荷可能具有挑战性,并可能限制RANO标准用于可靠评估治疗反应的可重复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使用肿瘤负荷的体积评估感兴趣,以前的研究表明,与任意选择的断层肿瘤直径的二维测量相比,体积测量可能更可靠和准确。本研究表明,与手动二维测量肿瘤负荷相比,基于AI的决策支持有可能产生更可重复和标准化的神经肿瘤学治疗反应评估。特别是对低级别胶质瘤的评估,由于这些肿瘤生长缓慢,因此对TTP的可靠评估可能更具有挑战,可能会受益于基于AI的决策支持。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功能版本开源提供(https://github.com/NeuroAI-HD/HD-GLIO-XNAT)。


03

MRI和FET PET预测复发胶质瘤患者对洛莫司汀化疗的反应

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lomust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glioma patients at recurrence using MRI and FET PET

Michael M Wollring , Jan-Michael Werner, Elena K Bauer…

Neuro Oncol. 2023 May 4;25(5):984-994. doi: 10.1093/neuonc/noac229.

编译:程传东,陈一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于复发胶质瘤患者,基于洛莫司汀的化疗是标准治疗。目前,根据神经肿瘤学的反应评估(RANO)标准,常规增强MRI在随访期间的变化经常被用于化疗反应评估。然而,在使用洛莫司汀对照组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包括完全和部分反应在内的客观应答率仅为10%左右。因此,本研究证明了以RANO标准和FET PET指标评估基于洛莫司汀的化疗反应,可以提供补充信息。
Wollring等人对36例WHO CNS 3级或4级脑胶质瘤复发的成人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除MRI外,在基线和化疗开始后早期(不晚于两个周期)进行系列FET PET扫描,并且肿瘤/脑比值(TBR)、代谢性肿瘤体积(MTV)、随访时平均TBR>1.6的新的远处热点的出现和动态参数达峰时间来自所有FET PET扫描。应用ROC分析确定PET参数阈值以预测≥6个月的PFS和≥12个月的OS。MRI反应评估基于RANO标准,并且FET PET参数和RANO标准的预测值随后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进行评估。本研究的一个主要发现是对WHO CNS分级为3级或4级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开始洛莫司汀化疗后,早期FET PET成像参数的代谢变化似乎对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具有临床价值。特别是,静态FET PET参数的相对减少,如MTV或TBR可以识别出代谢应答者的PFS(均为P≤.002)和OS(均为P≤.045)比无应答者明显更长。此外,在以洛莫司汀为基础的化疗开始后,FET-PET上出现新的远处热点在预测无反应和不良结局方面具有最高的显著水平。同时,这些FET PET参数的预测值似乎独立于其他强大的预后和预测因素,如最初诊断胶质瘤时的切除程度、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IDH突变状态和RANO标准。在与FET PET指标的直接比较中,基于RANO标准的反应似乎特别能预测较长的OS。另一方面,在随访中,新的远距离热点(n≥1)的出现预示着更糟糕的结果,PFS(P=0.005)和OS(P<.001)显著缩短。到达峰值的时间变化并不能预测显著延长的生存时间。多变量生存分析显示,远期FET PET新热点对预测无反应最为有效(P<.001;HR,8.578)。但是本研究的潜在局限性可能是回溯性特征和治疗的异质性,即洛莫司汀单一治疗或PC方案,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试验验证我们的结果。
总之,FET PET衍生的成像参数提供了RANO标准的补充信息,以评估复发的胶质瘤患者对基于洛莫司汀的化疗的反应,并可在治疗开始后早期预测患者的结果。


04

深度学习技术提高原发性脊髓星形细胞瘤基于术前磁共振(MR)影像生存模型预测能力

Deep learning based on 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es improves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survival models in primary spinal cord astrocytomas

Ting Sun , Yongzhi Wang , Xing Liu , Zhaohui Li …

Neuro Oncol. 2023 Jun 2;25(6):1157-1165. doi: 10.1093/neuonc/noac280.

