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发布 | 127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杰出妙计】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左侧颈内动脉C1段多发大型动脉瘤一例

姚智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付晓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攀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禄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

主诉:头晕、头痛20天,加重10天。

现病史: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不伴肢体无力、抽搐,不伴恶心、发热,不伴言语不清、言语不利、嘴角歪斜,不伴视物模糊、视物重影,不伴行走不稳,未重视,未治疗,10天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随至当地医院完善头颈联合CTA:1.左侧颈内动脉C1段两处动脉瘤;2.双侧颈内动脉管壁粥样硬化;3.左侧椎动脉V4段管腔轻度狭窄;4.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轻度狭窄。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1.脑动脉瘤,未破裂;2.脑血管狭窄”为诊断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10年前有冠心病病史,自诉好转后,未规律性用药;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

查体情况:意识清楚,精神一般,语言清晰,记忆力正常,理解力正常,计算力正常,判断力正常,定向力正常,右利手。运动系统检查无肌肉萎缩及假性肌肥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快复轮替试验正常,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Romberg征阴性。无不自主运动,步态正常,走“一”字稳。

辅助检查

(外院)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外院)心电图:1.窦性心律;2.T波改变;
(外院)颈部血管彩超:

1.双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斑块;

2.双侧颈静脉、椎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3.双侧锁骨下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二、术前影像

术前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1段有两个大型宽颈动脉瘤。

【左侧颈内动脉C1起始处动脉瘤】

术前通过2D/3D工作位测量,近端动脉瘤大小约为18.89mm*14.89mm,远端动脉瘤大小约为18.50mm*19.73mm,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约4.96mm、4.93mm,远端血管直径约4.59mm、4.45mm,预计覆盖病变部位所需密网支架长度约为42.57mm。

三、术前诊断

1.脑动脉瘤、未破裂;

2.脑血管狭窄;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手术方案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2.术中器械
  ·8F动脉鞘
  ·5F多功能导管
  ·1.5m泥鳅导丝
  ·6F长鞘
  ·6F 115cm 中间导管
  ·0.014in*200cm微导丝
  ·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
  ·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6.0-30(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5.5mm*45mm)

四、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于DSA手术检查台上,常规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全麻并全身肝素化下,经右侧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6F长鞘在5F多功能导管及泥鳅导丝引导下至左侧颈内动脉C1起始处,6F中间导管上行,3D造影明确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多发大动脉瘤。

【3D造影】


路图下,确定工作角度,以0.014in*200cm微导丝携带泰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尝试超选入载瘤动脉远端,因血管严重迂曲,两个动脉瘤瘤体巨大且距离较近,超选困难,故尝试微导丝和微导管瘤囊内“成襻解襻技术”通过至载瘤动脉远端,随后上行支架微导管越过动脉瘤颈部送至海绵窦段,然后沿着支架微导管将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6.0-30(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5.5mm*45mm)顺利输送到位。

【路径迂曲,超选困难】

【瘤囊内成襻】

【解襻后支架微导管到位】

输送支架到位后,首先回撤微导管,当头端打开呈V型喇叭口状时,整体回撤微导管与输送系统至动脉瘤瘤颈远端预期锚定位置,随后推拉结合缓慢调整释放,确保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全覆盖瘤颈


跨越动脉瘤瘤颈缓慢释放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半释放支架显影图】 

 【完全释放支架显影图】


术后即刻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分支显影无异常。


另可见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腔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

行支架CT提示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按照预案定位精准释放,在血管内贴壁良好,X-perCT显示未见新鲜出血,遂结束手术。


【CT/X-perCT显示支架打开及贴壁良好】


术毕,留鞘。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

1.该病例为左侧颈内动脉C1段多发大型动脉瘤,若采用传统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操作复杂,短期效果满意,但是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采用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进行此类动脉瘤的治疗,操作简便,其提供高金属表面覆盖率(30%-35%),血流导流作用显著,另外,优异的病变覆盖能力,更有利于动脉内皮细胞的移行生长及瘤颈覆盖闭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动脉瘤的闭塞率。

2.该病例血管严重迂曲,两个动脉瘤瘤体很大且距离较近,手术难度风险巨大,支架微导管的到位非常关键,术中应用长鞘和中间导管提供良好的通路支撑,应用微导丝和微导管瘤囊内“成襻解襻技术”将支架微导管越过病变部位送至载瘤动脉远端;之后Nuva®密网支架的到位、定位和打开需要合理控制系统张力,时刻保证张力的释放和平衡,此案例不仅展现了Nuva®血密网支架是一款性能优秀的密网支架产品,同时也展现了术者高超的操作技巧和精湛的手法。

3.术前需关注载瘤动脉血管迂曲程度、精准测量瘤颈宽度以及载瘤动脉近远端血管直径,选择尺寸合适的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至关重要,要确保有足够的锚定强度。

4.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泰杰伟业今年新推出的新型密网支架,提供9种标称直径,规格型号多达82种,适应载瘤血管直径2.0~6.0mm,预期血管内支架长度13-64mm,可以充分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动脉瘤治疗方案。


术者简介

  姚智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科副教授。

 · 临床神经外科 博士,博士后;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本科、硕博连读、博后;

 · 临床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

 · 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全国研究型医院第一、二届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原济南军区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全军涂通今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 首届河南省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

 · 河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脑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

 · 河南省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 洛阳市医学会学术秘书;

 · 发表四十余篇SCI及中文核心论文,主研课题多项;

 · 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项。

 · 结合临床工作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项。

 · 从事神经外科,神经介入临床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经验。

 · 完成各类神经外科开颅手术4000余例,神经介入栓塞手术7000余例。

 · 手术效果和并发症低的口碑在全国专家比较认可。


  付晓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 擅长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脑静脉窦血栓、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 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攀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 擅长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微创治疗。发表SCI 2篇,核心及国家级专业论文3篇。


  何禄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读研究生

 · 擅长脑血管疾病手术和管理。

 · 擅长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微创治疗。

产品介绍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独特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的可控性增强,释放过程的可透视性有助于术者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有利于及时调整微导管和推送杆的操作,帮助支架释放顺应血管形态。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和镍钛铂丝三种丝有序编织而成。主体编织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其具有独特的超弹性,使得支架可以主动贴合血管管腔结构,消灭即刻管腔丢失,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可以耐受更高的形变,反复操作后仍然可以恢复初始形态,保证支架的贴壁。2根铂铱合金丝提供支架的宏观骨架显影,易于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走行。约1/3的DFT丝提供支架的微观轮廓显影,易于识别支架的贴壁情况。

Nuva®血流导向密网提供9种外径选择,规格型号多达82种,适应载瘤血管直径2.0~6.0m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动脉瘤治疗方案。


泰杰伟业


泰杰伟业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前沿的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相关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泰杰伟业公司目前发展迅速而稳定,已在北京平谷拥有2万平米以上的生产基地。自成立伊始,泰杰伟业一直秉承着“杰出科技,关爱生命”的信条,以高起点、高质量、高信誉的理念,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自我研发生产的多种三类医疗器械,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全心奉献。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