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篇
“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古龙
兵者,国之大事也
神经介入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使得血管病的治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作为神介江湖中的一员,如何做好手术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进步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更要做到熟悉自己手中的武器,飞刀一出,例无虚发,知已知比方能百战不殆。任何一台的复杂手术都是由无数小的细节组合而成的。任何一次精细的微导丝的操控都是由无数台做造影摸“泥鳅”积累的手感演化而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往往一个不起眼的三通,一个Y阀的使用不当都会决定一台手术的结局和走向。
因此,基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常见介入耗材,做一个笼统的介绍,当然,这也是给我自己一个再次学习和系统总结的机会。因为受制于各方面的限制,我们中心的新材料的使用已然落伍,但万事相通,举一即能反三,只要系统的明了原理,某些时候也能勉强管中窥豹。
首先,来看几个计量单位
首先来看看F这个单位
Fr是导管的单位,原本是测量周长的单位,法国医生发明,为英文 French 的简写。
3F=3(mm)周长,又因周长=3.14×直径,所以3F≈1(mm)直径 1F≈0.33(mm)直径。
在一些产品上还用 CH 表 示直径,1CH≈1F。所以当我们再拿到一根导管时,根据其标注的F单位就可以简单的估算管腔直径。
欧美国家穿刺针的单位为“G”,穿刺针产品“G”越大反而越细,一般来说,数字代号大于G20的针称为细针;数字代号小于G20的针称为粗针。
我国穿刺针的单位为“mm”。我国穿刺针数字越大则代表针越粗。国产穿刺针以号数表示外径(GB制),外径0.7mm称为7号,外径1.2mm称为12号。
有时候我们需要较较真,因为不要小看一个穿刺针的直径,很可能你在遇到一个非常棘手而不好穿刺的患者时,可能一个不配套的穿刺针会让你后面的工作无法进行。
如何在G和mm之间自由转换呢?个人认为最为简便的就是按下述的方法记忆:16G的外径为1.6mm。粗针每增加一个单位,外径减少0.2mm,如17G外径为1.4mm;每减少一个单位,外径增加0.2mm,如14G外径为2mm。而细针则是以0.1mm为单位增减。
粗针的外径计算还有一个粗略的计算公式
外径=(24-数字)/5,例如16G的穿刺针,外径=(24-16)/5=1.6mm;18G的穿刺针,外径= (24-18)/5=1.2mm
细针的公式是外径=(36-数字)/20,例如20G的穿刺针外径=(36-20)/20=0.8mm, 22G的穿刺针外径= (36-22)/20=0.7mm。
管壁厚度约0.1mm,外径和内径相差接近0.2mm。
当然了,公式以及图表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主观上的认识,不一定完全精确,还要以产品具体的标识为主
导丝以及导管直径的单位:英寸
〃英寸 inch
14世纪时,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了“标准合法英寸”。其规定为:从大麦穗中间选择三粒最大的麦粒头对头排成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
1英寸=25.4mm 以.035泥鳅为例 其直径为25.4*0.035=0.89mm
我们常见的.014微导丝直径为
25.4*0.014=0.36mm
再汇总一下就是上面的关系
所以我们后面再去看导管能否在一起兼容时,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的尺寸拿出来算一算内部导管的最大外径(OD)与外部导管的最小内径(ID )的最小差距至少: 0.1mm (0.004in/0.3F)
这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病例,拿了一个6F桡鞘的穿刺针穿刺桡动脉,结果想当然的拿起来了台上同样是6F股鞘的泥鳅,本以为都是6F有啥不可以。结果泥鳅放不进去穿刺针,当然更不可能进入破皮鞘的内腔。因为二者根本就不兼容。
上面就是一个8F股动脉鞘的常规标识,其实所有的耗材都是一样的,熟悉他们都要从这些数字开始。内腔是多少,长度是多少,外径是多少,能兼容什么导丝和导管,其实都可以从这些图示里找出答案。事无巨细,所有细节都了然于心才不会犯低级错误。
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8F动脉鞘内径2.78mm,我们8Fguiding外径 8*0.33=2.64mm,所以完全兼容。
上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诊断性造影导管,俗称的“单弯”和“猪尾”,看看他们的参数,长度100cm,外径5F换算为OD为1.65mm。内径则是0.97mm(.038英寸)。造影的功能就不多说了,我们可以想一下,以他的内径,在一些必要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经之输送头端1.7F(0.6,mm)尾端2.4F(0.8mm)的动脉瘤导管。
SIM管更多的用于2-3型弓的造影,但SIM1和2之间二者的长度及跨度有所不同,所以实际选择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MAN管更多的用于共干牛角弓的左侧颈总造影。H1则适合右侧锁骨下动脉的造影选择。需要注意的是SIM需要弓上成袢后操作,具体见下图所示。
C2眼镜蛇导管适用于脊髓血管造影。大名鼎鼎的MP 125多功能管可能无需多说,更多时候作为同轴导管力量之塔的重要一部分使用(相较于一般的导管长度多出25cm)。
神经介入常见的导引导管为6F及8F两种规格,其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提供通路建设及良好的近端支撑。规格的选择要完全根据后续治疗耗材的选择而定。6F更易到位,但内腔较小,一般可以满足动脉瘤栓塞(栓塞导管+支架导管)及颅内病变的治疗。对于需要使用更大内径耗材的手术,比如颈部动脉支架,急诊取栓,多导管栓塞技术,覆膜支架,高压锅栓塞等情况下,则常规选择8F,更粗的管径带来更为困难的到位,但同时也有更高的支撑力。
通常6F内径为.07约1.8mm 长度100cm.8F内径为.09约2.3mm 长度90cm。
作者简介:唐都医院血管病治疗组 赵振伟,邓剑平团队
方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师从高国栋主任,赵振伟主任及邓剑平教授。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执笔专家共识一项,主持及参与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神介漫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