编译:王樑(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


由于原发性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发病率低,目前尚缺乏用于评估该疾病预后的生存模型。本次我们回顾性分析了587例我院内就诊并诊断为髓内肿瘤的患者,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术前T2WI的深度学习系统,建立肿瘤自动化分割模型和生存期预测三级模型(1年期、3年期、5年期)。
本次共有439例髓内肿瘤样本数据通过迁移学习训练和测试肿瘤自动化分割模型,其中138位诊断为星形细胞瘤的患者用卷积神经网络十折交叉验证法(10 × 10-fold cross-validation using CNNs)训练和测试生存预测模型。
结果:肿瘤自动化分割模型测试dice系数0.852,生存期预测模型的最优输入项为T2W相、T1C相和肿瘤标注。1年,3年和5年生存期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0%,84.0%和88.0%,AUC分别为0.881(95%CI 0.839-0.918),0.862(95%CI 0.827-0.901)和0.905(95%CI 0.867-0.942)。深度学习系统可分四级预测生存期(<1年,1-3年,3-5年和>5年),准确率为75.3%。结果证实,该预测模型是一项可以通过术前MR图像自动化预测生存期的好方法。




肿瘤相关癫痫



01

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2级或3级胶质瘤的癫痫病程较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不同

IDH1/2 wildtype gliomas grade 2 and 3 with molecular glioblastoma-like profile have a distinct course of epilepsy compared to IDH1/2 wildtype glioblastomas
Mark P van Opijnen , C Mircea S Tesileanu , Linda Dirven…
Neuro Oncol. 2023 Apr 6;25(4):701-709. doi: 10.1093/neuonc/noac197.
编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DH1/2野生型(IDHwt)的具有pTERT突变和/或EGFR扩增和/或+7/-10染色体变异的2-3级胶质瘤患者与IDHwt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相似,在WHO 2021版分类中被统称为胶质母细胞瘤IDHwt。但这两类肿瘤的癫痫发病率不同。本研究旨在比较两个胶质母细胞瘤亚型的癫痫病程。

我们分析了数据库中IDHwt的组织病理学2级和3级分子病理具有胶质母细胞瘤特征的病例(IDHwt hLGG)和IDHwt胶质母细胞瘤(IDHwt GBM)的患者。主要关注点为在病程中发生癫痫的比例,次要关注点包括发作起病的情况,发生癫痫的天数以及抗癫痫药物(AED)治疗的情况。

在254名患者中,IDHwt hLGG有78%(50/64)的患者,IDHwt GBM有68%(129/190)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癫痫。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之前就发生癫痫的IDHwt hLGG患者明显多于IDHwt GBM患者(90% vs 60%,P<0.001),且发生癫痫到诊断的时间也明显延长(3.5 vs 1.3个月,P<0.001)。在IDHwt hLGG组发生癫痫的总天数也明显较多(中位数7.0 vs 3.0,P=0.028),接受多抗癫痫药多药联合治疗的患者数也更多(32% vs 17%,P=0.028)。

结论:虽然这两类肿瘤在整个病程中发生癫痫的比例相似,IDHwt hLGG患者较IDHwt GBM者在诊断前就发生癫痫的机率明显更高,且在病理诊断前更早出现癫痫发作,这提示二者的临床病程明显不同。




分型与预后



01

1型神经纤维瘤病成人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

Clinical, histological, and molecular features of gliomas in adul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Carlos G Romoand others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8, August 2023, Pages 1474–1486,doi: 10.1093/neuonc/noad033
编译:徐锦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当前1型神经瘤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增加,但是我们对成人NF1相关胶质瘤的临床病程或病理特征知之甚少,这限制了临床护理和研究。

本次研究追踪了1990年至2020年至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华盛顿大学就诊的18岁以上共51名成人NF1患者,组织学观察排除视通路胶质瘤(OPG)患者。结果显示,23例女性患者(占37%)符合观察标准,中位年龄为18岁(68-80岁),状态为30% (100%-35%)。35名患者组织可用。诊断包括浸润性(低度)星形细胞瘤(9),胶质母细胞瘤(7),具有毛样特征的高度星形细胞瘤(4),毛细胞星形细胞瘤(4),高度星形细胞瘤(3),WHO诊断未达到(4)和胶质肉瘤,神经节胶质瘤,胚胎肿瘤和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各一例。71%的肿瘤发生在中线位置仅接受活检。评估的所有27种肿瘤均为IDH1野生型,与组织学无关。在进行分子检测的10例病例中,最常见的遗传变异是NF1,EGFR,ATRX,CDKN2A/B,TP53,TERT和MSH2/3突变。虽然采取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但所有年龄段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2-267个月),1-2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8.5个月(18-109个月)。

结论:非OPGs的成人NF1(包括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具有侵袭性,这表明需要更好地了解这些NF1相关神经胶质瘤的病理生物学。


