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发布 | 752阅读

大脑功能解剖之【丘脑】

康复小部落

康复小部落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康复小部落

“丘脑的功能概括为:各种感觉中继站、接受运动反馈信息、参与意识觉醒、认知、记忆、情绪等


一、丘脑的功能

丘脑是最大的皮质下感觉接收站,接受所有从内、外环境刺激而来的本体感受冲动和外周感受冲动。

丘脑还是一个重要的整合中枢和协调中枢,来自不同身体部分的不同传入冲动在丘脑内被相互整合并产生感情色彩,各种基本情感如痛苦、反感、舒适等,在丘脑水平即已调整成形,然后传导至相应的皮质区。

由丘脑发出的传导,绝大部分与大脑皮质连接。所有冲动必须经过丘脑才能产生意识,所以丘脑被称为“意识闸门”

由于丘脑与大脑皮质间有往返投射联系,所以丘脑还接受运动皮质区的反馈信息。因此,还可通过与基底节之间的侧支环路联系调节运动的产生

丘脑的一些核团还是上行激活网状系统 (ARAS) 的组成部分,ARAS 对于正常状态的意识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该系统起始于弥散分布在脑干网状结构内的核团,激活冲动传出后经过丘脑 (腹前核、板内核/尤其是中央核、网状核)中间转换到达整个大脑新皮质。


二、丘脑的解剖

1、按照解剖分类:

丘脑内“Y”形髓板将丘脑分为一个前核团一个内侧组、一个外侧组,Y形髓板内也存在一些非特异性核团,称板内核

1)前核团:接受发自乳头体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投射至扣带回。

2)内侧组(背内侧核):接受其他丘脑核团、下丘脑、中脑核团及苍白球的传入冲动,发出纤维投射到额叶前部皮质和运动前区。

3)外侧组:

①背侧部(背外侧核、后外侧核):接受丘脑其他核团纤维,发出纤维至顶叶皮质。

腹侧部(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

腹前核:齿状核、苍白球、黑质←→腹前核→→运动皮质,调节躯体运动。

腹外侧核:接受小脑丘脑束或红核丘脑束纤维,调节锥体外系运动协调。

腹后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接受躯体、四肢及头面部感觉味觉。



2、按照功能分类:

1)特异性中继核:位于腹侧核团

这些核团将感觉和运动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和运动区域(其中包括内侧和外侧膝状体,即听觉和视觉系统的中继核)。此外,来自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信息也在丘脑中传递。


2)联结核:最重要的核团位于内侧组

这些核团发出的纤维投射到额叶,与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相连。

3)非特异性中继核:这些核位于内髓板内,通常被称为板内核

这些散在的核团有多种联系,包括大脑皮层、基底节、丘脑的其他核、脑干和脊髓。这些核团构成了上升网状激活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我们的意识和觉醒状态的调节。 

--本文完--


往期推荐

» 额叶的功能解剖及病损表现

» 顶叶的功能解剖及病损表现

» 颞叶的功能解剖及病损表现

» 枕叶的功能解剖及病损表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神经解剖

301内容1989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