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发布 | 8092阅读

从科幻到现实,华山医院开展国内首例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手术

陈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朱玉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2年前,家住山东菏泽58岁的老张(化名)突发脑梗死。发病时,家属担心手术风险太大,选择保守治疗。急性期治疗后,家属无法接受老张站不起来的事实,四处寻医。


然而,1年时间过去,治疗花费巨大,效果却并不理想。老张虽然能站起来了,但患侧的上肢和下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老张变得沉默寡言,不爱笑,脾气暴躁。


遇见·有一线希望就试试吧 


2022年9月,家属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陈亮教授和康复医学科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发起的关于“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同步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探索性研究”招募信息。


经过简单咨询,他们了解到该疗法目前在国内还不成熟,需要手术植入设备。得知自己可能成为该研究的第一位患者,老张和家属心里燃起一丝希望的同时又有一点怀疑。但随着深入咨询,他们了解到该研究虽然是一个新疗法,但手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老张和家属决定即使只有一点希望也要试一试。


携手·手术成功 脉冲发生器正式开机


2023年4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功能亚专科陈亮、胡杰教授带领团队为老张成功实施了迷走神经刺激系统植入术。据公开报道检索,这是国内首例为脑梗死患者成功实施的迷走神经刺激术,也标志着国内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迎来了新格局。


VNS植入手术


术后恢复1周左右,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医生们的期待目光下,迷走神经脉冲发生器正式开机,并调至文献报道的最佳参数,整个过程老张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带领的康复医学团队的治疗下,老张开始了为期6周的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康复期间,老张每天到华山医院的康复科进行治疗,康复内容包括手法治疗、上肢二维平面、三维空间机器人和下肢足踝机器人等训练,并且随着老张的功能恢复逐渐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左:康复治疗师进行手法康复中

右:下肢足踝机器人训练中



收获·不仅能切菜,还能做饭、洗碗了


术后6周评估时,老张患侧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有了明显改善,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提高了9分,老张由中度运动障碍改善至轻度运动障碍。


“多亏了咱们华山医院的医生,非常感激他们。我原来洗澡得让家人帮忙,但现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走路也比原来走得快了,希望我走路的姿势会越来越好看。”老张笑着告诉医生。


回到山东老家后,老张根据医生的建议自行康复训练。术后90天,他告诉医生,自己每天把控制器(迷走神经患者控制器)放在小背包里,在社区锻炼的时候就把控制器打开刺激,开始锻炼,刺激结束了便回家,非常方便。他还说,周围的邻居说他现在走路一点也不像脑梗患者,像变了个人似的。FMA-U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老张在家庭康复90天时提高了13分,其中上肢提高11分,下肢提高2分。


今年10月9日,医疗团队收到了老张妻子发来的视频,视频中老张正在切菜,辣椒丝和香菇丝切得薄厚一致,动作流畅。“现在都是老张给我做饭、洗碗,土豆切得比我还好,他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老张妻子告诉我们,言语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大约8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患有上肢运动障碍,约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内仍存在上肢功能障碍。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病患家庭将因此蒙受经济压力和身心痛苦。


迷走神经被称为“大脑的后门”,是12对脑神经之一,是躯体内脏和大脑交流的高速信息通道。以往研究表明,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调控脑网络和增强神经可塑性,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症状的目的。VNS疗法已在临床应用超过30年,既往主要应用于癫痫治疗。现在,越来越多的适应证正在被探索和研究。最新消息,VNS联合康复疗法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23年医疗保健类最佳发明榜单。期待这一国际先进疗法可以早日造福国内广大卒中患者。


根据《脑机交互神经调控前沿进展白皮书》报道,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属于最前沿的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技术,该方法将电极缠绕于患者左侧迷走神经主干,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实现调控、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作用。2011年,Nature杂志首次报道VNS诱导大脑可塑性,重塑神经环路。之后,大量研究在动物和临床上进行安全性和可行性验证。2021年,《柳叶刀》(Lancet)杂志报道了VNS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重度上肢运动障碍的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研究。同年,美国FDA也批准VNS可用于减轻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随的中重度上肢运动障碍,改善其运动功能。 


VNS治疗卒中环路

VNS可以激活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和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蓝色箭头基部)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投射到大脑皮层

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

可增强卒中后大脑运动皮层的可塑性



项目介绍

大约80%的急性卒中患者伴随运动障碍,其中50%以上的幸存者在6个月后仍无明显改善,导致较差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目前,促进卒中后肢体尤其是上肢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极少。迷走神经刺激(VNS)既往主要应用于癫痫治疗,动物实验发现迷走神经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可以引起动物神经功能重塑,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运动的恢复。最新的国外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上肢强化康复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卒中后中-重度长期手臂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本项目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陈亮教授和康复医学科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发起,拟针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开展以迷走神经刺激为核心的联合康复方案,验证其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机制,从而为该类患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已获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方案编号KY2022-676),现公开招募受试者,计划在全国招募20例受试者。


准入标准

1. 病程6-24个月的单侧幕上缺血性中风病史,目前病情稳定;

2. 年龄40-70岁;

3. 右侧或左侧肢体无力,FMA运动功能评分为30-80分;

4. 有沟通、理解和给予适当同意的能力;

5. 术前充分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手术禁忌症者。


注:以上为部分主要标准,最终入组标准由研究医生掌握。


招募信息

本研究已经成功入组3位患者,临床康复6周评估时,主要结局指标运动功能FMA-UE量表平均提高12分,与国际研究报道一致,疗效显著。


目前本项目仍在招募,如果您适合该疗法,有意愿加入本研究,可添加以下联系方式。


  • 联系人:岳医生

  • 微信号:Huashan_DrYue


专家介绍



陈亮

神经外

主任医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师从周良辅院士和毛颖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各类疑难杂症手术及相关研究,擅长显微镜与内镜下微创治疗各类脑肿瘤、脑血管病、癫痫等。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资助。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 Material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euron等高影响杂志及Journal of Neurosurgery、Neurosurgery等行业权威专刊;以副主编出版《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三版)》、以编委暨学术秘书出版《实用神经病学(第五版)》;2次获国际脑机接口顶尖会议BCI Award 最佳论文提名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9项、转化2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朱玉连

康复医学科

主任治疗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擅长脑卒中、脑外伤以及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研究制定了脑卒中后规范化综合性的三级康复方案,相关成果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推广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兼任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康复学组委员等职。迄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5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本,参编教材7部。




文丨陈亮教授团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