02

成人颅内室管膜瘤-DNA甲基化谱相关的诊断、预后和治疗

Adult intracranial ependymoma—relevance of DNA methylation profiling for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Malte Trägerand others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7, July 2023, Pages 1286–1298, doi: 10.1093/neuonc/noad030
编译:冀培刚(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室和椎管室管膜的神经胶质肿瘤。颅内室管膜瘤通常在儿童或少部分的成人患者中诊断。目前室管膜瘤的诊断和分级仅靠组织病理学。依据WHO肿瘤分级,室管膜下瘤被定义为WHO I级而室管膜瘤则被定义为WHO 2或3级。DNA甲基化和基因谱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至少存在7种室管膜瘤和3种室管膜下瘤分子分型。这些分子分型代表了一组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主要局限于中枢神级系统的三个解剖位置:幕上(ST)、后颅窝(PF)和脊柱(SP)。在ST中,分子分型主要由特定基因融合来定义,即YAP1融合和ZFTA融合(之前称为c11orf95,常融合到RELA)。PF室室管膜瘤的分子分型包括后颅窝A组(EPN-PFA)和B组(EPN-PFB),而SP室管膜瘤的分子分型包括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SP-EPN-MPE)、脊髓室管膜瘤(SP-EPN)和更具侵袭性的以MYCN扩增为特征的SP室管膜瘤变种(SP-EPN-MYCN)。此外,每个解剖部位的室管膜下瘤(SE)有不同的分子分类(称为ST-SE、PF-SE和SP-SE)。室管膜瘤的分子分型在年龄组中具有特征性分布,成人颅内以PF-SE、EPN-PFB和ZFTA融合阳性室管膜瘤(EPN-ZFTAs)为主。室管膜瘤的标准治疗仍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而WHO 3级和未完全切除的2级室管膜瘤则推荐术后放疗。但由于诊断者在诊断和分级方面差异较大,仅通过组织病理学对室管膜瘤的评估存在局限。DNA甲基化谱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室管膜瘤的诊断评估。本期研究概述了一个成人WHO 2和3级室管膜瘤的大型多中心队列的DNA甲基化概况,并利用DNA甲基化谱对所有肿瘤进行重新分类。

1990-2020年,收集来自德国和瑞士的7个神经病理学中心的170例组织病理学为WHO 2和3级的成人患者(年龄≥18岁)的组织样本,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此外还从日本国家癌症中心获得了先前发表的成人颅内室管膜瘤的DNA甲基化数据。并回顾性收集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和临床结果资料。中位诊断年龄45岁(18-81岁)。年龄分布相对均匀,18-30岁(24%)和51-60岁(21%)呈两个小高峰,70岁以上的患者仅占6%。男性略多于女性(59%和41%)。68%的肿瘤为WHO 2级,其余病例为WHO 3级(32%)。肿瘤多发于PF(68%),而ST(32%)。14/139例(10%)患者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在首次手术中,有99/156例(64%)患者实现了GTR。163例患者中68例(42%)接受了辅助放疗,1例患者接受了辅助放化疗。进一步甲基化分析显示室管膜肿瘤占73.5%,最常见的分子分型为后颅窝室管膜瘤B组(EPN-PFB,32.9%),后颅窝室管膜下瘤(PF-SE,25.9%)和幕上ZFTA融合阳性室管膜瘤(EPN-ZFTA,11.2%)。中位随访60.0月,5年和10年PFS率EPN-PFB为64.5%和41.8%,PF-SE为67.4%和45.2%,EPN-ZFTA为60.3%和60.3%。多因素分析显示在EPN-PFB,全切(P=0.009)和术后放疗(P=0.007)与PFS改善显著相关,而其他分子分型则无差异。组织学分级在分子定义的室管膜瘤中并不能预测预后。

结论:DNA甲基化谱提高了成人颅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准确性和风险分层。PF-SE分子分型在成人室管膜瘤中非常普遍,且复发的频率与EPN-PFB相似,尽管此前认为其是良性的。全切除和放疗可能是决定EPN-PFB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01

按组织学分类的脑肿瘤全球生存趋势:2000-2014年59个国家诊断的556237例成年人个体记录分析(CONCORD-3)

Global survival trends for brain tumors, by histology: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556,237 adults diagnosed in 59 countries during 2000–2014 (CONCORD-3)

Fabio Girardi, Melissa Matz, Charles Stiller, et al.

