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镜神经外科张庆九主任团队首次使用创新手术工具4mm 3D电子内窥镜进行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和安全的内镜经鼻颅底手术。这一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手术的成功率、缩短康复时间,并减少手术风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迭代。3D电子内镜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神经外科手术工具,通过高清晰度的三维成像技术,能够为术者提供更加立体、清晰的图像。相比传统的2D内镜,3D电子内镜能够提供更真实的景深,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处理病变,提高团队间配合。


病例

患者:男性,23岁。主因视力下降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视物模糊,3个月前加重,伴视野缺损,无头痛、头晕、嗜睡、恶心等不适,未予重视及治疗,查头颅CT示:鞍内-鞍上囊实性病变。既往体健。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双颞侧象限视野缺损。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河北医大二院内镜神经外科张庆九主任表示,3D内镜技术的引入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次突破。这一技术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解剖复杂的神经结构,有助于减少手术中的误伤和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复。
据了解,河北医大二院是河北省内首家引进3D神经内镜技术的医疗机构。该院一直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4mm 3D电子内窥镜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设备,能够为医生提供高清三维视野,提高手术精确度与手术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治疗选择。
科室与专家介绍:
神经外科进入“微侵袭精准治疗”时代,神经内镜技术具有微创、精准、恢复快等诸多优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亚专业发展得到了各级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于宝海副院长的推动下,成立了内镜神经外科。认真传承老一辈专家的精湛技术和医德医风,团队内既有焦保华主任、范振增院长等老专家的引领,也有青年一代医师的积极参与,优秀护理团队的配合。通过与内分泌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妇科及眼科等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术前综合评估、术后密切随访,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切除鞍区占位如垂体内分泌肿瘤、颅咽管瘤、脊索瘤、鞍结节脑膜瘤,神经内镜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及外伤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脑室脑池病变及脑室内肿瘤等领域精益求精,积极探索。
我院为河北省首批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及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委员单位,在河北省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下成立了神经内镜学组,定期开展神经内镜培训班,已培训神经内镜技术百余人次。随国内神经内镜团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开展神经内镜培训活动,为神经内镜技术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内多家医疗中心开展前瞻性的研究,推动研究型医院的科研工作。在省内开展神经外科4级日间手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预住院等便民制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花费,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张庆九主任于美国匹斯堡颅底外科中心(UPMC)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基地负责人;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下丘脑垂体功能损伤与重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底创伤修复学组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常务委员;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疗中心下丘脑垂体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委员;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
张晓炜副主任医师在日本国信州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并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进修,并荣获2018年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年会青年医师神经内镜手术大赛三等奖,2019年全国颅咽管瘤治疗高峰论坛病例比赛二等奖、2022年入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精益求精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2023年全国第五届颅底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优胜奖及2023年河北省神经肿瘤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贾亮主治医师曾于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多次在省内神经肿瘤会议上发言,参与国外著作的翻译及编写,并培训青年一代开展神经内镜技术。
内镜神经外科团队翻译多本神经外科书籍及编写国内高水平专业著作,如《牛津神经外科教科书》、《经鼻内镜颅底肿瘤手术学》、《内镜颅底外科手术入路》、《实用神经内镜临床应用重点与难点》、《神经内镜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并参与国内神经外科研究生教材的编写,以及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制定。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