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NeurologyNotes
数年前曾整理过“图解丘脑梗死的那些事儿” 据说被转载不少
这个资料是也是几年前整理的,数次使用后发现甚是不错,特分享。
脑桥包括基底部和被盖部两个部分,基底部就是脑桥腹侧部
腹侧面宽阔膨降,长度约为2.5cm,表面为横行大纤维束,弓形如桥横过中线。
基底部包括纵横两系纤维束,这些纤维束中散有大小不均的多极细胞,其中有的聚集成核团统称脑桥核,脑桥核的轴突组成脑桥深、浅横纤维,行于纵行束的深面和浅面,跨过中线至对侧形成小脑中脚走向背侧的小脑。纵行纤维束有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和皮质脑桥束。
在脑桥移行至小脑中脚处有三叉神经根附着,三叉神经根包含上内侧较小的运动根和下外侧较大的感觉根。
在脑桥侧中线上有浅沟为容纳基底动脉的基底沟,脑桥腹侧面贴在颅后窝斜坡上份。
腹侧下缘与延相交的横沟内自正中向外侧有展神经、面神经包括中间神经,以及前庭蜗神经出人。
小脑中脚、延髓和小脑三者交界处称脑桥小脑角,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位于角内。
被盖部除含有自延髓上升、中脑下行的一些纤维束和网状结构外,主要有Ⅴ Ⅵ Ⅶ Ⅷ对颅神经核和他们相联系的纤维束与神经根丝。
脑桥由基底动脉发出的三组脑桥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供应血液
1.脑桥旁正中动脉有十余支,从基底沟两岸进人脑桥,供应脑桥基底部的脑桥核、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和皮质脑桥束,有些长支可伸人被盖部,供应内侧丘系和网状结构。
2.脑桥短回旋动脉供应脑桥基底部前外侧,包括皮质脊髓束、脑桥小脑纤维、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又神经脊束核及运动核、面神经核及其根。
3.脑桥长回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一同供应脑桥被盖部,包括三叉神经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蜗神经核、内侧丘系和斜方体,外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脑桥网状结构等。
约占孤立性脑桥梗死的58%
脑桥旁正中分支阻塞通常会损害皮质脊髓束、皮质桥小脑束和皮质延髓束,但也可以延伸到被盖区的内侧,累及颅神经核或其传出束,以及内侧纵束。
神经系统的表现取决于被盖受累的严重程度或范围。因此,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后可能会出现各种腔隙综合征。运动异常是主要表现,但常伴有一过性眩晕、复视、凝视异常、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
常见的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和共济失调轻偏瘫。
一些预警信号可能出现在全面的神经功能缺损之前(脑桥预警综合征)。
神经功能也可能进一步恶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