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是全国首批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五十家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Yasargil显微外科培训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研究所挂靠单位,同时也是“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脑卒中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全疆第一家“综合卒中中心”、“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以及“脊柱脊髓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进修培养与培训基地。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中心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并驾齐驱,针对不同起点、不同领域的进修医师制定并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条件与计划。中心下分出血性脑血管病组、缺血性血管病组、脑中线肿瘤病组、后颅窝肿瘤病组、鞍区肿瘤病组、脊柱脊髓病组、颅脑创伤病组、功能神经外科病组、癫痫外科病组、小儿神经外科组、神经重症组及创伤重症组。神经外科在臧人和、刘文耀、武健、郭怀荣、柳琛、陆永建、鲍遇海、更·党木任加甫等历届医学专家的领导下不断成长,现今由汪永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前言
神经外三科成立于2011年03月,目前有床位33张,两个亚专业组:颅脑创伤组、脊柱脊髓组。有医师7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14名。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汪永新,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负责神经外科中心的各项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神经重症管理协作组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颅脑创伤亚专业组主要病种:头部外伤后引发的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慢性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底骨折、颅骨骨折、头皮挫裂伤、外伤性脑积水、视神经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其他病种如脑膜瘤、胶质瘤、自发性脑出血、颅内感染等。此外,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植物人”促醒手术,多模态监测下功能区脑肿瘤术中唤醒手术,有创、无创内压监测等方面在全疆处于领先地位。科室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各族人民健康”的宗旨,本着“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来到我院的各族人民的健康服务。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58岁,以“器械击打致头部外伤9小时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妻子代诉患者于9小时前因锯木头时被利器打中颅面部,导致从右侧鼻尖部至左侧额部皮肤裂伤,线帽受力部分(左侧额部)嵌入头皮裂口及颅骨,裂伤处及鼻腔内出血无法控制,故急送来我院急诊科行头颅CT扫描提示:左侧额叶脑挫裂伤,左侧额部硬膜外少量血肿,左侧额骨开放性骨折并部分软组织缺如,左侧额窦粉碎性骨折,左侧上颌骨额突、鼻骨及左侧眼眶内侧壁骨折,鼻部部分软组织缺损,左侧上颌窦、蝶窦、额窦及双侧筛窦积液、积血,左眼下直肌挫伤。患者于抢救室监护观察时出现牙关紧闭、面部及颈部抽搐症状约2分钟,否认意识丧失,体温最高达38.6℃,给予头孢曲松2g预防颅内感染,清创缝合颌面部皮肤切口后我科急诊行“脑切开异物取出术,脑脊液漏修补术”。
入院查体
患者神志清,精神萎靡,定向定位准确,对答切题,言语正常,查体合作,右侧鼻根部至左额部头皮裂伤(已清创缝合),左侧额部线帽嵌入头皮裂口及颅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腔内可见血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四肢肢体肌力、肌张力、浅深感觉正常,各生理反射存在,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GCS评分:呼喊睁眼(3分)、回答切题(5分)、按指示运动(6分)总计14分。

术前影像

诊断及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异物嵌入颅内无法取出,颅面部大面积皮肤裂伤,鼻腔内血性分泌物流出,于抢救室出现体温升高、颈面部抽搐及牙关紧闭等症状,结合患者病史经过、头部CT平扫+三维重建,考虑诊断为:左侧开放性额骨凹陷性骨折、前颅窝底骨折、脑脊液鼻漏、左侧额叶局灶性大脑挫裂伤、左侧额部硬膜外血肿、左侧粉碎性额窦骨折、左侧上颌窦额突、左侧眼眶内侧壁骨折、鼻骨骨折、鼻部分软组织创伤性鼻部缺损、左眼下直肌挫伤。入院当日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相关风险及注意事项后全麻下行“脑切开异物取出术,脑脊液漏修补术”。