Neuro Oncol. 2023 Mar; 25(3): 580–592. doi: 10.1093/neuonc/noac217

编译:程传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存率是衡量卫生系统管理癌症有效性的关键指标。Fabio Girardi等人从组织学角度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对成人脑肿瘤患者的生存变化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2000-2014年间被诊断患有脑肿瘤的556237名成年患者(15-99岁)的个体数据(ICD-O-3 topography code C71,数据进行了三阶段质量控制)。使用无偏倚非参数Pohar Perme分析评估了11个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净生存期。
结果显示,2010-2014年间,全球最常见亚型的年龄标准化5年净生存率范围较宽:弥漫性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范围为20%-38%,胶质母细胞瘤的范围为4%-17%,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范围为32%-69%。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最大的增长发生在2000-2004和2005-2009年间。并且在40-70岁的成年人中有更为显着的改善,而在年轻成年人中则相对不明显。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对成人脑肿瘤的存活率进行的最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指出,自2005年以来,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这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化疗放疗在患者群体层面上的应用效果。同时,尽管全球范围内生存率有所改善,但某些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国家和国际肿瘤委员会的临床医生制定更广泛的诊疗策略和措施,以巩固和推广临床指南,促进脑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提高。


02

脑肿瘤的全球生存趋势,按组织学分类:2000-2014年61个国家诊断的67776名儿童脑肿瘤分析(CONCORD-3)

Global survival trends for brain tumors, by histology: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67,776 children diagnosed in 61 countries during 2000–2014 (CONCORD-3)

Fabio Girardi, Veronica Di Carlo, Charles Stiller, et al.

Neuro Oncol. 2023 Mar; 25(3): 593–606. doi: 10.1093/neuonc/noac232

编译:程传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儿童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存活率反映了医疗保健系统在管理癌症方面的总体有效性,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医疗服务水平不平等可能是导致生存差异的主要原因。
Fabio Girardi等人在不考虑肿瘤进展的条件下,分析了2000-2014年间诊断为脑肿瘤的儿童(0-14岁)的个体数据。数据经过CONCORD-3的三阶段严格质量控制,同时实施修订版的国际儿童癌症分类(第三版),以控制未被登记的非恶性星形胶质瘤。采用无偏倚非参数Pohar Perme分析评估净生存率。
该研究统计分析了12个组织学类型的67776名患者儿童的生存率,每个类型根据ICD-O-3编码。结果显示,在2000-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低级别星形胶质瘤的年龄标准化5年净生存率为84%-100%。在大多数国家,2000-2004年、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期间的5年生存率均达到90%及以上。相比之下,髓母细胞瘤的全球生存率变化范围更大,2010-2014年间的年龄标准化5年净生存率为47%-86%。
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以组织学分类为基础的儿童脑肿瘤患者人群生存趋势的最大范围分析,并且通过最新设计的加强版ICCC-3来屏蔽因全球各地癌症登记差异产生的误差。同时,低级别胶质瘤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儿童癌症倡议中列入的6种儿童癌症之一,因此该发现可能具有非凡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03

美国西班牙裔神经胶质瘤发病率和预后与县域地理/不同祖先起源的相关性

Influence of county-level geographic/ancestral origin on glioma incidence and outcomes in US Hispanics

Kyle M Walsh , Corey Neff , Melissa L Bondy …

Neuro Oncol. 2023 Feb 14;25(2):398-406. doi: 10.1093/neuonc/noac175.

编译:翟玉龙(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西班牙裔的脑胶质瘤发病率比非西班牙白人低25%。美国西班牙裔人口多种多样,基于登记的分析可能掩盖了与地理/祖先起源相关的发病率差异。西班牙裔的县级神经胶质瘤发病率数据来自美国中央脑肿瘤登记处。美国社区调查数据用于确定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血统的西班牙裔人口的县级比例。年龄调整后的发病率比率和发病率比率量化了各组间神经胶质瘤发病率的差异。从已公布的23andMe数据中获得了西班牙裔混合人口的州一级估计值。与主要来自加勒比海的县相比,主要来自墨西哥/中美洲县的居民更易患神经胶质瘤(IRR=0.83;P<0.0001)、胶质母细胞瘤(IRR=0.86;P<0.0001,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IRR=0.76;P<0.0001)。尽管胶质瘤发病率较低,但来自主要墨西哥/中美洲原籍县的西班牙裔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低于居住在主要加勒比原籍县的拉美裔患者。发病率和生存率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西班牙裔中欧混血儿的影响,欧洲混血儿与更高的发病率和较好的生存率有关。胶质瘤的发病率和结果与西班牙裔社区的地理起源有关,主要来自墨西哥/中美洲的县的风险显著降低,而来自加勒比的县的危险相对更大。虽然通常被归类为单一种族,但了解西班牙裔的文化、社会经济和遗传多样性可以推进癌症差异研究。


