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1日发布 | 3356阅读
脑血管-动脉瘤

天坛脑血管外科团队:从复合思维出发——WEB治疗急诊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一例报道

李佑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贺红卫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江裕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明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血管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是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往往需要一枚或多枚支架辅助来实现动脉瘤闭塞和载瘤动脉保护的目标。在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救治场景中,支架置入通常面临更高的血栓风险,而应用对抗支架内血栓风险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往往又意味着患者并存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因此,破裂的分叉部动脉瘤,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通常首选开颅手术显微夹闭。尤其是对于常见的中动脉动脉瘤伴发脑内血肿的患者,开颅夹闭同时清除血肿成为患者唯一选择。


微创、减少治疗损伤不仅是患者的强烈诉求,也是外科医生永恒的追求。在2023年更新的《AHA/ASA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指南》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比重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适合裸栓、不必支架辅助的破裂动脉瘤,既能治愈动脉瘤,又可避免双抗治疗带来的出血和缺血的双重风险。同时,如果患者伴发脑内血肿,又可以基于复合手术的思维模式,在动脉瘤满意栓塞后进而通过内镜或立体定向清除抽吸血肿。但是,对于需要支架辅助才能满意栓塞止血的破裂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由于双抗的使用,这种更加微创的复合治疗模式则不能应用。


WEB(Woven EndoBridge)是经典的瘤内扰流装置,在瘤内或瘤颈处自膨,利用其在瘤颈方向上约57~62%金属覆盖的金属覆盖率阻止血流进入瘤腔,并诱导瘤内血栓快速形成,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效果。WEB这一既较好解决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又无需支架和双抗治疗的特点,使其在需复合手术处理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破裂动脉瘤,尤其是伴发脑内血肿的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成为复合手术平台急诊救治的有力武器。


本期内容将为大家带来天坛脑血管外科团队近期利用WEB装置治疗1例破裂出血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病例。



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39岁,主因“突发意识障碍3天”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现病史


3天前,患者如厕时突发意识障碍并摔倒,右侧额部着地,呼之不应,半小时后苏醒并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发作,遂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未予特殊治疗。患者转诊至北京天坛医院急诊,CT示“SAH;脑室内少量积血;CTA: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神经外科会诊评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睑裂大小对称,双瞳左:右=3:3mm,光反应灵敏,眼动充分无复视,粗测视力视野正常,面部感觉正常,咀嚼肌有力,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发声吞咽正常。四肢肌张力中等,感觉正常,肌力5级,深浅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共济运动良好,Romberg征(-)。颈强直3横指,Kernig征阳性。



辅助检查


急诊头部CT平扫示左侧外侧裂、基底池、环池、小脑幕SAH


头部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为责任灶



入院诊断


1. 大脑中动脉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叉,左)


病例分析

这是一例临床上常见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该病例动脉瘤瘤颈较宽,且处于动脉分叉部。尽管2023年指南中建议前循环低分级的破裂动脉瘤优先选择介入方式治疗以改善1年功能预后。但对于此类病例,介入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支架辅助栓塞的办法。急性期患者常合并载瘤动脉血管痉挛、凝血功能异常和负荷量抗血小板药物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等问题,置入支架存在较高的支架内血栓风险。且患者在脑卒中急性期常合并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加重这一情况,使临床医师不得不面对原发疾病以外的一系列棘手情况。因此,临床常会选择开颅显微探查夹闭的方式处理此类责任病灶,尤其是当动脉瘤破裂形成局部血肿时。


但是,在复合手术和微创理念下,“分叉部宽颈破裂动脉瘤”和“局部血肿”是否仍是开颅手术的强适应证?如何完全(或部分)地封闭动脉瘤和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找到开颅手术替代方案的关键问题。WEB系统恰巧满足了上述要求,使得分叉部宽颈破裂动脉瘤能够在无抗血小板药物准备的情况下获得治愈,同时使后续开展微创血肿清除(内镜血肿清除或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保留相对正常的凝血和血小板功能。


结合本例动脉瘤的形态特点,团队拟尝试通过WEB系统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宽颈破裂动脉瘤,对上述设想进行技术探索。