术后影像及预后


讨论
患者男性,58岁,因头部外伤造成异物嵌入颅内、开放性凹陷性骨折、脑挫伤、硬膜外血肿、脑脊液鼻漏、颅面部皮肤裂伤等,完善头部CT平扫+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存在手术指征,我科急诊行“脑切开异物取出术,脑脊液漏修补术”。关于创伤性颅脑损伤,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穿透性颅脑损伤(penetrat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pTBI)是最致命的颅脑损伤,病死率为23%-93%,伴神经功能严重障碍者病死率更高,达87%-100%。平民每年死于pTBI者3.2万-3.5万例。判断pTBI通常以硬脑膜是否完整为据,如硬脑膜破裂使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则为pTBI,否则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颅内异物产生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点:异物自发性迁移、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体,其次是革兰氏阴性菌如绿脓杆菌等)、癫痫(发生率30%-50%)、血管异常(破裂和痉挛等)、脑脊液漏、精神心理障碍。目前对颅脑创伤性异物的处理尚无统一原则,大多是根据救治机构的客观条件和医师的经验,结合异物大小、位置、深浅及其与大血管和重要结构的关系进行个性化处理,但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是一切处理的前提。研究表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手术摘除异物,因不手术摘除的病死率为62%,延期手术摘除的病死率为53%,而手术摘除的病死率只有10%,手术干预不应晚于伤后12h。颅脑创伤性异物要早期清创,清创时间越晚越容易发生感染。急救清创应在伤后2-4h进行,专科清创可延迟到伤后6-8h。损伤程度和伤道污染重的伤员可彻底清创(aggressive/vigorous debridement),反之行姑息清创(less/minimal debridement)。清创时要彻底清除毛发、衣服碎片、泥土砂石、碎骨片以及容易清除的弹丸/片等容易引发感染的异物,尽量保留脑组织,彻底控制活动性出血,精确缝合硬脑膜,及时修复颅骨缺损。对于前颅窝底骨折的开放性颅脑外伤伴有脑脊液漏患者,相较于传统的骨蜡填塞,目前使用带蒂血管组织瓣进行颅底重建为主流观点。双额部骨膜瓣及双侧颞顶筋膜瓣是术中易于获取且能快速融入周围组织。双额部骨膜的供血动脉主要源于眶上和滑车上动脉,非常适用于前颅窝底缺损修补手术,然而这种瓣也有自身的缺点,它只能反褶而不能很好的旋转。但是当额骨粉碎性骨折、巨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的前额严重损伤时,可能导致获取此瓣失败,或者其血供受阻导致此瓣的应用失效。颞顶筋膜瓣是一种区域性血管化带蒂皮瓣,由颞肌和其附着的筋膜组成,它的血供是由颞浅动脉供血,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外伤患者中大部分可保存,旋转的弧度好,它的缺点是可能会引起头发毛囊的破坏或秃头,甚至皮肤坏死。也有人使用“三明治法”颅底重建术进行治疗,所谓“三明治法”是(1)将带蒂骨膜或颞肌筋膜翻转,使其彻底覆盖颅底缺失位置,确保患者颅骨的密封性及完整性。(2)原碎骨片、额骨内板修剪后清洗消毒,联合钛网覆盖于颅底缺损处,并用钛钉固定。(3)在钛网上再次平铺带蒂骨膜或者颞肌筋膜,与前平铺的骨膜缝合。前颅窝底骨折会造成颅窝底骨质缺损和硬脑膜撕裂,与额窦、筛窦、蝶窦、鼻腔相通,易并发脑脊液鼻漏及逆行性感染的并发症,而并发症是引起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所以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修复前颅窝底。“三明治”式重建将三层膜结构覆盖于缺损位置上,有效保证了患者颅腔的完整性以及密封性,能有效的防止脑脊液漏出及逆行性感染。由于“三明治”颅底重建修补术先将带蒂骨膜平铺颅底,然后再将原碎骨片或额骨内板用双氧水和碘伏清洗浸泡后修剪,联合钛网覆盖缺损处,可杜绝修补材料与外界直接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因受伤机制不同造成病情各异,术前无法精准评估颅内状况,故每一位患者均需要术者在术前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专家点评
秦虎主任点评:
对于开放性颅脑外伤患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是一切处理的前提,颅脑内异物的处理必须在救命和复苏(气道、呼吸、循环)等紧急处置完成后进行。该患者经过我科制订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实现了清创、促进解剖结构恢复、避免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及时、成功,预后良好,对日后生活的不良影响降到了最低。前颅窝底解剖学特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患者颅底缺损、硬脑膜损伤原因均为该部位发生的异物击打后发生的粉碎性骨折。人体颅底眶板和筛板较薄,加之周边是眼眶、蝶窦等空腔结构导致该部位支撑力底下,受到外力撞击易断裂游离,甚至可刺入眼眶和脑内,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伤,神经功能障碍随之而来。前颅窝底重建方式主要包括骨性重建和硬脑膜重建两种方式,对颅底硬脑膜的缺损进行修补是颅底重建手术的关键因素。针对该患者,我科使用了带蒂血管组织瓣进行颅底重建,充分利用部分完整的双额骨膜瓣及颞肌筋膜瓣,最大可能的杜绝术后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专家简介
汪永新 主任医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
新疆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疆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神经重症管理协作组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小儿神外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委员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类颅脑疾病:1.各种颅内及脊髓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脑干肿瘤、颅底肿瘤等的手术治疗。2.严重颅脑创伤,各种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昏迷促醒、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术后感染、脑脓肿等。3.各种小儿神经系统先天畸形,脑积水,脑、脊膜膨出,脊髓拴系,狭颅症,各类型脑瘫的手术治疗。4.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及其并发症及偏瘫等后遗症的外科治疗。5.功能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严重偏头痛、面肌痉挛等的外科治疗。
秦虎 副主任医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颅脑创伤及脑出血、颅脑肿瘤、颅内感染、各种类型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在疆内率先开展以ICP为导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唤醒治疗功能区脑肿瘤、微创内镜治疗脑出血、基于影像后处理构建可视化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治疗。
目前担任中华创伤杂志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神经外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分会委员、新疆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级、厅局级自然科学基金5项、校级课题4项。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六季全国医院擂台赛北部赛区十大人气案例;2019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19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青年医师。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