04

氡和重颗粒物污染暴露与脑肿瘤发病率

Exposure to radon and heavy particulate pollution and incidence of brain tumors

Joshua D Palmer , Rahul N Prasad , Gino Cioffi…

Neuro Oncol. 2023 Feb 14;25(2):407-417. doi: 10.1093/neuonc/noac163.

编译:翟玉龙(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脑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差异很大,目前尚不清楚原因。有关氡暴露和发病率的研究尚无定论。颗粒物污染与肿瘤发病率的增加有关。颗粒物可能破坏血脑屏障,使颅内暴露于致癌氡。作者在此调查了美国居民氡暴露、颗粒物污染和脑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数据库获得了县级氡检测中值结果和年度空气质量指标值,并将其划分为三分位数。没有这两个数值的县被排除在外。按数据划分为四组县:高颗粒/高氡(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使用美国中央脑肿瘤登记处的发病率数据,根据行为生成各组的年年龄调整发病率。计算发病率比率以检查显著差异。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泊松回归。有可用数据的县包括美国83%的人口。即使考虑到潜在的混杂因素,高/高暴露也与所有非恶性肿瘤的AAAIR增加显著相关(高达26%,包括大多数脑膜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所有恶性肿瘤的AAAIR均增加(高达10%),但在考虑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差异后被否定。作者提出的此报告表明,在高颗粒物和氡暴露的地区,非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增加。这些发现为不明原因的肿瘤发病率变化提供了见解。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验证这些发现。


0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疾病负担、危险因素和趋势:一项登记数据的全球研究

Disease burden, risk factors, and trends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cancer: A global study of registries data

Junjie Huang , Sze Chai Chan , Veeleah Lok…

Neuro Oncol. 2023 May 4;25(5):995-1005. doi: 10.1093/neuonc/noac213.

编译:程传东,陈一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存活率很低。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任何已知的危险因素无关,也没有明确的病因。一些报告的数据仅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另一些研究报告的数据相对陈旧,没有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子集的趋势。在这项研究中,目的是让政策制定者了解预防干预措施,并促进为各国制定一项量身定做的策略,评估其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和地理区域的最新分布和时间趋势,并使用来自全球和国家癌症登记和数据库的高质量数据,调查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
Huang等人为了进行描述性分析,从全球癌症观察站(GLOBOCAN)、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IARC、世卫组织)检索了初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获得每个国家2019年的16个手机使用、17个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进行风险因素关联分析。对于发病率趋势分析则在全球卫生数据交换(GHDx)中搜索每个国家2019年按性别和年龄调整的创伤性脑损伤、职业致癌物暴露和不安全水暴露的患病率。GH为分析死亡率趋势,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死亡率数据库,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HDI、人均GDP、脑外伤患病率、职业致癌物暴露、不安全饮水暴露、使用手机与中枢神经系统癌症负担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估计贝塔系数(β)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为了确定癌症发病率和时间死亡率趋势,本研究利用Joinpoint回归方法检验从上述数据库中获得的过去十年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的ASRS数据。为了计算AAPC,对检索到的ASRS进行了对数变换。这项研究报告了全球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数据,以及按年龄、性别和国家分类的时间流行病学趋势。主要发现:(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负担差异很大,较发达的国家和男性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负担较高与HDI、人均GDP、创伤性脑损伤患病率、职业致癌物暴露和使用手机有关;(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负担总体呈稳定和喜忧参半的趋势,而年轻男性人群呈上升趋势;(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性激素和遗传特征的差异,以及头部损伤和职业因素(如杀虫剂、化学品和生物制剂)的暴露水平有关。
但是其限制性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低收入国家的肿瘤病例报告可能会少报。另一方面,收入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更多病例。其次,某一特定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会过度报告。第三,不同国家之间的肿瘤登记率可能很难直接比较,最后,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亚型和分期的详细数据和研究没有包括在研究中。
综上所述在HDI非常高的人群中,发现CNS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高发病率可能是由于有充足的资源进行早期发现,拥有先进的诊断技术和定期健康检查,而高死亡率可归因于较高的暴露于相关危险因素,如创伤性脑损伤、职业性致癌物暴露和使用手机。


