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发布 | 207阅读

步态异常,有哪些表现和病因?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评价步态异常主要凭观察患者站姿,行走步伐和节律、起步与停步、转身灵巧性及伴随手臂摆动等;但轻微步态异常需观察患者跑步、用足尖或足跟走路、足跟接足尖走直线或单脚跳才能发现。


(1)痉挛性偏瘫步态:

偏瘫患者为代偿髋、膝及踝屈肌无力所致出现足拖曳,腰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与外旋,行走时腿向外前方摆动,呈划圈样步态,常见鞋子外侧足掌足趾处磨损,患侧上肢屈曲内收;见于脑卒中后遗症。


(2)痉挛性截瘫步态:

双下肢严重强直内收,行走费力,伴躯干代偿性动作,呈剪刀样步态;常见于围生期缺氧导致静止性脑病的脑瘫患儿痉挛性双侧瘫,也见于脊髓外伤;轻截瘫患者步态拖曳、僵直和笨拙。


(3)失用步态:

患者无肢体瘫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步态不稳、拖曳和宽基底,双脚好似粘到地面上,呈冻结现象;常见于双侧额叶病变患者如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


(4)小步态:

表现为小步拖曳不稳,起步或转弯缓慢,易误诊帕金森病(PD)步态,但呈基底宽,上肢有摆动,常伴认知障碍、假性延髓性麻痹、额叶释放征、锥体束征及括约肌障碍;常见于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但需注意额颞痴呆也可合并PD。


(5)帕金森病步态:

PD患者常见躯干前屈,髋、膝及踝部弯曲,起步困难,难止步,转身不稳,小步拖曳,呈前冲样慌张步态,手臂摆动消失。轻症患者表现为行走缓慢不稳、屈曲姿势及手臂摆动减少。


(6)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症步态:

张力障碍导致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扭曲、不协调和奇异步态。舞蹈手足徐动症可见不规则和不稳定步态,伴头部急动、扮鬼脸、吐舌、躯干及肢体扭曲等。


(7)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常见躯干共济失调,宽基底步态不稳、笨拙和不规则,转弯和趾踵行走困难,提示小脑蚓部病变如肿瘤或变性;粗大的跳跃或舞蹈样步态,左右摇晃,向病侧倾倒提示小脑半球病变,可见于多发性硬化患者。


(8)醉酒步态:

步态蹒跚、摇晃及前后倾斜,但可在短距离内窄基底行走,给人感觉要跌倒但可立即纠正;见于酒中毒或巴比妥类中毒患者。


(9)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本体感觉受损,闭目难立,摇晃欲倒,步态不稳,高抬足,重落地,黑夜不能行走,凭视觉可部分代偿;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及感觉神经病。


(10)跨阈步态:

垂足导致患肢高抬,如跨门槛;见于腓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及进行性肌萎缩症等。


(11)肌病步态:

躯干及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状如鸭步;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2)谨慎步态:

步态不稳、摇摆、拖曳,起步、转弯时暂停,步距短和怕跌倒呈谨慎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常见于老年人额叶病变,易误诊帕金森病步态,但基底宽,保留上肢摆动,伴认知障碍、额叶释放征、假性延髓性麻痹可提示诊断。


(13)心因性步态异常:

步态奇特,向各方摇摆,搀扶时步态拖曳,下肢有力而欲跌倒,突然屈膝而不跌倒,常伴手臂挥动,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或伴癔症性瘫。常对暗示有反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