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2日发布 | 143阅读

【风向标】基因检测是癫痫成人患者的有益诊断工具——相关效用性研究结果公布

神内资讯

脑医汇

达人收藏

基因检测已成为早期癫痫发作儿童患者的诊断评估标准环节,但其对癫痫成人患者的效用有待进一步探索。在2023年12月1日至5日于美国奥兰多举办的美国癫痫学会年会(AES 2023)上,一项关于“基因检测对癫痫成人患者的效用性”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正式公布。该研究旨在评估基因检测对癫痫成人患者的诊断效果,并确定与识别癫痫遗传病因的较高可能性相关的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进行,并使用该大学的电子健康记录(EHR)队列研究工具对2010至2023年的EHR进行了病例审查,共确定了1484名在临床就诊期间有基因检测记录的确诊癫痫患者,其中806名患者年龄超过16岁。最终的病历审查共纳入250名年龄超16岁的个体(男性122名,女性128名;癫痫开始发作的平均年龄为12.0±12.9岁,18.1%在1周岁生日前发作);在215名已知癫痫类型的个体中,52%为局灶性癫痫,其余患者为全身型或混合型癫痫;进行基因检测的平均年龄为24.5±13.6岁;检测类型包括:基因panel检测(n=173)、全外显子组测序(WES,n=69)、微阵列检测(n=38)、单基因检测(n=28)、脆性X检测(n=26)、核型分析(n=22)和线粒体检测(n=13)。


结果显示,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的诊断率最高(34.8%),其次是基因panel检测(28.3%)和微阵列检测(18.4%);所有检测中共在95名患者(37.8%)中发现致病性变异;137名患者(54.8%)有意义不明的变异;17名结果为良性,64名为阴性。


数据进一步表明,91名患者(36.4%)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癫痫相关的致病性变异,最常见的包括TSC2(15.4%)、SCN1A(8.8%)、TBC1D24(4.4%)和TSC1(4.4%)的突变。在1周岁以后癫痫发作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变异包括DEPDC5、POLG、ATXN10和TSC2(各5.8%)。发育迟缓史(r2=0.207)和癫痫发作年龄较小(r2=-0.252)与癫痫相关致病性变异的检出率较高有关。


第一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临床神经学副教授Yi Li博士表示,基因检测在癫痫患儿中很常见,但我们的结果表明,尚未接受基因检测的成人患者也应进行此类检查,特别是首次癫痫发作发生在儿童期的患者。我们的研究强调,在真实世界中,癫痫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时间自首次发作起约延迟了1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检测的价格已经下降,所以在理想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癫痫患者无需等到成年后才进行检测。”


“我认为在我们向前迈进的同时,我们需要让癫痫成人患者拥有更多获取基因检测和诊断的途径。这样一来,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致病风险更高或更低的人群,并有可能改进诊断方案,实现更加有效地分诊。”Yi Li博士补充道。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神经内科”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3969内容1089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