06

1993-2017年间英格兰通过诊断统计的恶性和非恶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Tempor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malignant and nonmalignant primary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by the method of diagnosis in England, 1993–2017

Usama M Ali , Diana R Withrow , Andrew D Judge , Puneet Plaha , Sarah C Darby

Neuro Oncol. 2023 Jun 2;25(6):1177-1192. doi: 10.1093/neuonc/noad001.

编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于英格兰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发病率有几个研究报道,报道显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在全球的报道中过去30年CNS肿瘤在所有的人群中也上升了。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清楚。
我们从国家癌症登记和分析系统中获取了所有在1993-2017年间英格兰诊断为原发性CNS肿瘤的188340名患者个体的信息。2013-2017年间所有头部CT和脑MRI扫描数据由国家健康服务数据库中提取。计算了每一年的每10万人群中年龄和性别标化的年发病率(ASR)和肿瘤性质,部位和诊断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年发病率统计时间变化趋势。结果我们发现所有CNS肿瘤的ASR由1993年的13.0增加到2017年的18.6。每年变化率为增加1.5%(95%CI:1.3,1.7)。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52%)的ASR变化不大,每年变化率为增加0.5%(95%CI:-0.2,1.3);而良性肿瘤(占所有肿瘤37%)ASR增加了,每年变化率为增加2.6%(95%CI:1.2,4.0)。在病理证实的66%的良性肿瘤中,ASR轻度增加,每年增加1.3%(95%CI:0.5,2.1)。但通过影像学诊断的25%的良性肿瘤,ASR明显增加了,每年增加10.2%(95%CI:7.9,12.5),这主要是由于在年龄超过65岁人群中确诊的大量增加导致的。在2013-2017年间,创伤急救的头部CT使用率增加了,特别在65-84岁及>85岁人群中大量增加(年增加率分别为18.4%和22.5%)。
因此,在英格兰CNS肿瘤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良性肿瘤的发现率的提高。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影像的使用增加,特别是在创伤急救中对>65岁人群头CT扫描的使用率增加导致的。


不同肿瘤性质的CNS肿瘤发病率


不同方法诊断出的CNS肿瘤发病率。MC:病理诊断,RC:影像诊断


不同年龄段CNS肿瘤发病率

07

颅内肿瘤术后结局的改变:来自COVID-19大流行期间一项前瞻性国际队列研究

Variation in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insights from a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hort stud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ichael T C Poonand others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7, July 2023, Pages 1299–1309, doi: 10.1093/neuonc/noad019

编译:冀培刚(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COVID-19大流行对手术治疗的提供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估计,在第一波为期12周的全球大流行期间超过2840万台择期手术被取消或推迟。国际研究表明术前SARS-CoV-2感染与术后30天死亡风险较高相关。尽管这可能与癌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延迟导致相关,但大流行的长期直接和间接影响尚不清楚。少量研究评估了大流行期间神经肿瘤服务,但并未提供全球视角。评估第一波大流行(2020年1月至8月)对脑肿瘤初始治疗的影响,以评估医院的治疗获得。而且在COVID-19大流行前,全球神经外科的情况也存在差异。主要在低和中等收入国家,神经外科医师严重短缺,导致每年约有500万例神经外科手术未进行。本期研究目的是评估COVID-19大流行对常规神经肿瘤治疗的影响,并比不同收入国家之间术后30天死亡率。本研究前瞻性的纳入26个国家55家医院中因恶性或良性颅内肿瘤接受手术的成人(年龄≥18岁)患者。每家参与医院从大流行开始连续3个月记录病例。并依据世界银行收入组别对患者所在地区进行分组(高收入(HIC)、中上收入(UMIC)、低收入和中下收入(LLMIC))。
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8月9日,各医院为期3月进行患者招募。贡献>50例患者的国家为英国(40.4%,410例)、美国(9.7%,99例)、沙特阿拉伯(9.5%,97例)、塞尔维亚(7.7%,78例)、摩洛哥(6.2%,63例)和意大利(5.7%,58例)。11个高收入国家患者占765例(75.3%),7个中上收入国家患者占142例(14.0%),8个中低收入国家患者占109例(10.7%)。社区中SARS-CoV-2低、中、高风险患者比例分别为26.8%、35.9%、36.6%。11例确诊或疑似COVID-19患者在手术前治愈,其中9例发生在术前4周内。753例患者术前进行了COVID筛查,术前7天内棉签检测阳性10例。大多数患者(83.3%)年龄小于70岁,8%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肿瘤(42.9%),其次为脑膜瘤(18.3%)。911例(89.7%)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其中521例(51.6%)全切。20.8%(211例)患者的常规肿瘤治疗发生了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手术治疗延迟(14.4%),但2.7%的患者加快了手术。术后30天内,44例(4.3%)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确诊为COVID-19。术后30天死亡率为3.8%(39例),LLMICs患者的死亡率(9.2%)高于对照组UMICs(2.8%)和HICs(3.3%)。术前10例检测阳性的患者,2例术后30天内死亡。不同收入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排除6例数据不完整患者,使用1010例患者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与HIC相比,LLMIC患者的术后30天内死亡率更高(OR2.83,95%CI:1.37-5.74)。
结论COVID-19研究的合作使国际比较成为可能。第一波大流行对外科手术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术后30天内SARS-CoV-2感染的发生率很低,但各国之间的死亡率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任何可改变的因素。


