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布 | 4442阅读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专家团队完成我国首例正式进入临床后的磁共振引导下脑激光间质热治疗术(MgLITT)

关宇光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马凯强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王雄飞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刘钊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滕鹏飞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王梦阳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王静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朱明旺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栾国明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2023年11月26日,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华科机器人引导下植入国内首台正式进入临床后的光纤,并成功完成MR引导下的激光间质热疗术(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LITT)。

激光间质热疗术由Bown于1983年首次描述, 1990年Sugiyama首次使用该术式治疗脑部病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于2007年批准了LITT治疗颅内疾病,Curry等于2012年报道了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术(MRI-guided 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MgLITT)治疗癫痫。此后,MgLITT治疗癫痫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来自论文的数据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共有1800多例癫痫患者接受了MgLITT手术,病种包括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HH)、颞叶内侧硬化、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各种发育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畸形等。根据2021年9月美国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协会发表的专家共识(American Society for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Position Statement on 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Epilepsy),MgLITT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不劣于传统的开颅切除性手术,并以安全、精准、微创、恢复快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在未来可能改变癫痫外科的手术模式。


病例分享


一、一般情况

主诉:青年女性,23岁,发作性抽搐13年。

现病史:患者10岁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抽搐,约10分钟后好转,伴有喉鸣和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双眼右上方斜视,1小时后意识恢复,醒后不能回忆发病过程。随后间断发作,不规律,最频繁时1次/月,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予药物控制效果差,2016年1月于外院行左侧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术后仍间断发作,频率为1次/2月至1次/月,形式同前。2019年7月于外院行脑立体定向双侧颞叶深部核团毁损术,术后发作增多,每月2-4次,发作形式同前。2020年4月患者就诊我院,经评估检查后为明确致痫灶于2020.4.13日行华科机器人引导下颅内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行视频脑电图捕捉发作,定位致痫灶起始为右侧颞枕交界前、颞下沟后部病变(电极Y’),行射频热凝毁损后患者发作明显减少,约半年1次。为微创治疗,2021年1月再次于我院行以原Y’电极为中心颅内电极植入并射频毁损治疗,毁损后于2022年10月发作1次,2023年10月发作3次,形式同前,发作前有陌生感。

目前用药:德巴金500mg bid,左乙拉西坦早750mg 晚500mg。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神清,语利,精神可,双瞳等大等圆,D=3mm,眼动充分,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吞咽可,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既往史:无特殊异常。


二、术前评估

1.视频脑电图:间歇期:1.癫痫样放电(少量),脑区性,双侧枕区(图1)。

图片1.png

图1:间歇期:双侧枕区癫痫样放电


2.头部MR:右颞叶致痫灶毁损术后改变(图2)。

图片2.png

图2:右颞下沟处可见毁损后软化灶形成

3.脑磁图:监测期间发作间期未见典型癫痫样放电。


三、诊疗过程

(一)癫痫中心讨论

1.症状学:精神先兆(陌生感)→左侧偏斜→左侧偏身强直阵挛→全身强直阵挛(左著)。复发后发作形式同前。

2.脑电图:间歇期定位于双侧枕区。

3.磁共振:右颞叶可见毁损术后改变。

4.脑磁图:监测期间未见典型癫痫样放电。

患者行立体脑电图SEEG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ic引导的射频热凝毁损(RF-TC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后一年九个月无发作,再次复发后发作形式同前,复查脑电图提示间歇期双侧枕区癫痫样放电,考虑左侧枕区放电为颞底快速传导所致,参考第二次颅内电极植入致痫灶核心部位W电极位置(图3)及记录到的W电极颅内脑电图结果(图4,致痫灶定位于右侧颞下沟病变处。

图片3.png

图3:第二次SEEG电极植入核心W’放电起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片4.png

图4:间歇期:癫痫样放电,C’6-8,D’8-10;W’8-9、Z’7-9;D’4-6,V’7-10。发作期:临床:精神先兆+头部先兆→左侧偏斜→左侧偏身强直阵挛→全身强直阵挛。EEG:发作型,W’8-10→C’4-5,W’8-10→D’4-5,C’7-8→D’8-9→W’5-7,Z’5-9→V’4-9。


(二)手术方案:按术前设定路径,华科机器人引导下右侧颞叶植入两根光纤(图5)。

图片5.png

图5:病灶前后共植入两根光纤路径及拟射频消融范围


(三)MR引导下LITT治疗:

