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NeurologyNotes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头颅MRI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偶然发现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WMH)增多。你是不是也因此反复被叫会诊呢?
常见吗?有研究显示:大约 50%的人在50岁时可出现脑白质高信号(WMH),而到 90 岁时,这一比例高达 95%。
重要吗?人们曾一度认为它们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因此无需进一步研究。然而,现有证据表明,WMH是大脑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不良的标志,预示着卒中、认知能力下降、抑郁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定义:假定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是指脑白质中大小不一的在 T2 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例如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在T1加权序列上可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尽管不像脑脊液信号那么低),具体取决于序列参数和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在头颅CT中可为低密度白质病变。其通常是双侧且对称的,并且有许多名称,包括脑白质疏松症和白质病变等。
严重程度分级:虽然 WMH 评级量表很少用于临床实践,但临床研究通常用 Fazekas 评分来对WMH 严重程度分级。Fazekas 评分越高、WMH 越密集,认知、临床和功能预后越差。Fazekas 分级系统将白质高信号分为深部和脑室周围病变,并分别对每个区域进行分级:深部:0 = 无病变,1 = 点状病灶,2 = 病变开始融合,3 = 病变大面积融合;脑室周围:0 = 无病变,1 = 帽状或铅笔样薄层病变,2 = 病变成光滑的晕圈,3 = 不规则脑室周围信号延伸至深部白质。
危险因素:公认的 WMH 危险因素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年龄和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WMH 的发现为研究和管理这些因素提供了机会,有可能改善大脑和全身健康。(偏头痛和癫痫患者的WMH另当别论)。
检索式:“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leukoaraiosis”, “white matter lesion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本共识由一个专家小组采用了一种改良的德尔菲法,为声明中的建议提供依据。专家小组由 14 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神经病学专家组成,他们在血管和/或认知神经病学方面至少有三年的顾问经验。专家组对有关偶然发现的 WMH 的调查和管理的8个问题做出了 "是 "或 "否 “的回答。
为确保适用性和实用性,本共识咨询了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例如,神经放射学专家参与了相关章节的撰写和编辑,全科医师、老年病学专家、精神病学专家、全科医师以及神经病学专家也在本共识声明出版前进行了审阅。这些临床医生的意见已纳入最终手稿。澳大拉西亚卒中学会赞同本共识声明。
偶然发现脑白质高信号(WMH)干预措施的建议、证据质量和专家意见摘要
下一期详解如何科学管理……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