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心梗常听常见,突发失明,"眼梗"了。是急诊、眼科、脑病科急诊疾病,也是脑中风的一部分。
需要眼科眼底检查明确病因,眼底出血还是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
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和介入能力的提高,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或阻塞导致的突发失明,可以介入治疗超选择眼动脉溶栓会取得戏剧般的好转。
失明后90分钟是治疗的黄金时间,随着时间的延迟,眼底缺血缺氧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眼科和神经血管介入联合救治。
近日,武威市中医院脑病科成功开展了院内首例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手术。 术后24小时,患者视力明显改善。
患者,女性,69岁。
既往有糖尿病。
入院前2月余,出现左眼视物模糊,有飞纹征,检查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性青光眼,给予球后注射治疗。
之后逐渐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双眼失明,来科就诊,检查眼压增高,双侧瞳孔散大约6mm,无光感。考虑患者可能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我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宝元制定了眼动脉介入溶栓手术方案。
手术经右手桡动脉穿刺,经主动脉弓分别超选双侧颈内动脉,由微导丝将微导管留置于双侧眼动脉开口处,给予尿激酶10万u血管内溶栓,罂粟碱30mg、替罗非班10mL推注,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左眼视力明显改善,左眼瞳孔明显缩小,有光感。
继续给予尿激酶、罂粟碱、依达拉奉、激素、抗凝、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当愿有奇迹发生,重现光明。

造影可清晰看到眼动脉血运情况
超选择眼动脉介入示意图
微导管超选择入眼动脉
微导丝碎栓、尿激酶灌注溶栓
术前术后造影眼动脉清晰一些

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CRAO)是一种特殊类型脑卒中,是指流经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液阻滞所引起的视网膜缺血坏死、视力丧失。
根据阻塞程度可分为:
完全性、不完全性。
目前已证实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性眼动脉或选择性颈动脉顺行介入溶栓术。发病时间72小时以内且无溶栓禁忌症患者,均可积极给与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术。
流行病学特点:
1)多单眼发病,双眼仅占1-2%;
2)发病率:1/5000,男性大于女性(2:1);
3)多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中青年患者少见;
4)发病者常有偏头痛、血粘度异常、血液病、口服避孕药以及外伤等诱因,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心内膜赘生物等。
发病机制:
1)栓塞:多位于筛板,其次后极部动脉分叉处。
栓子来源:胆固醇常见约占87%,血小板纤维蛋白栓子,钙化栓子,肿瘤栓子等;
2)血管痉挛:血管舒缩不稳定的青年人,早期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者。
轻度者:短暂视力模糊。
强烈者:血流阻断,一过性黑矇。
发作频率:多日一次至一日多次。
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3)血管壁改变:炎症、感染及毒素引起血管内皮粗糙,管颈变窄,血栓形成;4)血管外部压迫:青光眼、巩膜环扎术、眼眶手术创伤、电凝过度、球后肿瘤、球后出血等导致眼压和眶压增高。
临床表现:
其特征有三个:
视力突然丧失;
后极部视网膜乳白色混浊;
黄斑区樱桃红点。
根据堵塞程度而视力减退症状有轻有重,当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发生阻塞时,患者自觉视力骤减,常仅有光感乃至失明。多以单侧发病为主,偶有双侧依次失明。
并发症有:
1)视网膜出血:多位于视乳头附近,如出血量多,考虑伴有静脉阻塞;
2)继发性青光眼:发病约15%-20%,常合并有颈内动脉狭窄,长期视网膜动脉低灌注缺血,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预后:
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缺血半小时视网膜即坏死。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一般预后较差,尤其是当双侧眼均受累时,因阻塞部位和程度不同而结局不同,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失去抢救时机,视力多在0.1以下。
正确认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才能够做到及早的发现和治疗。
美好的世界,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感知、发现美、欣赏美。
突发视力下降、黑朦、失明,警惕"眼梗"了,刻不容缓救治,介入溶栓是首选方法。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