光纤植入后转至MR引导下行LITT治疗,治疗过程中在磁共振的实时引导下,准确监控病灶区域的温度,可视化的操作下对消融范围精准控制(图6),消融结束后再次行增强核磁扫描确认消融范围(图6)。

图片6.png

图6:图A、B示两条光纤温控可视化操作精准控制消融范围;图C、D、E示消融后行增强核磁扫描再次确认消融范围


(四)患者术后即清醒,精神好,语言流利,6小时后正常进食进水,余查体同术前。


四、讨论

Curry等于2012年报道了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术治疗癫痫。同时国产LITT激光间质治疗设备近两年大力发展,国产LITT激光间质治疗设备由华科公司生产,2020年底在国内首次进行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LITT设备、耗材的临床试验,该类产品在2023年4月由华科精准成功获批注册上市。我院本次实行的MR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术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后的首例应用,从此翻开了磁共振引导下的激光间质热治疗技术在我国神经外科领域临床应用的新篇章。

1、LITT技术其中两大关键:LITT激光消融手术在磁共振的实时引导下,可视化的进行颅内病灶的微创治疗,手术过程中能够精准的显示治疗区域的温度,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调整合适的功率,并控制消融时间,最终控制消融范围达到临床需求。同时,散射光纤能够将红外激光传输至病灶中心,并均匀照射周围组织,组织吸收光能后被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即可被消融,达到治疗效果。神经外科医生在磁共振影像的引导下,制定精确的手术路径,通过经皮微创手术,可以准确地将光纤植入至癫痫病灶或肿瘤位置,最后利用激光散射消融肿瘤及病变组织即可。

2、LITT的优势: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术中MRI技术全程引导,精准监控病灶,避免了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

(2)微创、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不到3mm,不能接受开颅患者的更佳选择。

(3)对患者损伤轻微,大多数患者可第二天回家,并可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而传统开颅手术病人需住院5-6天,然后恢复数周。

(4)安全性高,无放疗引起的组织损伤。

(5)适用范围广,可以被用于治疗癫痫,也可用于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或其他局灶性脑部病变。

3、LITT的应用范围:近几年, 在引起癫痫发作的如下各种疾病中,LITT治疗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

(1)难治性癫痫

(2)颞叶癫痫

(3)海马硬化

(4)下丘脑错构瘤

(5)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等

(6)其他深部脑瘤或病变

此外对于胶质瘤、脑膜瘤等脑肿瘤,也有报道陆续证明了这种微创、新颖的LITT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未来发展有巨大潜力。


展望

对于符合LITT适应症的脑部疾病,与开颅手术相比,LITT更加微创、操作更加便捷、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恢复更快。整体而言,LITT的治疗效果相比开颅手术稍差,但在某些疾病中则优于开颅手术,例如下丘脑错构瘤引起的药物难治性癫痫。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是国内首例正式进入临床后的脑激光间质热治疗术的医院。希望在我们的工作努力下,越来越来的患者能通过LITT治疗受益。


专家简介

关宇光 医学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

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帕金森病诊疗中心副主任

癫痫中心外科主任

主要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 帕金森与运动障碍分会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 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谭基金外科技术组副组长等。

荣誉及奖励:获2010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奖学金;2014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22 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青年奖

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rain、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surgery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5篇

专业特长:帕金森与肌张力障碍、癫痫(儿童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植物人促醒、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征、痉挛性斜颈、舞蹈症、抽动秽语综合征、顽固性疼痛等疾病的评估诊断外科治。


马凯强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功能疾病与认知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进行癫痫病、意识障碍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对于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脑电图定位、意识障碍的评估及DBS/VNS/SCS不同术式对于意识障碍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癫痫、意识障碍促醒、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对癫痫及意识障碍的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随访具有独到见解。


栾国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国家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功能及癫痫中心主任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癫痫所所长

癫痫病临床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亚洲及澳新大区主席、中国分会主席

国际抗癫痫联盟外科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癫痫外科学会创会常务委员

亚洲癫痫外科学会创会秘书长

中国抗癫痫协会第1-3届副会长、现任常务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三十余年的神经外科生涯中,成功实施了1万余例神经外科手术,其中仅癫痫手术就达6500余例。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20余部,先后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并于2017年5月获得世界神经调控重要贡献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