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发布 | 49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刘一强:双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开通一例

刘一强

郑州市中心医院

刘立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黄攀攀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图怪兽_0cf15181aaaaf31ef26f3c98bb1de443_52992.png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性,67岁。代主诉:发现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5分钟。


现病史:35分钟前(2023年10月11日 12:00)患者家属发现患者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无力,嗜睡、反应迟钝,左上肢不能上抬,左下肢不能站立,伴言语不利,急诊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20年,收缩压最高200mmHg,舒张压不详,口服“替米沙坦片”,血压控制不详;“糖尿病”病史20年,口服“二甲双胍片”。


查体:T:36.7℃,P:66次/分,R:20次/分,BP:131/59mmHg,嗜睡,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向右凝视,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示齿口角向右歪斜,咽反射减弱,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肌力I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共济查体不配合,左侧病理征阳性,右侧病理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克氏征阴性。NIHSS评分:18分,发病前mRS评分:1分,ASPECTS-CT:10分。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并同时行头颅磁共振评估。


术前准备

术前造影

DWI:未见明显高信号


MRA:右侧颈内动脉C3-7段未见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纤细;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右侧大脑中动脉显影浅淡、分支稀疏;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局部管腔纤细。


PWI:全脑核心梗死区(ADC<620)体积为0ml,Tmax>6.0s体积109.7ml,Mismatch体积109.7ml。


DSA: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后循环通过双侧后交通及软脑膜支向前循环有代偿。


既往2022年5月31日头颅MRA提示双侧颈内动脉C6段重度狭窄。


手术策略

1. 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6段闭塞,左侧颈内动脉C1段以远闭塞,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双侧后交通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软脑膜支向双侧前循环代偿。


2. 患者急性脑梗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右侧颈内动脉为责任血管。


3. 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造影与MRA不符,考虑左侧颈内动脉在狭窄基础上急性闭塞,遂优先处理左侧颈内动脉(发病时间窗更短,可能更大获益),再处理右侧颈内动脉。


治疗过程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处理:输送导管头端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1段、中间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4段,负压抽吸,可见大小约1mm×1mm血栓抽出,复查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C1远端及左侧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显影,前向血流3级,前交通动脉开放,C6段局部管腔中重度狭窄(狭窄约70%),经导管缓慢注入替罗非班组液(0.9%氯化钠溶液200ml+12.5mg替罗非班)5ml,观察10分钟复查造影狭窄段较前无明显变化。


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处理:

· 输送导管、中间导管、微导丝、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到达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经中间导管及微导管同时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6-7段闭塞,考虑原位狭窄后闭塞。

· 引入心凯诺(2.0mm×15mm)颅内球囊额定压扩张后,复查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C6段狭窄明显改善,局部残余狭窄约30%,前向血流3级,右侧大脑中动脉显影正常。

· 再次复查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狭窄段较前无明显变化。

· Dyna-CT无出血。


首先处理左侧颈内动脉(抽栓一次,3级再通)。


开通右侧颈内动脉。

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处迂曲,微导管通过困难

右颈C6-7段重度狭窄


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成形。


再次复查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同前。


术后情况

术后即刻查头CT未见出血。


术后第一天: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精神可,无失语,无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无凝视,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示齿口角向左偏斜,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双侧痛觉对称,双手指鼻及双下肢跟膝胫试验稳准,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布氏征、克氏征阴性,NIHSS评分1分(面瘫1分)。


复查头CT无新发梗死。


术后一周: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无凝视,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双侧痛觉对称,双手指鼻及双下肢跟膝胫试验稳准,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布氏征、克氏征阴性,NIHSS评分1分。


头颈CTA:双侧颈内动脉C4-C6段、左侧C3段、右侧C2段管腔中度狭窄。


患者住院10天后出院。


术者小结

本例患者为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重,MR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C6段重度狭窄,但术中造影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考虑为急性闭塞(磁共振检查完毕与DSA造影前出现的闭塞)栓塞可能性大,患者发病时间短,首先处理急性闭塞的左侧,再处理右侧可能增加潜在获益。双侧颈内动脉开通后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向右侧大脑前供血。本病例优选左侧开通增加患者获益。


左侧颈内动脉开通方式:考虑栓塞可能大,首选抽吸。


双侧颈内动脉同期开通会面临高灌注损伤、颅内压升高、脑疝等风险。该患者行抽栓及球扩后虽残余有狭窄,但经过观察,可以维持正常血流,权衡利弊后未一期置入支架。


双侧颈内动脉同时急性闭塞的发生率不高,目前优先处理哪一侧尚无定论,有研究证实由两组医师分别经双侧股动脉穿刺同时行取栓是可行的,能显著缩短血管再通时间。


首选开通侧支循环较差的闭塞血管,缩短该侧闭塞血管的再通时间,减少梗死脑组织的体积,可能利于改善预后。


手术方式选择:术前评估颈内动脉闭塞的可能发生机制,选择单纯抽吸为主或结合支架拉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以及必要时采用BADDASS技术等措施,选择个体化开通方式及耗材。

患者收益:

发病时间窗内

良好的侧支代偿

更短的发病到再灌注时间

低并发症发生率

熟悉相关耗材特性

熟练的通路建立技巧

围手术期管理

术者简介


刘一强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 介入治疗专业副主任医师。

2019年6月-2020年10月参加“中国援赞比亚第21批医疗队”为赞比亚建立介入放射学学科。

河南省卒中学会影像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会委员;郑州市卒中学会介入分会常委;郑汴一体化卒中专科联盟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卒中学会理事。


刘立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郑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介入管理青委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分会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学会委员;IUA河南分会VTE专家委员会委员。


黄攀攀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脑血管病的诊疗,熟练掌握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器械使用指南

1323内容2360阅读

进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