手术过程


手术方案


经皮穿刺多发颅内动脉瘤扰流装置置入术


手术医师:江裕华、王明泽


右股动脉穿刺建立8F通道


Cordis Ver135°5F造影导管在TERUMO 150cm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行左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不规则囊状


行3D-RA评估动脉瘤形态


透明模式下多角度测量动脉瘤大小

    长      宽

测量1:8.56mm        6.77mm

测量2:8.91mm         6.71mm

测量3:7.64mm        7.19mm

测量4:7.85mm        6.56mm

根据动脉瘤的测量及综合评估,选择瘤内扰流装置  WEB SL 9*4mm


Cordis MPD A1 5F多功能导管带动NeuronMax 6F 90cm至左侧颈总动脉


经NeuronMax送入远端通路导管(禾木6F 115cm)至海绵窦段


经远端通路导管送入微导管(VIA-27-154-01),在微导丝(Synchro-14 0.014200cm)引导下超选至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尝试跟进远端通路导管止于眼动脉起始部


放弃跟进远端通路导管,微导丝配合下将微导管送至瘤颈


经微导管送入WEB系统


后撤微导管送入WEB,使其由“种子”释放至“花蕾”,再至“蘑菇”样后,向前推送系统至动脉瘤顶,继而原位释放系统


经远端通路导管造影,动脉瘤内可见造影剂滞留,WEB释放成功


解脱扰流装置,跟进微导管促进推送杆与装置分离,确定解脱后撤出微导管系统


复查造影,动脉瘤显影淡,瘤腔内可见造影剂明显滞留


临床预后


术后6小时复查头部CT,未见出血或缺血表现。


予以常规抗血管痉挛、扩容、维持脑灌注压、降颅压治疗。术后2天一过性言语不利,加强血管解痉治疗、提高脑灌注治疗后缓解。术后4天下床活动,mRS 1分。


小结

本期节目展示的WEB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是利用介入新材料、新技术改变固有治疗的成功实践,是利用复合手术理念使治疗更加微创化的大胆尝试。


本期节目在展示WEB系统应用于急诊破裂动脉瘤治疗可行性的同时,强调复合手术模式与传统治疗模式在临床决策方面的差异。区别于传统治疗模式“能与不能”的临床决策方式,复合手术模式以明确的治疗目的为出发点,综合不同治疗技术的特点,在以最小伤害为目标,形成最优的微创治疗方案。


复合手术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显微技术、内镜技术、介入技术、神经导航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进步。WEB装置是介入技术进步的代表,是专门用于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新型颅内动脉瘤栓塞装置。其创新点在于WEB通过微创介入方式植入动脉瘤后,植入物自膨胀,有效地密封瘤颈而不影响载瘤动脉,简化了治疗方式,one and done单一器械即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并巧妙地将血流导向治疗从血管内治疗转化为囊内解决方案,无需抗血小板治疗,可用于急性期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治疗,是一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全新术式。


专家简介

李佑祥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专业组组长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中心主任

北京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心脑血管病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考核委员会介入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贺红卫 主任医师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科室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

北京医学会介入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心共患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目前主要关注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学人工智能分析、颅内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研究、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等

近五年主持省部级课题共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共2项。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通讯作者在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等期刊杂志上发表了SCI论文共7篇,参与了包括NEJM、Science bulletin等在内的20余篇论文撰写

获批1项软件著作权,目前正处于实际审查阶段的国家发明专利共2项

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200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江裕华 副主任医师

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副组长,副主任医师,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总干事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损伤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质控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委员会青年委员

现在从事神经介入的基础及临床工作,目前主攻方向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目前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公开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1项、院级青年基金1项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联合课题等10项课题,在神经介入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与成果,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获得全国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编写《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等著作3部,目前是《Europeanradiology》、BMJ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


王明泽 住院医师

博士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2009年9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9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硕士研究生外科学(神外);2016年9月-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博士研究生外科学(神外);2020年8月-至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主要工作:参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复合手术治疗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复杂性脑血管病》(D161100003816005)和十三五重大慢病专项《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2016YFC1301800)等复合手术临床课题的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从事脑血管病、肿瘤等方面神经外科复合手术模式探索和技术创新,开展新技术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复合手术模式搭建脑血管病急诊危重症绿色通道救治体系和技术探索

在SCI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著,参与多部教材编写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