08

澳大利亚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证实CCDC26区域变异相关成年女性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较高

Australia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confirms higher female risk for adult glioma associated with variants in the region of CCDC26

Karen Alpenand others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7, July 2023, Pages 1355–1365,doi: 10.1093/neuonc/noac279 

编译:王樑(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胶质瘤约占恶性成人脑癌的80%,其最常见的胶质母细胞瘤是5年存活率最低的癌症之一。由于胶质瘤在所有年龄段和一些族群男性中发病率较高,无法用已知的环境因素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且在肿瘤进展,存活率,分子特征和治疗反应方面都存在性别差异。此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分析了34个风险区域内与胶质瘤亚型或分级相关的50个风险相关变异,仅占GBM和非GBM家族风险的27%和37%,其中8q24.21区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次澳大利亚的研究学者通过GWAS分析胶质瘤亚型和性别的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澳大利亚胶质瘤基因组学和临床结果(AGOG)联盟的全基因组数据,共有560例胶质瘤病例和2237例欧洲血统对照的7573692个SNP纳入研究。疾病分三组为胶质母细胞瘤,非胶质母细胞瘤,星形或少突胶质细胞瘤。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按亚型和性别评估SNP与神经胶质瘤风险的关联。
最终在2q33.3 C2orf80, 2q37.3 D2HGDH, 5p15.33 TERT, 7p11.2 EGFR, 8q24.21 CCDC26, 9p21.3 CDKN2BAS, 11q21 MAML2, 11q23.3 PHLDB1, 15q24.2 ETFA, 16p13.3 RHBDF1, 16p13.3 LMF1, 17p13.1 TP53, 20q13.33 RTEL, and 20q13.33 GMEB2 区域复现之前关联性结果(P<0.05)。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还复现了先前报道的8q24.21区域CCDC26基因的性别差异(P=0.0024),在两种性别都显示显着性差异性(P<0.05)。
研究显示8q24.21区域CCDC26与女性患病风险关联性更强,并强调了按性别分析胶质瘤GWAS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了解性别差异为胶质瘤的病因提供生物学见解,并对预防,风险预测和治疗产生影响。


(A)所有类型胶质瘤和(B)非GBM胶质瘤的CCDC26与性别特异性优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


09

CT扫描辐射与脑癌症发病率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radiation and brain cancer incidence

Nicolas R Smolland others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7, July 2023, Pages 1368–1376,doi: 10.1093/neuonc/noad012

