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发布 | 722阅读

【中国声音】儿童癫痫手术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诸壬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赵瑞

上海市儿童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周刊收录
第一作者:诸壬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通讯作者:赵瑞(上海市儿童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Zhu, R., Wang, Q., Zhou, Y., Shi, W., Zhang, Y., Wang, M., Li, H., & Zhao, R. (2023).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agulopathy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epilepsy.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Pediatric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https://doi.org/10.3171/2023.6.PEDS23196



背景



外科治疗在癫痫治疗选择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经过详细评估后的合适患者,常能实现更好的癫痫控制和生活质量。与成年人相比,具有适应症的癫痫患儿通常在手术治疗后有更好的预后。许多接受癫痫手术的儿童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ASMs),其疗程中通常包括了多种药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抗癫痫药的副作用,尤其是那些可能在围手术期手术环境中相关的副作用。丙戊酸(VPA),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传统抗癫痫药之一,据报道会引发多种血液学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FBG)耗竭、骨髓抑制、XIII因子缺乏以及获得性von Willebrand病。现在有许多新一代的抗癫痫药已经引入临床,然而这些新型抗癫痫药的凝血系统副作用很少报告。并且这些凝血功能障碍是否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风险仍然存在争议。在这项研究之前,我们发现,在我们中心接受癫痫手术的儿童中,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低纤维蛋白血症,较为普遍。因此,我们设计了这项大规模队列分析,旨在系统地探讨与儿科癫痫手术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它们与围术期出血的关系。




方法



纳入在2015-2021年间,连续入院的年龄不满18岁、符合“癫痫”出院诊断并在住院期间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以下临床数据:性别、年龄、体重、癫痫病程、抗癫痫治疗、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数据以及与输血相关的数据(图1)。异常凝血功能被定义为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纤维蛋白原(FBG)中的任何一个数值异常。根据抗癫痫药使用的频率,所有病例中服用超过10次的药物都包括在统计中,包括丙戊酸、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卡马西平、托吡酯和拉莫三嗪。联合用药定义为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抗癫痫药。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390名接受癫痫手术的儿童,并纳入了同期接受非癫痫的神经外科手术的104名患儿作为对照,他们没有癫痫病史且未曾服用任何抗癫痫药。我们进一步将这390例癫痫病例分成了319名服用过抗癫痫药的患儿和71名没有服用过抗癫痫药的患儿。经过卡方检验,我们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抗癫痫药的使用相关,而不是与癫痫本身有关(图2)。


图2. 接受癫痫手术患者中,口服抗癫痫药物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比例高于未服药患者和非癫痫对照,而后两者凝血功能异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癫痫手术儿童凝血功能异常有关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年龄、体重、病程时间、多药联合治疗、丙戊酸(VPA)和拉莫三嗪(TMZ)可能是影响凝血功能的危险因素(Table 1)。



进而,我们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体重、多药联合治疗、丙戊酸、拉莫三嗪等可能对凝血功能造成不利影响(Table 2)。



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和丙戊酸是独立的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危险因素(Table 3)。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患者体重或丙戊酸治疗对凝血相关因素(PT、APTT、FBG或PLT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丙戊酸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都有影响,而低体重只对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影响(Table 4)。



此外,我们发现丙戊酸和低体重在围手术期是否需要输血中存在统计学差异(Table 5)。



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丙戊酸和低体重都是造成额外手术相关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Table 6)。





讨论



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发现新一代抗癫痫药,如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和拉莫三嗪,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小。然而,我们的结果也发现,丙戊酸和低体重是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我们的结果与大多数先前的报告相符,即与丙戊酸相关的最常见的凝血异常是血小板减少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此前,体重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的关联报道较少。有报道称,体重小于40公斤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消除半衰期比体重大于等于40公斤的患者更短。此外,在婴儿中,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婴儿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相当常见。我们的研究证实,在癫痫手术患者中,低体重可能导致术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风险较高。


围手术期出血是外科医生的梦魇。抗癫痫药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与围术期出血是否相关?在已发表的文献中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丙戊酸上,并发现尽管存在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其他凝血功能障碍的副作用,但丙戊酸并未增加癫痫外科出血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在另一些的小儿神经外科病例和骨科或脊柱手术的研究中,也有相反的结论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手术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如何,丙戊酸和低体重都增加了术中/术后输血的风险。我们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除了由抗癫痫药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外,低体重本身也增加了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风险。因此,在儿科癫痫手术之前,抗癫痫药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尽管在大多数研究中通常不建议在开颅术前停用丙戊酸,但是否有必要在患有癫痫且术前患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儿童患者中补充纤维蛋白原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



儿科癫痫手术患者术前存在较高比率的凝血功能异常,丙戊酸和低体重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显示丙戊酸对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都有影响,而低体重只对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影响。同时,丙戊酸和低体重也是导致围手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一作者简介



诸壬卿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博士,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优秀住院医师、优秀本科室带教老师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编写《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三版)




通讯作者简介



赵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SEEG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谭启富癫痫外科基金-癫痫外科手术技术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脑功能与转化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15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等多项课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