编译:王樑(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借助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获取影像资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引起了人们对诊断辐射引起癌症的过度担忧。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口与全球健康学院分析1985-2005年间所有0-19岁澳大利亚人脱敏医疗保险记录与2012年的全国死亡和癌症登记数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曾在1985-2005年开展研究计划,评估CT暴露对大脑的辐射剂量的影响,同时运用泊松回归分析脑肿瘤发病率和脑部辐射剂量的依赖性,可造成结果偏倚的反向因果偏差最小值为滞后2年。
结果:在10524842名澳大利亚年轻人中,有611544人在20岁之前接受了CT检查,经过2年的滞后期后平均随访时间13.5年,平均累积脑剂量为44mGy。有4472人被诊断出患有脑肿瘤,其中只有237人接受了CT检查。脑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大脑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每100 mGy的相对风险为0.8(95%CI 0.57-1.06)。大约每6391人中有1人需要归因于辐射暴露而引起的脑肿瘤(95%可信区间52558155)。
因此,我们估计40%的CT暴露2年以上的儿童脑肿瘤患者可归因于CT辐射(95%可信区间29%-50%),而不是由于反向因果关系。不过,由于澳大利亚CT使用率相对较低,所有脑肿瘤可归因的占比只有3.7%(95%CI 2.3%-5.4%),因此也推测,在儿科扫描率较高的国家中患者归因比例将更高。


10

一项关于美国神经外科肿瘤学工作人员的多样性的横断面研究

Diversity within the neurosurgical oncology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proposed strategies to pave the path forward

Zerubabbel Ketema Asfaw, Analiz Rodriguez, Tiffany Renee Hodges, Madhu Mazumdar, Serena Zhan ...

Neuro-Oncology, Volume 25, Issue 1, January 2023, Pages 177–184, https://doi.org/10.1093/neuonc/noac150

编译:范治成(唐都医院)


改善和培养神经外科工作人员的多样性已成为当务之急。这项横断面研究旨在提供美国神经外科肿瘤学学院(NSOF)多样性的数据。
本研究纳入了115个神经外科(NS)研究生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认证项目。本研究主要关注神经外科肿瘤学(NSOF)的神经外科教师的学术等级、学术和临床头衔、性别、种族和聘用日期。根据公布的数据,列出了地理分布和“前十名”项目。根据AAMC的定义,确定了医学(URiM)教师中代表性不足的少数群体。结果显示NSOF的相关工作人员占神经外科全体教师的21%。其中10.1%为女性,9.9%为URiM(P<.001)。目前,58%的神经外科项目(NSP)没有医学背景教师和/或女性神经外科肿瘤学神经外科教师。根据蓝岭医学研究所的数据,排名前十的NSP的URiM NSOF(P=.019)明显低于排名前十名的非NSP。在更高的学术级别上,URiM的比例呈下降趋势(P=.019)。所有URiM系主任(3/113)——全国范围内所有男性和1/3女性系主任都是神经外科肿瘤学亚专业。
该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外科肿瘤学是一个备受追捧的亚专业,吸引了五分之一的神经外科医生参加ACGME认证的培训项目。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的和工作人员的多样性为我们的领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是我们的领域更具包容性,吸引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才。


11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的长期健康和神经认知功能

Long-term wellbeing and 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diffuse low-grade glioma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 longitudinal study spanning two decades

Florien W Boele , Patricia W M den Otter , Jaap C Reijneveld , Philip C de Witt Hamer , Hinke F van Thuijl…

Neuro Oncol. 2023 Feb 14;25(2):351-364. doi: 10.1093/neuonc/noac185.

编译:李佩静(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背景: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通常可存活数年,但存在肿瘤进展的风险,影响患者的长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和神经认知功能(NCF)。该研究评估了LGG患者和他们的护理者的HRQOL和NCF情况。
方法:参与者完成HRQOL(简明健康调查表-36[SF-36];EORTC-BN 20)、疲劳(个体力量量表[CIS])和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CES-D]量表)相关问卷调查,并进行NCF评估。前期招募的3个LGG患者群体,现距离疾病诊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年,12年和26年,分别为T1集、T2集、T3集。本研究对T3集的患者和护理者进行随访。T3集评分与配对对照进行比较。评价组和参与者评分随时间(T1-T2- T3)的变化。组织可用的情况下,重新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并进行IDH 1 R132 H突变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30名患者和19名护理人员参加了该研究。在11例组织可用的患者中,3例患者证实为弥漫性LGG。T3集患者的HRQOL和NCF与对照组相似或更好,但分别有23.3%和53.3%的患者抑郁(≥16 CES-D)和疲劳(≥35 CIS)的评分高于临界值。护理人员的HRQOL与对照组相似,但报告疲劳的发生率较高(63.2%)。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P<0.05)。个体患者重复测量数据发现,23.3%的患者HRQOL评分保持稳定(30%改善,下降23.3%,20%改善和下降);82.8%的患者NCF保持稳定或改善。


识别/点击二维码即可查看期刊速览专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